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華為是目前中中國產手機中份額最高,也是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家手機廠商。其中最重要的是華為自己設計的麒麟海思晶片,在當時那個蘋果手機太貴、高通發熱嚴重、聯發科高階做太差的年代,麒麟海思晶片的出現恰好彌補市場空缺。在2017年華為釋出的麒麟970晶片,不但在CPU與當時的高通驍龍晶片差距不大,在NPU和GPU上實現反超,從麒麟970開始,國內消費者對於麒麟晶片的印象大為改觀。

然而隨著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尤其是9月15日,美國的進一步制裁令生效,在全球範圍內,任何使用美國技術的廠商,將不能擅自與華為進行交易、合作。華為芯片面臨斷供危機。

不僅是臺積電、三星,就連中芯國際都無法給華為繼續代工,這意味著在美國禁令鬆動或中中國產晶圓代工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之前,華為高階晶片需求僅能來自庫存。

餘承東都無奈承認:麒麟9000系列將有更強大的5G能力、AI處理能力、更強大的NPU和GPU,但是很遺憾的是,由於美國第二輪制裁,今年可能是我們最後一代華為麒麟高階晶片。

因為晶片、零件缺貨,華為手機目前更是處於漲價狀態,以往臨近9月蘋果、華為的新機發布,原有的舊機型往往會開始降價清貨,不過今年華為的Mate 30系列和P40系列卻一反常態,在8月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漲價。華為手機在第三方渠道漲價的原因被認為是海思麒麟晶片“賣一顆,少一顆”

那華為手機還能賣多久呢?通訊行業資深獨立分析師黃海峰則認為:“麒麟9000備貨量應約1000萬片,可以支撐半年左右。”

據接近華為的人士表示:“華為手機晶片儲備量,至少可滿足至華為明年上半年的需求。”

但無論怎麼樣來說,庫存終歸有消耗完的一天,根據外媒訊息稱,在不接觸禁令的情況下,華為2021年的出貨量預計將下滑至5000萬臺,手機業務相對2019年直接暴跌75%。

2018年第二季度,華為首次在全球出貨量排行榜上超過蘋果,位居第二。2020年第二季度,華為智慧手機全球出貨量超過三星,首次位居全球第一。Canalys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為5580萬部。

華為銷量如果面臨腰斬,華為空出來的市場份額,將流向其他手機廠商,市場秩序很有可能重新分配。

目前,華為也在積極自救,華為在前段時間釋出了鴻蒙系統2.0,伴隨HMS生態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其與鴻蒙系統、華為硬體的全面聯動,華為也將開始全面挑戰谷歌GMS和Android生態的霸主地位。

目前來看,相對於發展成熟、且佔據市場壟斷地位的谷歌GMS服務和Android生態,華為祭出的“HMS打頭陣、鴻蒙再跟進”的發展戰略,顯得頗為明智。

華為開始佈局物聯網,從手機終端開始下沉到應用場景之中,像目前華為正在佈局車聯網,從五大領域入手,智慧車雲、智慧網聯、智慧座艙、智慧駕駛和智慧電動,全面賦能車企。目前華為提供的人-車-家全場景智慧互聯解決方案HiCar已獲得20多家汽車廠商支援,合作車型達到150款,計劃明年預裝超過500萬臺。

華為在雲與計算產業還提出要打造打造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構建鯤鵬+昇騰生態上,要用三年時間讓90%的應用跑在鯤鵬上。

華為正在向蘋果轉型,由提供硬體產品轉為提供生態和服務,相比於硬體,因為5G時代的到來,生態建設正是一個新的突破口,而這也將成為華為破局的突破口。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強大的何止華為!阿里雲釋出新型“黑科技”,又一“鐵飯碗”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