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鬥魚虎牙合併的傳聞又雙叒叕更新了。

受此訊息影響,鬥魚、虎牙當天股價紛紛大漲,截至收盤,鬥魚上漲6.02%,虎牙直播上漲7.85%。

但是合併並非易事,在“魚虎鬥”的過程中,雙方內耗不斷增加,而B站、快手等平臺在迅速佈局直播板塊,對於鬥魚和虎牙來說,稍有不慎,直播市場就會被迅速瓜分。此外,據艾媒諮詢釋出的《2018-2019中國線上直播行業研究報告》顯示,由於短視訊的衝擊,直播APP使用者增速明顯放緩。

直播江湖正在進入存量博弈的時代,平臺的戰爭遠沒有結束。

1

內耗

關於鬥魚、虎牙合併的訊息,從2018年就開始流傳。

2018年3月,騰訊在同一天對鬥魚和虎牙進行了戰略投資,鬥魚獲得騰訊6.3億美元投資,而虎牙獲得4.6億美元投資。2018年11月,虎牙幕後掌舵人李學凌曾講到:“最後的情況就是騰訊會將鬥魚和虎牙聯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此後,鬥魚、虎牙合併的訊息就不斷傳出。

在2016年時,騰訊便聯合紅杉資本、南山資本等一同參與了鬥魚的B輪融資,之後,騰訊又參與了鬥魚的C輪、E輪融資。截至目前,騰訊共持有鬥魚38%的股份,為其第一大股東。

騰訊對於虎牙的投資則相對較晚,2018年騰訊參與了虎牙的B輪融資,取得34.6%的股份,在今年4月3日,騰訊又用2.63億美元從歡聚時代購買了相應股份,從而拿到了虎牙50.1%的投票權,並正式控股虎牙,同時還任命騰訊互動娛樂集團總經理黃凌東為虎牙董事會主席。

鬥魚和虎牙從成立之初就是一對冤家,即便在騰訊成為雙方股東之後,虎牙和鬥魚也沒有停止較量,雙方在不斷地明爭暗鬥過程中,陷入“內耗”境地。

對於直播平臺來說,頭部主播就是最大競爭力,鬥魚和虎牙在近兩年中為了挖角爆發了許多不快,天價違約金也是頻頻出現。

2018年2月,鬥魚以違背“獨家合作協議”為由將主播蛇哥colin起訴,此後要求蛇哥colin賠償1.45億,這個賠償金額震驚了整個直播行業;2018年11月,主播江海濤(嗨氏)被判向虎牙直播支付4900萬元違約金;2019年12月,法院對主播韋朕(韋神)的跳槽案件作出判決,判決韋朕向鬥魚支付違約金8522萬元。

除了對於主播的爭奪外,鬥魚和虎牙在場外也不斷髮生摩擦,從2018年8月到2019年2月期間,鬥魚就虎牙未經授權便擅自傳播自己旗下三名簽約主播製作的音視訊行為,向蘋果公司投訴虎牙公司達23次,並要求對虎牙APP予以刪除下架。最終,法院最終裁定主播歸鬥魚,虎牙不得轉播,同時裁定鬥魚停止投訴虎牙。

在鬥魚和虎牙的不斷碰撞下,雙方並未完成產品的快速升級,反而是在不斷增加內耗。搶人競爭愈演愈烈,導致留住主播的成本在快速提升,無形中給公司增添了許多額外運營成本。

多年的“魚虎鬥”並未形成良性的競爭關係,反而使雙方內耗不斷提升,這對於二者背後最大的股東騰訊來說有些尷尬。

2

平衡

“作為兩個平臺的主要股東騰訊將受益,因為合併之後將消除二者之間不必要的競爭。”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Vey-SernLing表示。

公開資訊顯示,2019年騰訊IEG成立了一個新部門——遊戲直播業務部,主要任務之一是協調鬥魚、虎牙、企鵝電競三家,意圖平衡三家互挖主播的競爭、控制整體消耗。

為降低內耗,推動鬥魚和虎牙合併成為擺在騰訊面前的選擇題,而合併對於騰訊來說是一把雙刃劍。

從業績上看,鬥魚、虎牙的合併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鬥魚2020年Q1總營收22.78億元,同比增長52.98%,淨利潤達2.55億元;虎牙2020年Q1總營收為24.12億元,同比增長47.8%,淨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169.8%。

如果成功合併,鬥魚和虎牙對於頭部主播的話語權將極大加強,天價挖角的情況可以迎來改善,有助於節省雙方的內容成本,從而帶動淨利潤的增長。

此外,鬥魚和虎牙的主打策略也是有所不同,以往鬥魚是以頭部主播形成競爭壁壘,虎牙則是扶持大量腰部主播,如果鬥魚和虎牙可以進行深度整合聯動,形成互補,可以大幅度提升雙方的內容深度。

但是,合併所帶來的問題也很多。

雖然騰訊是鬥魚和虎牙的控股股東,但虎牙背後的歡聚時代也手握虎牙31.2%股權和43%投票權,擁有著很強的話語權,合併勢必會對歡聚時代的利益產生影響,歡聚時代的態度將會很大程度上影響合併的程序。

此外,在合併之後,鬥魚CEO陳少傑將成為最大自然人股東,如何進行讓三方都滿意的角色轉換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最後,鬥魚虎牙的合併將帶來一個擁有3億月活使用者、總市值達100億美元的新直播平臺,此時,騰訊擁有絕對控制權的企鵝電競的位置就顯得尷尬,企鵝電競是選擇“三合一”還是獨自戰鬥也成為騰訊必做的選擇題。

3

博弈

在熊貓直播退出市場後,鬥魚和虎牙看似從殘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進入“雙寡頭”時代,但是, B站、快手等平臺快速崛起,分割著直播市場。

而且據艾瑞諮詢報告顯示,2022年遊戲直播行業市場規模預計達341.6億,但市場規模和使用者的增速都在放緩,直播市場在進入存量博弈時代,鬥魚和虎牙所面臨的市場更加複雜。

目前,B站、快手、抖音等平臺都已經介入遊戲直播,來尋求新的增長點。其中B站和快手背後都有騰訊的跟投,但是騰訊並沒有絕對的話語權。而且B站已經成為直播市場中的大變數,2020年第一季度,B站的直播和增值服務營收達到7.94億元,同比暴增172%。

2019年12月, B站在拿下曾經“鬥魚一姐”馮提莫後,緊接著宣佈8億元買下《英雄聯盟》未來三年全球總決賽的中國區獨家轉播權,而參與《英雄聯盟》賽事競標的就包括虎牙、鬥魚和企鵝電競。

《英雄聯盟》作為全球三大頂級電競專案之一,擁有著廣泛的受眾,據英雄聯盟賽事官方訊息,2019年全球總決賽FPX對陣G2的比賽平均每分鐘收視人數達到了2180萬。隨著B站拿下英雄聯盟S賽的轉播權,將會大量引流,其中就包括虎牙和鬥魚的賽事觀看受眾。

同時,從2016年就開始佈局遊戲直播的快手也在趕超鬥魚和虎牙,2019年7月,快手首次公佈流量資料,站內遊戲直播移動端日活使用者超3500萬,遊戲視訊使用者總日活達5600萬,而同期的鬥魚和虎牙日活數加在一起共2600萬。

遊戲直播市場不斷被瓜分下,短視訊APP也給直播行業造成了極大的衝擊。龍珠直播CEO陳琪棟曾表示,直播行業野蠻生長的上半場已經過去,下半場是內容平臺的時代。能否建立完整的優質內容輸出平臺,是直播行業下半場競爭的關鍵。

在直播行業的下半場爭奪中,“直播+”成為常態,而鬥魚、虎牙的發展鏈條較為單一,在越來越嚴的監管環境下,高度依賴頭部主播的發展模式弊病漸顯,比如盧本偉、陳一發等主播的封殺給平臺帶來巨大打擊。

事實上,存量博弈下,直播江湖早就不是鬥魚和虎牙激烈拼殺的時代,即使“魚虎鬥”落下帷幕,鬥魚和虎牙也將面臨著更加激烈的資本賽道。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TikTok不是晶片,位元組跳動做不了華為,因為它少了兩條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