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2014年6月,心怡科技引入阿里巴巴數千萬元投資。”

一接近上述交易的人士透露,“該交易早在今年年初就已敲定,後期需要走一些流程和變更手續,未來的主導權在菜鳥。”

事實上,菜鳥接管心怡科技早有端倪。

2019年10月,心怡科技通過內部郵件宣佈,菜鳥網路CTO王文彬(花名:菲青)將出任公司董事長,原董事長、創始人邢瑋則將擔任名譽董事長。

彼時邢瑋在題為《開啟新追夢之旅》的內部郵件中表示,“心怡科技逐步發展成為中國領先的科技供應鏈企業,正得益於切入電商物流,得益於引入阿里戰略投資。相信這次,無論是對公司的前景,還是對各位同學的未來,都是一個最好的選擇。”而王文彬則在題為《初心不忘,共創新未來》的內部郵件中提到,“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共同開啟新的征程,一起為數智化供應鏈的未來打拼。”

2014年6月,成立10年的心怡科技首次引入外部投資方——阿里巴巴投資數千萬元人民幣,成為第二大股東;2016年11月,心怡科技再次獲得來自雲鋒基金、菜鳥網路和博睿資本的B輪過億元投資;2017年4月宣佈完成C輪融資,匯勤資本領投,易凱資本、博睿資本跟投。

在業務層面,心怡科技與阿里最早的合作是在2012年前後為天貓超市提供完全的物流倉儲管理業務,時任天貓Quattroporte的逍遙子“拍板”決定成為心怡科技的投資方。

據邢瑋回憶,彼時天貓超市的業務量較小,且百貨類業務的利潤較低,對整個系統、人力資源的要求又相對苛刻,因此心怡科技在選擇與阿里合作並接受投資時曾遭到內部的一些反對。

2018年11月,時任阿里CEO的張勇釋出公開信,宣佈天貓升級為“大天貓”,形成天貓事業群、天貓超市事業群、天貓進出口事業部三大板塊;菜鳥網路則成立超市物流團隊和天貓進出口物流團隊。

在這一調整後,時任心怡科技CEO的邢琳琳表示,“隨著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物聯網的發展,心怡科技未來會專注做“倉”,且公司的戰略一定是要與阿里和菜鳥的發展高度趨同。”

截至2019年年末,心怡科技已在國內鋪設88個RDC(區域分撥)中心,倉配網路覆蓋全國超過350個城市;並設有388個全球供應鏈網路,累積管理超過200萬平方米的倉儲面積,日峰值訂單處理能力達4000萬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阿里+菜鳥成為控股股東,以及完成全資收購前,心怡科技曾數次嘗試獨立上市。

2017年9月18日,心怡科技與廣發證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並向浙江證監局報送備案材料,初步預計的輔導期為90天。

2019年8月,在經過長達兩年、多達5期的輔導工作後,廣發證券與心怡科技的上市輔導終止。

期間,在心怡科技啟動A股上市後不久(2018年4月),路透社旗下IFR報道稱心怡科技將於當年赴港IPO,募資規模約為3億美元,心怡科技則迴應稱“訊息不實”。

但顯然,自心怡科技自2017年9月啟動上市輔導至2018年5月完成第一期輔導工作,累計時間多達8個月,不僅明顯多於90天的預計輔導期,甚至遠超普遍3個月的單期輔導時長。

換言之,心怡科技在此期間考慮赴港IPO存在不小的可能性。

除心怡科技外,目前菜鳥旗下還擁有北領科技、丹鳥物流、點我達等多個品牌。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初次見面,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