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電商老賣家透露,發現商品有這3個現象最好別下單,很可能是套路

推薦語: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發展十分迅速,特別是在中國進入網際網路發展時代後,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飛躍式的提升,生活方式也跟著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比如在10多年前,人們購物都是要跑到大街上,使用現金消費。但是現象呢?只有一臺手機,足不出戶便可以買遍全球,現代人真的是太幸福了。

根據4月28日,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釋出第45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中國網路購物使用者規模達7.10億,佔網民整體的78.6%。網路零售成為消費增長重要動力。

目前來說,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天貓,以及劉強東創辦的京東,黃崢的拼多多,三大平臺稱霸了國內的電商行業,特別是拼多多這個電商平臺,靠著“百億補貼”的魅力,僅用了4年多的時間就拿下了中國6個億的使用者,實在是令人歎為觀止。

但是客觀的來說,網購因為看不到實物,通常情況下買到的商品都和描述存在不符之處,因而對於消費者來說,在琳琅滿目的電商產品中發現好貨,肯定是要花費一些精力去篩選的。

那麼如何才能夠在網上購買到真正的產品呢?電商老賣家就曾透露,如果你看到商品出現這3種情況,最好不要下單,否則將會大概率吃虧!

第一種情況:沒有差評,全是好評帶追評的店鋪。

一般來說,電商商家們為了提高寶貝在電商平臺上的權重,都會經過一些不為人知的手段去“引導”使用者購買消費,最常見的手段就是刷單。雖然各大平臺一直以來對於刷單行為都進行了嚴厲的打擊,但這類現象始終處於屢禁不止的狀態。

但是刷單這類產品,一般會存在一些奇怪的現象,比如產品的購買評價清一色的都是好評,而是都是在短時間內帶追評的。電商老賣家表示,這類評論很可能是“造假”的,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注意辨別。

第二種情況:銷量很高,但是評價很少的商品。

我們知道,電商面對的是全國的客戶,所以商品月銷量破萬、破十萬都是很正常的。但是相應的,如果一個商品月銷量破萬,那麼產品的評價最少也會有大幾百、上千條。但奇怪的是,一些商品雖然顯示月銷上萬,但評價卻只有幾十一百個,和正常的邏輯完全不吻合。

據悉,這種現象一般都是通過黑科技“改銷量”等操作完成的,消費者在購買此類商品時一定注意鑑別。

第三種情況:差評很多的店鋪。

這種情況自然就很明顯了,由於商品品質達不到預期,導致使用者產生了負面情緒,給產品給出了大量的差評。所以這種產品一般都不值得去購買,買了也只能吃虧。

不知道大家對於本次分享的網購經驗,還有什麼建議或者意見嗎?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優學院身陷“偷窺門”事件 十幾分鍾訪問量破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