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近日,有訊息傳出:微信支付、支付寶或被“反壟斷”調查,知情人士表示,這一個月以來,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一直在收集關於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支付寶和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微信支付的資訊。

對此,反壟斷委員會表示:反壟斷調查是非常嚴肅的事情,需要進行立案程式後才會進行,會有嚴格的審批程式。目前,反壟斷委員會尚未就是否進行調查做出決定,也不清楚何時做出決定。

這下連吃瓜群眾都不淡定了,以前是經濟問題(是否存在壟斷),現在可是政治問題(中國企業是否遭受打壓)了!畢竟我們中國的企業,自己的“爸爸”可以查,輪不到你們禁掉!這就相當於自己家的孩子,我可以打可以罵,但是外人不能打罵!

(一)

微信被特朗普提名,支付寶在旁邊瑟瑟發抖……畢竟支付寶早就已經走出國門了,有中國人旅遊的地方,就一定有支付寶的標誌。去東南亞任何一個地方旅遊,那些連英語都不會說的商家都會說“可以支付寶哦”!

樹大招風,說的就是這些支付巨頭、社交巨頭了!今年一季度的資料顯示,在中國第三方支付平臺市場中,支付寶佔有48.44%的市場份額,微信支付佔有33.59%,等於兩家佔有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80%以上的份額。

不過這個市場份額在《反壟斷法》的規定裡,並不能拿出去唬人,第三方市場只能算一個機構分類,跟法定“市場“不一樣。比如,飲品市場包括茶飲、咖啡、果汁、礦泉水,但是沒有人描述”咖啡市場份額“。因為你的”咖啡市場份額“太大了,所以必須用《反壟斷法》阻止你。

在《中國支付清算髮展報告2019》顯示,2018年,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處理線上移動支付業務605.31億筆,非銀行支付機構共發生線上移動支付業務4722.83億筆。在其中,支付寶、財付通在整個線上移動支付市場中的市場份額,不過是20%和14.78%。

另外,在中國,《反壟斷法》並不反對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反對的是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不正當壟斷行為。

當然了,《反壟斷法》只適用國內,不管你有多少市場份額,我就是覺得你有威脅,不許你在我的市場存在。這,《反壟斷法》也很委屈!

(二)

網上有很多專家觀點分析這兩家不會被定位“壟斷“的原因,比如市場份額並不算大、沒影響使用者自主選擇、沒損害商戶利益等等,但是私以為,還有個關鍵因素,兩家是競爭關係,每家份額都不過半,又不肯聯手,自然也形不成”聯合壟斷地位“了。

說起這兩家的愛恨情仇,那是由來已久!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但是網際網路的世界裡卻容了”二馬“——馬化騰的”騰訊系“和”馬雲的“阿里系”,算一算,他們已經糾纏了十幾年。

——騰訊:漸漸地,我終於活成了你的樣子!

——老陸:你們還是在一起吧!

前不久,雙方還像小孩打架,在網上火了一把,起因是美團取消了支付寶的支付方式。隨後,支付寶也進行了反制,從支付寶進入餓了麼,沒有微信支付的選項(餓了麼APP支援微信支付)。這兩個美食巨頭,一個背後站著騰訊系,一個背後站著阿里系,像不像兩個孩童打架?你打我一下,我就打你一下!

從“爸爸”之間的明爭暗鬥,到“孩子”身上的互相較勁,兩大支付巨頭的市場份額之爭,依然不相伯仲!兩大第三方支付巨頭壟斷不壟斷的不好說,只能說在搶佔市場份額的這條路上,兩大巨頭的激烈鬥爭,並沒有阻止其他支付方式的崛起。對於市場來說,選擇越多越好,樂見其成。

此刻很想採訪一下支付寶:現在你的市場“另一半”在外面遭遇了挫折,你在家裡會為它遮風擋雨嗎?

(三)

政治上的事情不好說,但是在這場網際網路巨頭的市場之爭中,對於消費者來說,如果是良性的競爭關係,對推動社會發展是有益無害的,樂見其成。

支付巨頭的鬥爭,限制使用支付方式這也不是第一例,肯定也不會是最後一例。良性競爭,使用者吃瓜看戲,但是如果不良競爭,使用者就要用腳投票了。比如美團不允許使用支付寶這事兒,福斯已經養成了支付習慣,你下架我用慣了的支付方式,我沒辦法支付,只能不用你了啊!挽回失去的消費者,那又是耗費成本的大動作。

哎,真是支付方何苦為難支付方呢?你們要是都聯起手來,哪還有其他支付方什麼事了不是?早就壟斷市場笑傲江湖(…被《反壟斷》制裁)了不是!

第三方支付是塊巨大的紅利市場,美團月付已經瞄準了這塊百億蛋糕,動作頻頻。銀行也正彙集全行業力量推廣“雲閃付”,央行大力推出的“數字貨幣”,或將擊破兩大巨頭對陣的局面。當然這些創新支付手段如果能夠全部發揚光大,那也是樂見其成的!

對於吃瓜群眾,看戲就好!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5G使用者破一億大關,普通百姓除了測速還能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