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一直以來,都有不少使用者抱怨 macOS 版本的 QQ 過於簡陋,缺失了很多豐富的功能。於我,反而比較喜歡相對純粹的聊天工具,核心功能基本都有,少了許多花裡胡哨。

不知道是不是聽到了一些聲音,騰訊最近用一種相對「偷懶」的方式推出了一個新版本的 macOS QQ——基於 Mac Catalyst 框架開發,因此在很多特性上與手機 QQ 或者 iPad 版本 QQ 保持一致,不過也因此只能在 macOS 10.15 以上的版本使用。

關於 Mac Catalyst

在去年的 WWDC 上,蘋果正式對外發布 Catalyst 這個全新的平臺,可以允許軟體同時針對 macOS 和 iPadOS 使用相同的程式碼進行開發,這意味著可以將更多的 iPad 應用快速移植到 macOS 平臺。

而在 WWDC20 上,隨著 macOS Big Sur 的宣佈,蘋果對 Mac Catalyst 又一次進行了優化,除了適應新的 UI,也可以訪問更多的 iOS 框架,甚至連 macOS Big Sur 系統內建的「地圖」和「資訊」APP 也都是通過最新版 Mac Catalyst 構建。

有了微軟的前車之鑑,對於類似的 APP 轉制手段,Mac Catalyst 所構建的 APP 實際使用體驗似乎超出了不少人的預期。我所使用的第一款 Catalyst 版本 APP 是 Twitter,在釋出會上蘋果也曾著重提到過,實際使用體驗也非常不錯,現已無需寄託於網頁版。

mac 使用者也可以花裡胡哨玩 QQ 了

在基於 Mac Catalyst 的 QQ 體驗版訊息傳出之後,內心也是多了些許期待。不過由於目前仍處於體驗階段,是否存在足夠價值能取代原有的 macOS 版本 QQ 還是需要靜觀後續的優化。

由於 macOS Big Sur 採用了全新的外觀,APP 圖示預設採用了更接近於 iPadOS 風格的圓角方形,整體視覺效果也更加統一,因此 Mac Catalyst 版 QQ 在圖示上與之保持一致步調。

UI 風格上也基本與 iPadOS 版的 QQ 相同,包括登入介面。不過同樣是在 macOS 上,QQ 體驗版對於鑰匙串的匹配似乎更好,同樣是儲存在鑰匙串裡的 QQ 賬號密碼,在體驗版上可以直接在建議密碼中顯示,從而快速填充,而現有的正式版 QQ 去只能手動在鑰匙串裡去找,手動完成填充。

Mac Catalyst 框架下,開發者可以為 macOS 應用單獨新增一些功能,以便適應 macOS 大屏顯示和鍵鼠控制。新的 QQ 體驗版主介面與 iPadOS QQ 基本一致,不過為了適應更大的螢幕,左側底部功能欄移到左側邊欄,從之前的雙欄變成了三欄顯示,與桌面端微信類似。

在彈出的各項設定選單中,更有濃濃的 iOS 版本 QQ 的感覺了。支援多賬號管理以及豐富的線上狀態顯示,不過原版 QQ 的「command+N」多開卻不支援了,意味著 QQ 體驗版暫時還不支援同時登陸多個 QQ,不過通過關聯 QQ 倒是可以彌補查收訊息這點。

基於 iPadOS 轉制,但還是會和現有的 QQ 版本登入發生衝突。好在快速登入還是沒問題的,不然可用性就大打折扣了。

兩個版本 QQ 都支援訊息彈窗以及在彈窗中直接回復,不過體驗版不會顯示對方的 QQ 頭像,但回覆狀態下現有的 QQ 版本的巨大頭像顯示確實太齣戲了。

如官方所言,新的 QQ 體驗版支援更多 iOS 端的豐富功能,「視窗抖動」變成了了「戳一戳」,還新增了「熱圖」、「一起聽歌」、「名片」等功能,但相比 iOS 端的 QQ 還是缺失了不少,例如「塗鴉」、「禮物」、「釐米秀」等等,其實多數在桌面端使用者並不大。

與此同時,群聊天的工具欄還支援「打卡」以及「投票」。

許久不用 QQ,現在才知道還有「一起聽歌」這個功能,偶爾跟基友玩玩還是不錯的。

鬥圖已經成為日常聊天必備,可能 macOS 使用者天生不配鬥圖,表情管理功能嚴重缺失。這次體驗版 QQ 直接把 iOS 端的諸多表情管理功能搬了過來,同步最近使用表情,支援搜尋表情包和表情商城,現在鬥圖不可能輸了。

搬運的聊天記錄截圖功能

聊天工具欄中都有截圖按鈕,在隱私設定中開啟錄屏許可權後即可使用,不過系統設定中也並沒有找到截圖快捷鍵功能。

原版 QQ 和體驗版似乎是共用同一個截圖外掛「QQ jietu plugin」,在兩個版本同時開啟的情況下,只有其中一個能夠正常使用截圖功能。另外體驗版 QQ 功能上僅支援截圖和錄屏,同一個外掛卻不支援圖片識別文字,期待後續會新增,畢竟這個功能非常實用。

驚喜地發現,體驗版 QQ 中竟然把聊天記錄截圖功能也一起挪了過來,支援隱藏暱稱,操作方式也和手機上基本一致。不知道你會不會因為這個功能拋棄原來版本的 QQ。

深色模式

如果上面提到的表情包、聊天截圖、一起聽歌等功能無法吸引你,那深色模式呢?嚴格意義上也不能說深色模式,只是將 iOS 的夜間模式照搬(支援跟隨系統主題),同時還支援更換各種顏色主題模式。

移植版還不是那麼「香」

新的體驗版 QQ 在功能上確實是比原有的 QQ 版本更加豐富,娛樂性更強了,新增的特性這裡就不一一去闡述了,畢竟多數還是在 iPad 或者 iPhone 上都體驗過的,但作為 Catalyst 轉製版本,iPadOS 的 APP 並不能完美適配桌面端,這一點在體驗版 QQ 上其實也有很多體現。

比較影響體驗是在聊天視窗下,字型顯示太小,系統設定中調節字型大小也並無法改變打字的時候顯示的字型大小。

在 UI 設計上,為了保證更好的視覺效果,針對不同尺寸、不同比例的螢幕其實是有一定的設計原則的。QQ 體驗版在不少顯示介面上就明顯不是很美觀,包括字型大小、元素排列等,直接挪用移動端佈局在桌面端顯然並不是那麼好用。

例如檢視個人主頁,原版的 QQ 雖然顯示內容少,但顯然佈局更加合理。QQ 體驗版,讓我想到了部分 Android 應用在平板電腦上強行拉伸縮放的畫面,導致出現很大的空白區。

也因為目前還是處於早期的體驗版,還存在不少的 bug 以及使用卡頓的問題,具體還是參考正式版上線之後的情況。

就目前的體驗和功能來看,我還是更願意使用現有的正式版 QQ for Mac,雖然功能少了很多,但勝在實用、穩定。

比如,原版 QQ 的極簡模式和獨立聊天視窗功能,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的,專注於聊天場景。還有前面提到的 QQ 多開以及快捷鍵截圖和識圖等功能,都是我現在使用 QQ 比較依賴特性,這些在體驗版上都無法得到。

Catalyst 版 QQ 會取代原版麼?

在剛看到 Catalyst 版 QQ 的訊息時,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這樣的問題。

在體驗了一段時間之後,基本肯定短期內應該是不會的,原版 QQ 和 Catalyst 版 QQ 有點像是 Windows 端 QQ 和 TIM 的關係,或者也可以稱原版 QQ 為純淨版,更多的是互補,滿足不同的使用者需求。既然 Windows 版可以有多個版本的 QQ 共存,macOS 為何不可?

從個人喜好上來說,我也不願意看到原版的 QQ 被取代,畢竟現在有相當一部分人跟我一樣,主要的聊天工具是微信,QQ 用的並不多,更花哨的功能也很少會去使用,原版 QQ 更專注於聊天場景,顯然更適合。

最新評論
  • 1 #

    只關注一個,遠端協助。其他軟體可以實現,qq為啥不可以

  • 2 #

    ……不在乎qq 能不能出個qq郵箱mac版啊

  • 3 #

    希望Windows版本的QQ也可以改成這樣的介面,現在的很難看

  • 4 #

    群課堂沒有,上半年輔導員每次要開會總要用手機,一點都不方便

  • 5 #

    想要的一個沒有,起碼遠端協助要有啊!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8個壓箱底的好用工具,用過的都說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