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張馨月

編輯 |羽 葶

B2C-->B2B-->O2O-->B2G。從傳統電商到電子商務,再到最火醫美,最後轉入國企,80末的林鎮南成長路徑有特點:行業跨度大、技能涉獵廣。誤以為“4點半下班”進了國企,幹事創業敢擔當、攻堅克難勇作為而被破格提拔。

首站:電子商務(2010~2015)

凡是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

第一份工作會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一個人對事業二字的理解,林鎮南的職場新手村,是彼時競爭慘烈蠻荒的電商行業。

2010年,電商二字尚未被“阿里京東拼多多”封盤定義,其爆炸式增長引來了無數淘金者,海量第三方服務機構與希望擺脫大廠盤剝、走獨立電商之路的企業互動頻繁,商業模式層出不窮。

2012年冬天,放棄安穩工作的知名電商,出走B2C首嘗B2B,供職的“簡單電子商務”經歷了多次自我迭代,首先從 To C平臺模式起步,剛出新手村就被阿里、京東們打得鼻青臉腫,“模板比我們多、更新比我們快、服務比我們好”;忍痛拋卻Carry之心轉型輔助,依靠為其他中小企業野心家提供定製“引路”服務,加速網商多元化格局, “簡單電子商務”殺出一條生存之路,鼎盛時期手中有60多家客戶。

但好景不長,電商行業終究成為了寡頭們的遊樂場,前有阿里京東,後有線下巨頭蘇定、國美們的觸電轉型,皈依or滅亡成為了行業參與者的唯二選項。

親歷了企業從100人到300人、又從300人到60人、再到6人的跌宕起伏,在“簡單電子商務”最後的歲月裡,這位團隊最年輕的成員成了老闆最信任的人,身兼運維、財務、HR數職,甚至老闆準備開啟第二次創業時依舊希望帶著他。這份器重與信任,來自林鎮南“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應”的執行力,將近5年的時間,他沒有懈怠過任何一份落在自己肩上的責任,除了最後一次,他選擇了辭職,“大老闆想做電商茶城,自有品牌茶葉太小眾,福建人天天喝茶,我都覺得不靠譜,只好告辭”。

林鎮南的新手村心得:

“事事有迴應”不僅是一種工作態度,也是一種成長方式,它帶來的收益遠不止“老闆的讚許”。技術人成長三階段,技術——管理——商業思維,林鎮南早早便通過接納本職以外的工作,開拓了對財務、人事等商業思維必備的視野,為4年之後的獨當一面奠定了思維基礎。

如果林鎮南僅僅將自己定位為運維,走專家成長路線,恐怕人生軌跡會大有變化——事實上,他在職場第二站便清醒意識到對他個人而言,純技術流是一條天花板不高的成長路線。

第二站:網際網路醫美(2015~2016)

一己之力搞定難題,運維卻被當機修

林鎮南對事業第二站有著清晰的規劃,“要麼輕鬆死、要麼累死”,一選旅遊行業,福利高、待遇好,每年一整月帶薪旅遊假期(這是一位能為事業玩命也懂得享受的朋友)。二選醫美行業,前景廣闊、潛力巨大。最終,他落足於某知名醫美平臺(化名,不便透露),做出這個選擇的原因是“我特別想去做旅遊可人家沒要”,至今憶起仍是滿腔遺憾。

2015年,平臺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局面:因投資人的特殊背景,其技術底層、運維體系很大程度上與另一個網際網路專案共享,如同連體嬰兒,偏偏另一方掌握著技術軀幹的主導權,遇到問題時難以即時響應,小到頻寬、大到資料都受制於人。

一己之力搞定系統切割獨立工作,回報自然不菲,漲薪、優秀員工、再次漲薪,但僅僅一年之後他便選擇了離開,原因和很多創業企業CTO別無二致:解決了階段性問題之後,長期無所事事,“當你把一切弄得井井有條,剩下的工作就是同事有需求,你熱心腸地去幫他修電腦,把自己活成了一個機修,修修硬體、處理處理小毛病,沒有挑戰也沒有進步。”

林鎮南的技術專家經驗:

技術人時常將技術視作學問甚至藝術,但是對一個商業專案而言,技術人往往扮演兩個角色:技術奠基者或救火隊員,無論哪一種都不是長期工作,後者尤甚。這就是技術專家的窘境: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是價值,但人常在,問題不常有,要麼功成身退、要麼兔死狗烹,終歸做不長久。

第三站:國企改制(2016~至今)

言必真,行必獨當一面

2016年,林鎮南入職出版社。雖然因為面試流程過多、週期過長小小焦慮了一陣,但對方 “4點半下班,我在網際網路行業聽都沒聽說過”的誘惑,讓他最終選擇進入體制內。又一次,林鎮南踐行著“要麼累死要麼輕鬆死”的人生信條,“有工會、食堂,福利待遇都很好,每天4點半下班後還能去打羽毛球,那生活……”

可惜“好景不長”,2017年,一次意外導致林鎮南悠哉的職場生活變了調子。某天下午,一場董事長列席的會議,討論一個名為“網上科技工作者之家”的新專案技術方案。董事長親自點兵,“讓林鎮南進來看看,那小夥子鬼主意多”,林鎮南稀裡糊塗進到會議室,看了看方案,又頗具情商地看了看直屬領導,未等領導指示,董事長拍板:照實說。林鎮南把心一橫,將演示方案中存在的問題一五一十品評了一番,並大致給出了修改的思路。“我不知道方案是誰做的,也不知道會得罪誰,領導讓照實說就如實說”,按照常人的刻板認知,這種愣頭青在體制內活不過3集半,但林鎮南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無論體制內外,都有出色的制度以及執行制度的人。

這一次隔著數個級別的直言不諱,讓林鎮南成為了科普中國服務雲專案的技術總監,他也迅速將生活模式從“輕鬆”切換至“累死”,調集資源、組建團隊、迅速開工……就拿第一個MVP版本為例,原本需要的只是演示基本構想,可在林鎮南的要求下,初創團隊硬是將演示DEMO做成了真實網頁。正確的思路勾兌上極致的自我要求,因為相信“相信的力量”,演示彙報一次通過,給上級彙報又一次通過,建設思路和理念是對的,便在多家競爭中脫穎而出。“技多不壓身”式成長終於有了用武之地,技術團隊在他的操持下很快便做出了模樣,林鎮南的戰場也從每天下午4點半的羽毛球場,轉移到了與BAT等大廠拍桌子瞪眼討價還價的會場。

TIPS:科……什麼來著

科普出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暨科學普及出版社),是中國科協直屬的國家級出版單位。以編輯出版各學科不同層次的科普圖書、科技專著和科普期刊為主要任務,成立於1956年。是中國出版科普圖書歷史最長 、品種最多、規模最大的出版社。

科普中國:

中國科協為深入推進科普資訊化建設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內容建設為重點,充分依託現有的傳播渠道和平臺,使科普資訊化建設與傳統科普深度融合,以公眾關注度作為專案精準評估的標準,提升國家科普公共服務水平。

科界:

科界SciMall(中國科技工作者之家)是中國科協為全國9100萬科技工作者打造的智慧、便捷、有效、安全的一站式服務的綜合社群,是專注科技人才知識分享與社交服務的平臺。

成功打造科貓SciMall(科界SciMall曾用名“科貓SciMall”)第一個版本,科普中國技術團隊及科界公司團隊的組建,證明了林鎮南挑大樑的能力,接下來,科界(中國科技工作者之家)專案也順理成章地落在了他的肩上。現在,科界已經成為了9100萬中國科技工作者的線上港灣,從聲名卓著的科學大家,到初出茅廬的青年才俊,再到剛剛涉足科學領域的學子和愛好者都在這裡記錄和分享自己的話題。

林鎮南獨當一面心得:

1.小規模或者創業團隊,往往是具備“補位意識”的人脫穎而出。

2.與正確的事、對的人合作,請不要以表層的符號去膚淺地分辨人和事。

3.個人必須不斷學習,具備“本領恐慌”意識,優秀的管理是需要不斷地流程再造、價值再生,是具備破格提拔和末尾淘汰的人才戰略。

4.哪有什麼成功捷徑,不過是別人要你做60分,你多做30分,獲得80-90分的資源回報而已。

5.若能從終局思考,方定能達到最優解。

6.這個世界很公平,想要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那就交出自己一部分的青春,來換誰也偷不走的閱歷,趁年輕,別幹自己80歲能幹的事兒(共勉)

今日故事由「科創人」獨家首發,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歷史首次!華為再次創造紀錄!超越蘋果已達成,超越高通還需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