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今天,我們來小談技術這個話題。

對於技術這個東西,每個人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的用途都不一樣,有人拿它來提高工作效率,有人拿它來改善生活,有人拿它來寓教於樂,也有人拿它來搞滲透、搞破壞……對於技術,我更願意將其稱之為一把瑞士軍刀。

因人改變科技

現在的科技那麼發達,技術給我們帶來了便利,我們普遍都享受在技術的福利中。但是真正來說,大家沉浸久了,也就麻木了,我們享受到了科技的福利,我們又失去了什麼 ?

層出不窮的"後門事件"爆出,電腦桌面廣告的漫天騷擾,手機應用之間的瘋狂喚醒與隱私資訊呼叫……這些,無非就是企業利益所驅使的行為。

2018年其中一起槍擊案中,美國警方抓捕了賽義德·里茲萬·法魯克(Syed Rizwan Farook),同時也得到該犯罪嫌疑人的手機iPhone5c,為了進一步調查犯罪嫌疑人的個人資訊和犯罪動機,FBI曾請求蘋果公司對其進行技術破解,但被蘋果公司以侵犯個人隱私為由拒絕破解。在那個時候,很多人都在歌頌蘋果對隱私的保護政策,甚至有人都已經吹上天了。而在最近的美國遊行示威中,示威者對蘋果零售店進行打、砸、搶,而蘋果公司直接開啟被搶去的蘋果裝置的後臺定位資訊,並將資訊提供給警方,對其進行追蹤。在自身利益受損害的時候,面子什麼的都不重要了,後門程式直接開啟。不知道對於那些歌頌蘋果公司隱私保護政策的人,臉打得疼不?

很多人都說自己的電腦沒下什麼軟體,就是日常辦公用,可為什麼還是有很多廣告呢?可能,你疏忽了你電腦裡面的某狗輸入法,或許這些就是它在背後搞的鬼。前段時間恰好是618狂歡購物節,而據火絨工程師溯源調查,搜狗輸入法的廣告配置通過雲端控制下發,無法通過設定關閉,而且除了瘋狂彈窗,還存在統計使用者瀏覽器瀏覽歷史資料等越位行為,符合廣告程式的定義。而除了發放彈窗廣告,該軟體同時還在收集使用者軟體使用情況以及廣告程式運作情況,並通過伺服器將資料發回公司,實現廣告精準定位投放。看到這些,你有沒有感到毛骨悚然呢?

如果不是MIUI12的照明彈,可能我們這些普通福斯都不會知道,安裝在我們手機的應用軟體,竟然會悄咪咪的自啟,軟體互相喚醒,並且還會嘗試讀取個人通訊錄、通話記錄、簡訊訊息等等。換句話來說,這是暗地裡盜竊的行為,侵犯他人隱私的行為。而小米也慘遭水軍攻擊,因為那些軟體開發商碰了一鼻子的灰,目的沒達到,指標沒上去,而且還被小米扒了個精光,揭露出他們的惡行,自然而然也就會僱傭水軍來瘋狂攻擊小米了。

可能有的人就說了,像這些軟體應用啥的,你不同意它的使用者協定,人家不給你用,也只有妥協。

這句話倒是說在了點子上,誠然,其實真正來說,我們的輿論壓力還是不夠大,輿論持續時間還是不夠長,政策上的監管力度還沒有做到嚴打嚴抓,還是會有人鑽法律的漏洞,我們的軟體上架、程式碼審查機制還是混亂的,這也是由於安卓系統的開源性,只要你會程式設計,人人都可以寫軟體,寫個後門啥的,一般人都不知道。而市面上的破解軟體,雖說是破解,但畢竟是改裝過的程式,表皮底下究竟放了什麼東西,你什麼都不知道。

在這裡,我不是為了帶節奏,激起大家的憤怒,我只是想通過這些現實,向大家展示一下技術隱性的一面,引發大家更多的思考,去深挖這一個個事件背後,到底還藏著些什麼不為人知的祕密。

當然,技術不全都是壞的,就像我開頭所說的,各有用途,各有所需,至少我們現在所享受的,所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是技術去推動的成果。

人都有多種性格,更何況技術呢?

技術本無罪,只是用它做違反犯罪的人,有罪。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網紅去到阿里食堂體驗,點了一份套餐,看到賬單後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