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我們已經進入了網際網路時代,隨著網際網路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不僅如此,人們的生活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電子商務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之後,整個社會都在發生變化。這一點已經不需要去證實了,不過在十年前馬雲創辦電子商務的時候就說過:“電子商務會給實體店帶來巨大的衝擊”。

當時很多人都以為馬雲是隨便說說而已,不過現在看來,這真的不是“吹牛”。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在網上買東西,對於線下實體店的需求就越來越少了。也有人說,電商就是讓實體店倒閉的“罪魁禍首”,如果沒有電商的話,根本就不會有這麼多實體店倒閉,甚至還有人說,實體店給人們提供了就業崗位,現在實體店倒閉了,崗位也就沒有了。

其實電商的出現也提供了3000萬個工作崗位,要遠遠超過實體店提供的工作崗位,不過電商也的確對實體店進行了巨大的衝擊。在這樣環境之下,電商到底是“好”還是“壞”?我個人覺得,這是好事。原因有以下這幾點,首先電子商務是這個時代的趨勢,就算沒有馬雲,也會有下一個人來發展電商,這幾乎是一定的。

此外,實體店其實更像是一箇中間商,是一個讓商品價值產生泡沫的環節,而電商的確可以讓商品的“成本”降低,這一點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人說淘寶上假貨多,其實大家心裡不清楚這是假貨嗎?人們心裡其實都清楚,只不過有些所謂的“假貨”已經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了。

電商的本質並不是真貨和假貨,而是講究“物有所值”!一件衣服雖然品質不怎麼樣,但是衣服的價格卻只有10元錢,你先不管它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最起碼這樣的價格對得起這樣的品質。電商平臺也有真貨,同樣的商品,電商平臺的價格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比實體店要低。這也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

更何況,實體店就沒有假貨了嗎?其實也有,每一個平臺都會有,最關鍵的是要講究“物有所值”,這才是核心,就好比你討論一個人的成績,結果卻拿著別人的身高來說事。一樣的道理,不要總是說電商平臺假貨太多,不管是不是假貨,最起碼人家給你的商品,對得起你給的價格。

而實體店呢?當初我去買一件衣服,價格為350元,正準備付錢呢,結果我的朋友說先不要付錢,跟店主開始砍價,結果最後的成交價格為150元。自此以後,我就再也沒有在實體店買過衣服。說實話,消費者可不管你有沒有房租,有沒有水電費,誰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服務,誰才是最好的。都說電商應該衰退,但是你看看現在,有多少人在電商平臺買東西呢?所以說,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光是靠嘴上說說是沒用的。對此,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看法嗎?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uni-app用著不香嗎?Android,iOS,小程式一套程式碼吃通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