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文|金衛

這一天還是來了。

9月15日,美國對華為晶片實施全面“斷供”,華為的挑戰來了。

隨著美國對華為晶片管制升級令正式生效,臺積電已停止為華為代工生產麒麟晶片,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都將不再供應晶片給華為。

黑夜來臨前夕,華為抓緊時間從臺灣地區運回所有麒麟晶片。5nm級的麒麟9000,這是華為最先進的一代晶片,由臺積電代工生產,原計劃搭載在今年9月釋出的Mate40手機上,但美國禁令實施讓麒麟9000晶片成為“絕版”。

9月14日下午,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依然積極發聲:Mate40會如期而至。

但是,隨著晶片斷供潮來襲,華為手機的挑戰不可避免,市場份額下降,最壞的情況可能是要退出手機市場。

9月15日,A股市場上,晶片概念股迎來一波反彈,但是這種反彈也難帶來反轉,上百家華為概念股公司,真正起支撐作用的,實際上寥寥無幾,而且他們的業務也會因華為受到直接影響。

華為沒有替代方案,只有背水一戰。

美國禁令接二連三

華為的挑戰還要從2019年5月說起,當時美國正式將華為納入“實體清單”,此後對華為的打壓不斷升級。

今年1月,任正非在出席2020年達沃斯冬季論壇時表示,美國的“實體清單”去年對華為的打擊並未起到多大作用,因為華為已經在過去做了一些準備,同時他仍樂觀預計,即使美國今年會升級對華為的打擊,公司所受影響並不會非常大,“因為公司累積了去年被打擊的經驗,以及鍛鍊了隊伍,華為更胸有成竹不會受到打擊。”

但沒想到,美國對華為的打擊來了個“釜底抽薪”。

今年5月15日,美國在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基礎上進一步升級,美國商務部宣佈將嚴格限制華為使用美國的技術、軟體設計和製造半導體晶片進而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即升級對華為的晶片管制。

如此禁令下,臺積電等華為晶片代工廠為華為代工,將要獲得美國許可才能執行,美國方面給了120天的緩衝期,期間內臺積電等公司仍可給華為持續供貨,首個華為晶片斷供日為2020年9月15日。

現在,9月15日已至,美國方面並沒有再宣佈延期資訊,這意味著華為晶片斷供正式來襲。

此前,臺積電曾在其二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未計劃在9月14日之後給華為繼續供貨。

如果沒有臺積電,原本,華為還能從南韓的三星、中國臺灣MTK、中國展訊購買晶片來生產手機,但這條路也堵死了。

8月17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域性(BIS)宣佈全新“升級版”的華為禁令,全面封殺華為向第三方採購晶片,同時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名單”,這等於是要拔掉華為的“呼吸器”了。

前不久,美光科技、三星與 SK 海力士等也正式表態,將無法在9月14 日之後發貨給華為。

這意味著,華為陷入了“缺糧”的境地。

華為高階機“斷糧”?

華為歷經十多年,投入了幾千億,好不容易在晶片設計上有了成果,但沒想到在製造環節被美國“卡脖子”,

事實上,晶片製造,也正是中國的短板。2019年,中國晶片進口額為3040億美元,遠超排名第二的原油進口額,晶片自給率僅為30%左右。目前,中國企業在晶片製作領域,難以媲美臺積電等國際大廠。

過去數年,臺積電承接了華為晶片的主要代工業務,例如麒麟990、980這類7nm級高階晶片,以及正在開足馬力趕工的5nm級晶片麒麟9000——這是華為目前最先進的一代晶片,原計劃搭載在今年9月釋出的Mate40手機上,但由於臺積電後續將無法持續生產,麒麟9000晶片或將成為“絕版”。

今年8月7日,餘承東在中國資訊化百人會上表示,今年秋季上市的Mate40,搭載麒麟9000晶片,可能將是最後一代華為高階晶片,晶片代工企業臺積電在9月14日後將不再向華為供貨。

自此,“麒麟絕版”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市場上,自麒麟9000可能是麒麟高階晶片最後一代旗艦機型的訊息傳出後,二手手機市場搭載麒麟晶片的華為手機普遍漲價。

同時,華為P系列、Mate系列和Nova系列都出現了庫存不足的情況,熱門顏色、記憶體機型還出現了缺貨現象。以華為P30二手機為例,自華為宣稱麒麟芯片面臨斷供之後,該款二手機在華強北的銷售價格漲了300元。

中芯國際,作為本土企業,晶圓代工的第六大企業,雖然能實現了14nm製程晶片的量產,但在7nm、5nm晶片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華為的高階智慧機需要的是7nm、5nm製程的晶片,禁令的實施,華為高階手機不可避免地將受影響。

華為在經歷三輪制裁的大環境下,去年手機全球出貨量達2.4億,位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華為手機全球發貨量達1.05億,消費者業務銷售收入2558億元,同比增長15.85%。

今年,華為高階機可能面臨“斷糧”的問題。

天風國際旗下分析師郭明錤曾給出的報告稱,隨著9月15日臨近,華為在手機市場的競爭力與市佔份額均將受到負面影響,最好情境為華為市佔份額降低,最壞情境為華為退出手機市場,而Apple(蘋果)、OPPO、vivo與小米長期可望提升市佔份額。

華為晶片破解之道

晶片的斷供,華為手機是否會絕版,華為將何去何從?

有媒體引述華為生態夥伴的說法,華為目前沒有B計劃,後續華為可能從高階手機“降維”至汽車、OLED屏驅動等。同時還將用軟體、手機周邊產品補洞。

去年,谷歌服務停供前,華為推出了自研的作業系統鴻蒙,通過9個月時間和上萬名程式設計師的努力,華為的HMS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移動應用生態。現在,搭載HMS的華為手機在海外每週的銷量達到40萬。

過去年一年裡,華為在產業鏈去美國化上步步為營——先是推出鴻蒙系統,其後在5G基站上不再使用美國零部件,Mate30系列和P40系列高階機型的美國零部件含量降至新低,到P40系列更是首次搭載HMS以替代谷歌GMS。

華為一直在和時間賽跑,但高階晶片製造環節,卻遭到美國接二連三的禁令。

今年3月底,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還對外表示,即使美國將限制措施升級,中國公司和華為還能從南韓的三星、臺灣的MTK等購買晶片用於智慧手機生產,“就算華為因為長期不能生產晶片而做出犧牲,相信中國會有很多晶片企業成長起來。”

但眼下,國外的晶片徹底斷供,而國內的晶片產業鏈還沒有成長起來。華為寄望於中中國產晶片產業,可能有些難度了。

事實上,晶片的製造不是一朝一夕。晶片產業鏈本身比較複雜,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環節掌握在不同國家不同企業手中,在全球半導體巨頭中,英特爾和三星是少數涵蓋全產業鏈的企業,既可以設計晶片,也可以生產製造;高通、英偉達、蘋果及華為海思等,則主攻晶片設計,生產製造交由臺積電等代工廠完成。而臺積電在晶片製造領域擁有全球50%市場份額,且技術領先其他廠商兩代、三代。

今年7月份,臺積電下線了其第10億顆7nm晶片,而5nm級的麒麟9000晶片,其工藝更復雜、製造難度更高,目前全球也僅有臺積電能夠實現這一級別的量產。與臺積電相比,中芯國際還不在一個量級,而且中芯國際同樣受制於美國禁令。

餘承東也坦言,“因為沒有中國晶片製造業能支援,面臨著沒有晶片可用的問題。”“現在唯一的問題是生產,華為沒有辦法生產。中國企業在全球化過程中只做了設計,這也是教訓。”

“晶片問題涉及到的技術非常複雜,華為在這方面困難一定有,毫無疑問”。9月10日,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Quattroporte王成錄在開發者大會上回應,“從晶片問題看,中國所有行業都應該清醒了吧?晶片問題給了企業反思,沒有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

晶片禁令之日,華為可謂是前路難關重重。華為多次表示,我們自己的晶片研發要加快,包括半導體制造工藝,企業要一起努力。

好在現在國家出臺系列政策扶植晶片產業。最近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中國的資訊產業和美國有一定差距,但整體上並不是特別大。“目前短板主要是在晶片、作業系統、工業軟體以及大型基礎軟體方面。如果能整合國內資源,利用好人才和市場優勢,“突破這些短板,並不會需要很長時間。”“美國行徑固然會對中國造成損害,但我們採用先進的體系設計,通過實現軟硬體的高度協同,可以大大降低對單個晶片的要求。”

在解決作業系統問題時,華為曾集結了上萬名程式設計師和工程師在東莞松山湖基地花費了9個月時間打造,終於將HMS從4.0版本升級至5.0版本,華為將此次行動稱為“鬆湖會戰”。

在晶片領域領域,華為同樣也只能“背水一戰”,打一場類似作業系統的“鬆湖會戰”,才能解華為之困。任正非曾說,要讓打勝仗思想成為一種信仰。確實,現在的華為,除了勝利,已經沒有別的路可走。

最新評論
  • 1 #

    其實斷供也是好事,這樣可以激發中國企業自主研發晶片,雖然研發的路很艱難但也是中國人必須要走的,我們不能再依靠別人!兩彈一星都能研發出來還有什麼不能的!

  • 2 #

    一直以為華為手機晶片是自己生產的呢?

  • 3 #

    美國是不把華為置於死地絕不罷手的!我們為什麼不反擊呢?對參與制裁華為的企業不進行反制裁呢?

  • 4 #

    中國人當自強!晶片難道比原子彈還難嗎?

  • 5 #

    斷供晶片,可是供人造肉生產線啊!

  • 6 #

    雖斷供,尚生存,待時日,定稱雄。不要惡意攻擊華為,都會有的。

  • 7 #

    大不了手機後一點,反應慢一點,沒問題,支援華為

  • 8 #

    就是用大哥大,也不用爛萍果!!!!!!!!!!!!!!!!!!!!!!!!!!!!!!!!!!!!!!!!!!!

  • 9 #

    豬肉與蔬菜價格下來了嗎?

  • 10 #

    為華為的自強不息精神點贊,為中國晶片製造業早日崛起鼓勁加油!

  • 11 #

    就算華為暫時性的被美國斷供晶片,最起碼我們中國同胞們也不購買美國的產品,最起碼他就失去一個我們大國的消費群體!

  • 12 #

    美國逼著中國成長,一個華為換來中國晶片產業自給未嘗不是好事,一次沉痛的教訓會使整個國家驚醒,華夏復興豈會一馬平川?

  • 13 #

    中國原子彈都能自己製造,華為晶片應該不會難倒勇敢的,有信仰的中中國人。

  • 14 #

    寒冬會過去,我們要堅定自己的國家。我們反思過去,有什麼沒有我們大中華做不出來的?糧食?雜交稻來了。定位系統,北斗來了。就算在疫情面前,我們中華人民退縮了嘛?對著世界說:我們不退縮,我們砥礪前行。加油,中國!加油,華為!加油!加油!!

  • 15 #

    華為設計了晶片,沒有量產能力,別的中中國產手機廠家什麼都沒有,就是個拼裝廠

  • 16 #

    華為別倒下,十四億人的期盼,十四億人的希望!

  • 17 #

    無論如何都要造出中中國產晶片,到時候國外的供應商會驚喜地發現他們多了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

  • 18 #

    臺積電。。本來不就是自己國家的企業麼。強硬點收復臺灣就行了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大資料分析需要什麼技術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