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華為曾經幫助谷歌走向成功

現在的手機,無非是功能手機和智慧手機兩種,其中智慧手機又可以分為安卓和蘋果。功能手機的巔峰就是諾基亞,這類手機的特點是不相容,那時候的諾基亞,下載軟體時要根據手機型號的,硬體供應商也是五花八門。

軟體,人們的需求很旺盛,希望它無所不能,人們希望手機的軟體可以相容,不再有機與機的區別,其實背後就是人與人的區別;硬體也迫切地需要統一,否則不利於分工協作,資源利用率太低了,硬體供應商總不能成為“御用小弟”吧。

硬體的問題還是次要的,只要軟體的問題解決了,硬體自然而然就會改變,因為軟體負責消耗硬體所帶來的效能;如果軟體不能消耗掉效能,那麼很多網際網路公司的利潤每18~24個月,就會下降一倍,因為晶片的整合度每18~24個月會翻一倍。

以上的敘述包含了安迪比爾定律、反摩爾定律、摩爾定律,說白了就是軟硬體的發展以及它們的關係。那麼手機軟體是怎麼突破的呢?沒錯,就是安卓,谷歌公司在2007年的時候推出安卓作業系統。

軟體等網際網路應用的價值,除了產品本身要“當打”以外,使用者的規模也很重要,谷歌的安卓系統剛剛誕生,根本沒有多少使用者,不過HTC和華為手機率先使用安卓系統,利用各自的品牌影響力來幫助谷歌推廣安卓系統。

所以,華為曾幫助安卓走向成功,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確有其事。

華為自己的系統沒理由不成功

華為很早就跟谷歌公司合作,谷歌能成為全球第一的網際網路公司,華為當記大功,合作了13年,總該有點情分吧?沒有,谷歌公司“恩將仇報”,加入“5G反壟斷聯盟”,停止了華為的GMS服務。

所謂GMS服務指的是谷歌的應用服務,谷歌安卓系統給應用軟體的開發者提供一整套的服務,類似於電腦作業系統的系統呼叫,應用軟體不跟硬體直接溝通,呼叫服務就行,這樣有利於應用軟體的開發。

谷歌停止了GMS服務,就等於所有軟體APP沒有服務可以呼叫,不能驅動硬體,對於華為公司而言,簡直是“降維打擊”,華為的海外使用者“欲罷不能”,華為手機的銷量受到了衝擊。

可是華為人不會輕易認輸,華為從全國各個研究所調人,群英匯聚廣東東莞松山湖,共商大事,決定要利用安卓的開源專案開發出屬於華為的HMS服務,為海外使用者分憂。歷時9個月,相繼開發出了HMS4.0和HMS5.0,從無到有,從有到優。

就像華為的輪值董事長說的那樣:我們曾幫助安卓走向成功,華為自己的系統沒理由不成功。華為不僅有HMS服務,還有屬於自己的作業系統——鴻蒙。

華為鴻蒙和HMS的厲害之處

華為的HMS服務就有什麼厲害之處呢?程式設計師們有福了,以前開發安卓系統APP的時候,是很麻煩的,而華為的HMS服務是一條龍的服務,開發順暢,效率提升了不少。

對於谷歌的GMS來說,HMS是強勁的對手,因為安卓作業系統雖然是開源的,但是谷歌的服務是收費的,而且是壟斷了整個市場;華為HMS服務是不收費的,甚至還有獎勵,很多開發者都參與到了HMS的開發之中,目前有170萬人左右。

不僅如此,華為的鴻蒙系統才是真正的“絞肉機”,未來的5G時代,網路接入速度極快,雲端計算技術絕對會突飛猛進,作為雲端計算應用的物聯網向著廣域網進發,物聯網的技術無非是感測器技術和嵌入式系統。

鴻蒙正是一種嵌入式作業系統,它可以廣泛地應用在生活的各個場景,手機等移動作業系統其實也是嵌入式作業系統。華為手機搭載鴻蒙,是遲早的事,這樣一來,智慧手機可能就要分成鴻蒙手機、安卓手機、蘋果手機三種了。

感謝閱讀

華為的HMS服務和鴻蒙作業系統是有“兩把刷子”的,華為公司跟谷歌不一樣,華為手機在全球銷量排行第一,使用者規模很大,有一點像蘋果公司,成功的機率很高。華為甚至可以開放HMS服務,讓國內的友商們免費使用,谷歌接招吧!

當初,安卓系統走向成功,華為功不可沒;之後,谷歌“恩將仇報;現在,試問鴻蒙系統怎能不成功?對此,你怎麼看?

最新評論
  • 1 #

    安卓系統和華為有什麼關係?

  • 2 #

    中國有自己的市場,不怕美國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無人能敵!命運跌宕中的TikTok,仍是8月最吸金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