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的崛起和發展開拓了外貿領域的新徵程,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越來越多人擁抱跨境電商這個新興行業,成為眾多跨境電商中的一員。

然而,從0到1的創業之路並非一路平坦,既充滿希望又充滿坎坷。

有一位賣家,他不懼坎坷和挑戰,第一年獨立運營亞馬遜,就成功打造了屬於自己的品牌,獲得了超過300萬美金的收益!每月銷售業績超50萬美金!

他就是新加坡大賣,Ivan Ong。

Ivan Ong,目前已在跨境電商領域深耕十幾年,熟悉Facebook、YouTube等社交平臺的規則和玩法,擅長站外引流提升listing TOP排名,有著與國內賣家完全不同的跨境選品/運營思路。

下面是新加坡大賣——Ivan Ong的經驗分享,讓我們一起來揭曉一年從0到做到300萬美金的謎底。

只做一個品牌

國內賣家一般都是遵循什麼好賣賣什麼的原則去選品、銷售,但身為新加坡華人的Ivan不同,他在剛入駐亞馬遜美國站的時候,就非常重視品牌。

他認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與其浪費精力去追逐熱銷產品,不如潛心貫注地只做一個品牌。

1、樹立品牌思維,理解品牌理念

打造一個品牌,首先要有品牌思維,理解品牌理念。

Ivan主張中西合併的品牌思維,也就是結合國內和海外的商業思維,兩者的融合能夠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有了品牌思維,再去理解品牌理念會事半功倍。

品牌,對美國消費者來說非常重要,是一種識別標誌、一種精神象徵、一種價值理念,是品質優異的核心體現。

我們打造一個品牌,要問自己三個問題:我的客戶是誰?我的客戶要買什麼?我的客戶會看什麼?

2、講述品牌故事,延伸品牌價值

有了品牌以後,我們可以打造一系列產品,通過講述品牌故事,提升客戶的體驗。

舉個例子,假設我們打造的是一個戶外騎行用品的品牌,目標客戶是戶外騎行的騎手。

我們的產品可以是騎行鞋子、手套、襪子、頭盔、揹包等等。這些其實都不是必須品,但有了這些裝備,騎行才能騎得更遠。

在品牌營銷中,講述一個易於傳播的品牌故事有助於為品牌宣傳造勢。

我們可以講述一個關於品牌的故事,傳遞品牌的價值觀,秉持同樣價值觀的客戶自然也就會信任我們的品牌,購買我們的產品。

利用社交媒體引流

沒有流量就沒有銷量,引流是電商運營必做的工作之一。引流又分為站內引流和站外引流。

關於站外引流,Ivan分享了一張圖片。

圖片顯示的是流量top15的產品。其中,Google、Facebook、YouTube和YAHOO的流量均大於亞馬遜。哪怕只玩轉一個渠道,都能為我們的店鋪帶來巨大的流量。

Ivan認為站外引流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目標客戶,有了大致的客戶畫像後,再選擇合適的渠道和營銷方法。

Facebook是使用者量最大的社交平臺,幾乎覆蓋所有年齡層的使用者,是一個引流的絕佳渠道。

Ivan將facebook上的客戶群體分為兩類,分別是custom audience(目標客戶群)和Lookalike Audience(相似客戶群)。

對於目標客戶群,我們要做的是促進購買;對於相似客戶群,我們要把潛在客戶轉變為客戶。

建立目標客戶群

我們可以通過亞馬遜的order ID,獲得買過我們產品的客戶的個人資訊,包括姓名、地址等等。收集客戶資料後,利用facebook的business manager選單中的Audiences上傳,建立屬於自己的客戶群。

具體流程

1、下載客戶資料後在EXCEL進行整理。

2、整理好資料後上傳到facebook的business manager選單中的Audiences。

按照上面的流程建立Customer Audience即可。

發展相似客戶群

除了目標客戶群以外,在Facebook也可以建立相似客戶群,發展一個新的潛在使用者群體。

我們可以對群體不斷進行優化,根據自己產品的特點,選擇不同的地區/國家,調整人數佔比。

怎麼找到客戶?

Ivan說:"我們可以利用Facebook廣告設定針對年齡、性別、興趣、喜好、語言等等...,找到我們的消費者。"

提高轉化率

有了流量後,我們要思考的就是提高轉化率。針對不同的群體,我們有不同的營銷方法,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轉化率。

目標客戶群

1、投放廣告

這部分客戶群體都購買過我們產品的。

Facebook的廣告比亞馬遜廣告更好操作,我們只需根據客戶畫像投放廣告,喚起他們的記憶,勾起他們的購買慾望。

2、建立facebook交流群

建立一個交流群facebook交流群,可以加強產品、品牌和客戶的交流,有利於培養客戶的品牌忠誠度,增強品牌和客戶的粘性。

剛開始,群裡沒什麼人,活躍度也不高,可以和網紅合作,促活交流群。等到群活躍度差不多的時候,可以做一些群活動,並且投放Facebook廣告讓更多人知道,以便實現裂變式增長。

相似客戶群

對於可能會購買我們產品的lookalike Audience,我們可以做促銷活動,向他們推送促銷廣告,刺激他們購買。

我們可以Zonpages.com、Sixleaf.com/bridge/、Amzpromoter.com、Landingcube.com這些網站工具製作促銷廣告。

以上就是Ivan分享的從0到月銷售額50萬的經驗,總結來說就是隻做一個品牌,了解自己的客戶,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引流,針對不同客戶群體應用不同的營銷方法,利用廣告和促銷拉新和促活客戶。

知易行難,我們在向大賣學習的同時,還是要不斷地實踐,在實踐中不斷試錯,在錯誤中汲取經驗。只有變成自己的,才是真的。

希望今天Ivan分享的內容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8款APP侵害使用者權益 未按要求整改遭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