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一、導讀

蘋果作為手機領域的霸主,雖然市場份額不算最高,甚至去年還被華為超越了,現在僅位列全球第三,但是在大多數網友心中,蘋果iPhone依舊是最高階的手機,在高階手機市場上,iPhone依然是第一選擇,不過,作為來自美國的產品,現在美國對我們中中國產科技的打壓力度越來越大。

從2018年開始,先後有華為、中興、大疆、海康威視等300多家企業被打壓,尤其是華為,已經被全面限制使用美國技術、裝置以及產品,這讓華為等中中國產企業面臨很大的困難,為何我們不能對美國相關產品進行反擊呢?我們都知道,現階段蘋果確實對我們非常重要,iPhone代工廠富士康每年都能帶來大量的稅收和就業。

二、反擊效果出現,蘋果3萬多款APP下架

即便這樣,前段時間,上層也已經開始出手了,取消了蘋果的特殊待遇,以前因為蘋果的特殊性,相比安卓手機,蘋果AppStore擁有一定的優待,不過現在沒有了,從7月1日起,要求蘋果公司在一個月之內完成APP遊戲版本號的整改,否則就將下架。

8月2日,反擊效果出現,蘋果3萬多款APP下架。來自知名媒體金十資料的報道,截止到8月2日13時30分,蘋果AppStore已經有31536個APP遭下架,而且大批是遊戲APP,據統計,在我們國內,去年蘋果AppStore可以給蘋果貢獻2460億美元的銷售額,現在3萬多款APP遭下架,對於蘋果的損失肯定不小,從業內人士分析來看,直接損失至少在60億元以上。

從iPhone的銷量來看,反擊效果也比較明顯,即便蘋果推出了價效比機型iPhoneSE2,而且開始大規模的降價促銷,但是蘋果的市場份額卻沒有實現增長,從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釋出的最新資料來看,今年第二季度國內智慧手機市場,蘋果的市場份額只有9%,環比第一季度下降了1%,而華為卻高達46%,相比第一季度增長了7%,可見國內消費者更願意選擇華為。

三、iPhone生產線或遭轉移

在代工領域,現在國內已經湧現出比亞迪、立訊精密以及聞泰通訊等中中國產代工企業,尤其是比亞迪,去年就已經全盤接手緯創力,全權代工華為手機等產品,現在比亞迪和華為的合作也更加深入,已經涉及到汽車領域,比如前不久釋出的比亞迪“漢”,就是全球首款使用華為5G的量產車,而且還有華為車機系統Hicar。

立訊精密也逐漸發展壯大,挑戰富士康的代工地位。8月2日,iPhone生產線或遭轉移,來自知名媒體金十資料的訊息,據印度時報的報道,蘋果正在研究一項新計劃,那就是將我們國內的6條iPhone生產線轉移到印度,為何蘋果會急於將產線轉移到印度呢?

筆者認為,第一個原因就是國內市場對iPhone的反擊,作為全球化的科技巨頭,蘋果肯定會做兩手準備,第二個原因就是印度對於製造重視,開始大力發展本地製造,而且給予很多優惠,6%的獎勵經費,生產花銷給予25%的激勵等等,這些都是吸引蘋果轉移iPhone生產線的原因。

四、結語

iPhone生產線轉移,雖然現在來看影響不小,但是長遠來看,對於發展中中國產製造更有利,現在比亞迪、立訊精密等代工廠的實力已經不容小覷,而且智慧製造已經成為新基建的一部分,因此富士康等代工企業轉移到海外,更有利於推動中中國產製造產業智慧化的程序。

好了,反擊效果出現,蘋果3萬多款APP下架,iPhone生產線或遭轉移,你怎麼看呢?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聊聊抖音海外版TikTok被禁及被收購,其背後的原因和某些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