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1.“復興號”啟程。2017年6月26日,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在京滬高鐵正式雙向首發,最高時速達350km/h,標誌著中國鐵路成套技術裝備已經走在世界先進前列,從此,中國開啟中國速度時代。

2.光量子計算機。2017年5月3日,中國量子計算機誕生。這是歷史上第一臺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基於單光子的量子模擬機,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奠定了基礎。

3.中國產航母在大連下水。2017年4月26日,中國的首艘中國產航母下水,這意味著中國在航母製造業上又向前邁了一大步,象徵國家的軍事建設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對於維護世界和平和亞太地區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4.中國產海上鑽井平臺實現可燃冰開採。2017年5月18日,中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採成功,不僅體現了中國在這一領域勘查和開發的核心技術得到驗證,同時也彰顯了中國裝備製造的能力,標誌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5.天文衛星“慧眼”升空。2017年6月15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慧眼”。將使中國在X射線空間觀測方面具有國際先進的闇弱變源巡天能力、獨特的多波段快速光觀測能力等,推動中國高能天體物理研究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6.墨子號完成量子糾纏實驗。2017年8月10日,中國科學家在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上完成了一項特殊實驗:從地面到太空的量子隱形傳態。

7.全球首創N2爆彈。2017年初,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胡炳成教授團隊成功合成世界首歌全氮陰離子鹽,佔領新一代高能含有能材料研究國際制高點。

8.袁隆平“海水稻”出產。2017年9月,“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領銜的技術團隊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最高畝產為620.95公斤,從此,中國再不會因為人多而為糧食發愁。

9.“天眼”。2017年9月,坐落於貴州平塘縣,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經過一年緊張除錯,已實現指向、跟蹤、漂移掃描等多種觀測模式的順利執行,並確認了多顆新發現的脈衝星。這是中國天文望遠鏡首次發現脈衝星。“天眼”已經走出世界,走向更遠的太空。

10.中國產大飛機。2017年5月5日,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噴氣式大型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機場起飛。C919大飛機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噴氣式幹線客機,最大載客人數174人,最大航程超過5000公里,與波音737,空客320相當。C919大飛機承載著中國未來的使命,將用“中國速度”飛往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阿里vs騰訊,兩大網際網路巨頭全景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