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提起電商,我們會想到馬雲的阿里巴巴、劉強東的京東等等品牌,但是提到亞馬遜,在國內的知名度並不高。在這個網際網路橫行的時代,電商的發展可以說毫無阻礙,我國對於線上經濟也是給予大力支援,運輸業等行業也因電商振興。我國的電商大部分都是做國內的生意,相比較亞馬遜則是在做外國人的生意,把我國的東西賣到國外,被稱作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的利潤

中國製造受到各國的好評,因此,把中國製造賣到國際上做跨境電商的利潤也是很可觀的。相比較國內的電商,市場有一定的優勢,並且規模上得到了國家的支援和幫扶,所以國內還是有不少人從事跨境電商這個行業。僅上半年統計,我國跨境電商的市場規模接近15億元人民幣,貿易的總佔比高達77%。

亞馬遜電商

我國如果想把國內的東西賣出去,那麼要依託一個國際平臺,亞馬遜就是這麼一個世界級的平臺,並且在國外有較高的知名度,在國外的影響相當於我國的淘寶。我國創業者選擇跨境電商的不在少數,亞馬遜裡的中國商家就佔總商家的一半,真正意義上的包攬了半壁江山。要想穩定平臺,就要先穩定商家,近日得到訊息,中國商家紛紛離開亞馬遜,究竟是何原因呢?

原因一,管理

亞馬遜的管理是針對全球使用者的,不能根據國內使用者的需求而進行改良。亞馬遜的管理則是店鋪沒有什麼“星級店鋪”“好評眾多”等標籤,而我國人民習慣了淘寶的購物方式,每次收到的快遞基本上都有“歡迎下次購買,給個好評吧”等卡片,這種行為在淘寶不違規,但是觸碰到了亞馬遜的底線,而亞馬遜的處理方式則是封店、凍結資金等極端的方式,讓店鋪無法運營下去,導致中國商家因此退出。

原因二,運輸

我國的電商運輸都是由各個快遞承接,之間打包發貨,速度相對於國外快很多,而且不會讓貨物滯留太長時間。國外的運輸並不是這麼順利,亞馬遜是要先把商家的貨物集中到亞馬遜倉庫,然後陸續分發出去,這會導致很多商家因此“囤貨”,有些貨物因此拖到了保質期,讓商家不得不打折出售,虧損一直持續。

原因三,佣金過高

相對於國內的電商平臺,亞馬遜是對於全球統一標準的佣金抽成,對於國外來說,這點佣金可能不高,但是對於中國商家來說,本身就沒什麼錢,被抽了高額佣金後,進貨都成了問題,所以很多商家想了想,還不如拿付佣金的錢在國內打造個商鋪。

電商行業在我國的發展,也是經歷過多個階段的變化,從剛開始的電視購物,到初期的網購,一直處於一個不溫不火的狀態,大部分人都接受不了網路上買東西,為了人們的信任,馬雲也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終才讓淘寶進入家家戶戶。亞馬遜想要成為全球的淘寶,要根據不同國家的國情給予變革,眼前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12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iPhone 13或將支援低軌道衛星通訊,這意味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