首頁>科技>

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谷歌切斷了華為在海外的GMS服務,但是也因此我們知道了華為打算搞一個系統,而今年華為對外表示,將會在2021年對華為手機實現全面覆蓋。他,就是鴻蒙。按照官方的推演,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到了2020年,華為有望讓過去舊型號手機適配鴻蒙系統。雖然願景很好,但是作為一個一直流傳與網路,而沒有真正在華為手機上出現的鴻蒙系統一直被外界質疑,雖然在今年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有了清晰的輪廓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但是這反而讓質疑的聲音增加了。

起初,因為華為只在釋出會上展示了PPT以及鴻蒙1.0,那時候作為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高管餘承東信誓旦旦的說打造鴻蒙的難度不大,但是結果卻是隻見傳聞不見實體,因此引起了一波廣泛的質疑,但是隨著鴻蒙2.0的推出,按常理來說這份質疑應該被大小,但是為什麼反而增加了呢?這還要從眼下市場的格局與鴻蒙的原理說起。

首先我們要明白,在手機系統領域目前的格局是安卓系統與蘋果的IOS系統齊分天下的局面,期間雖然二者發生過不少的碰撞,但是時至今日雙方也沒能搬倒對方成為手機系統的中的一哥,這是為什麼?一方面蘋果的IOS是借了時代背景的光,自從進入資訊時代之後,人們便開始飽受資訊氾濫的折磨。在這一點上,中國網民想必體會是最深刻的,網際網路初期不僅要日防夜防各種流氓軟體的捆綁,再過渡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期的時候雖然軟體捆綁的情況少了,但是各類APP又開始明裡暗裡的搞起了小動作,時不時的玩個自啟動,甚至有的還偷走了使用者的各種行為日常、思想喜好,並美其名曰:大資料採集。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過於氾濫的資訊在極短的時間內一下子展現給使用者,這也讓使用者產生了厭煩甚至抵制情緒,一部人開始刪除各種亂七八糟的應用只保留日常使用的,還有一部分人則往往是始終系統自帶的軟體來規避這種困擾。因此,從這方面來說蘋果的IOS系統的封閉性剛好符合當下時代背景的需求。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雖然華為目前的動作比較頻繁,釋出會也是沒少開,前不久更是在釋出會上宣佈了鴻蒙2.0的到來,但是我發現其在新聞曝光度上跟蘋果的IOS14一對比就顯得十分寂寞了,IOS14的曝光度遠遠在華為的鴻蒙釋出會之上,而IOS14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曝光度原因在於IOS 14提高了對手機使用者在隱私方面的保護,這一項權利將使很多APP失去以往的生態環境,而這樣一來蘋果的IOS系統更貼近使用者需求了。

隨後我們捨棄IOS單獨把鴻蒙跟安卓放在一起做對比,因為這二者都是以開源的模式來面向使用者的,眾所周知安卓系統在安全性以及流暢性上不及IOS的主要原因便是因為這個開源二字,開源雖然讓安卓系統很快地建立起了使用者群體以及軟體的生態圈,但是也正是因為開源,讓一眾手機廠商搞出了各種自帶的系統,單單國內就有很多種,比如華為的EMUI、小米的MIUI等等,雖然他們都是基於安卓系統進行的深度定製,但是在很多功能上就不一樣。不如小米在MIUI12的時候推出了照明彈功能可以更強的監管軟體的許可權問題,而華為這邊則是沒有。

這樣讓手機廠家任性定製是谷歌制定的戰略方針,畢竟谷歌能發展到今天便是因為其免費的將安卓分發給各大手機廠商才得以佔據了市場的大部分使用者群體,但是這也無形中增添了系統的不穩定性,想必用過OPPO、vivo手機的朋友都有可能遇到過,手機經常遇到無故黑屏只能拿去刷機的尷尬,這便是系統不穩定的一個表現。雖然現在情況有所好轉,但是並不意味著系統不穩定的因素依然存在。這是一點,雖然華為對鴻蒙的規劃很好,但是這不得不讓使用者對此而擔憂。

雖然華為一直有強調自創性,但是基於安卓的例子擺在眼前,使用者不得不考慮鴻蒙是基於開源演變成另外一個“系統”的風險。除此之外,軟體生態問題這點尤為重要。因為根據華為官方的表述,鴻蒙開源且相容安卓軟體,這是鴻蒙走向使用者的最大且十分難以逾越的鴻溝。開源是流氓軟體發展的基礎,在國內手機圈中混,手機沒有幾個彈窗都對不起你,所以也就有了軟體公司都是流氓的說法,雖然這種說法有些過頭,但是很寫實。而基於這點,現在安卓也逐漸減少開源性,加強了隱私系統的管控,而開源而聞名的安卓不再“開源”儼然成為了一種迎合市場的趨勢。

我通過電腦安裝了不少的安卓應用PC端的軟體商店或者管理軟體,我發現他們其中下載排行前十的軟體幾乎囊括了使用者日常所需的大部分軟體,而我也通過社交平臺發起了一個簡單的調查,我發現對於一個手機使用者來說,APP最常用的也就十幾個,而使用者考慮安裝軟體的基本因素大多是圍繞使用場景而定的。所以從一定角度來說,使用者對軟體的需求或者說對新發布的應用的探索情緒已經在逐漸降低,其次是鴻蒙的推廣,雖然現在已經有家電領域的品牌為了共同發展而搭載了鴻蒙系統,但是在論份額以及能讓鴻蒙快速鋪展的還得說手機,而其他手機廠商放棄安卓轉而投向鴻蒙的懷抱沒有外界因素實數很難。

總結:基於種種因素,我覺得鴻蒙成功與否,不在於程式碼而是在於方向。一方面,鴻蒙缺少比爾蓋茨以及喬布斯這樣的科技型明星像對微軟以及IOS這樣的產品賦予產品自身的價值以及方向,而另外一方面則需要找到“創新”的真正定義,因為我發現鴻蒙雖然從出生就被賦予自創的理念,但是我們不難發現,在運營策略上學習了IOS,而在其本質上開源且相容安卓軟體便已經註定其定義在掙扎在安卓與IOS夾縫中生存的標籤。當然,鴻蒙這樣發展並不是沒有道理,一方面是可以快速的發展使用者群體以及打造軟體生態圈,但是這樣的做法我實在不敢苟同,因為在開源或者是閉源的領域中都已經被設定了臨界點,而這個臨界點的設定則完全是由使用者決定的,這點是產品背後的企業無法左右的。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白宮對臺積電打響第一槍!不惜花重金全面剿殺,日韓反水支援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