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社交電商產品堪稱數不勝數。在電子商務風生水起的網際網路時代,社交電商憑藉立竿見影的導流效果,逐漸受到資本和各大電商平臺的“追捧”。

提到社交電商除了“來錢快”,不得不提的關鍵詞就是“模式”。而最典型的是“入會員”“拉人頭”。

當無數遊走在法律灰色地的相似平臺蜂擁湧現的時候,有受使用者歡迎的,有受監管重罰的,也有打著擦邊球賺得盆滿缽滿的,現在“拉人頭式傳銷”“垃圾貨”也快成為社交電商的重要標籤。

01

比如,某平臺推出一個標價為X99元的禮包商品,購買這個禮包商品後才能成為會員,也就是擁有了在這個平臺開店的資格。當你招募夠了一定數量(一般10-20個)的其他“X99會員”後,就自動晉升為“主管”了,就能分到整個團隊任意一個新人的50-100元左右的獎勵。

當一個主管級別的代理培養出一定數量(一般是3-10個)的同級別主管以後,主管就會晉升成經理級別的代理,還能額外再得到整個團隊當中主管團隊任意一個新人30-50元獎勵。同時,你名下所有代理的零售出貨,還能拿到一定比例的佣金。

正是因為這樣的招商機制,讓很多人把重點放在了“招代理”而不是“賣產品”上。還有不少平臺就是衝著“拉人”的動機去設計專案,披著社交電商的外衣藏起了傳銷專案的內在,當然最後等待這些人的一定是社會的唾棄和法律的嚴懲,比如說已經被罰的雲集,花生日記等。

李旭老師表示,這種模式主要的問題就是團隊計酬和晉升升級的返利業績指標,很容易做成傳銷。此外,現在還有一些社交電商平臺經過改良,同時也為逃避法律的打擊,雖然沒有直接規定入門費,但將其融合到了導師級別裡面,會員在利益的誘惑下,就有可能直接花錢購物來積累返利業績晉升導師級別。

02

新消費時代的到來,平臺、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愈發複雜,消費者對商品的要求和期待值升高,品牌、信譽和產品品質,已成為企業消費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試金石。

產品品質是企業信用的基石,但很多社交電商平臺在過度重視模式的機制下,都忽略了這點。如果產品品質不夠,沒有消費者持續地為這個產品買單,再花哨的模式都毫無意義。

王麗表示,出現這種事情,她都不知道以後要怎麼相信平臺,怎麼推京東的貨。有同樣煩惱的還有李曉蘭,她表示自己也是在同一商家買了頭盔,收到貨之後一看就是塑料製品,單薄的還不如地攤貨,於是立馬選擇退貨退款。為此她還多付了10.5元的運費,現在頭盔錢也沒有退給她。“我現在都不敢推京喜的東西了”李曉蘭無奈地說道。

同樣存在產品品質問題的還有被業界稱為京東干兒子的“芬香”,小編在一個芬香訓練營的群裡看到諸多使用者的吐槽。

“團隊賣的水果不好,到貨就爛了半箱,品質差物流還非常慢”

“我跟大家一樣,蘋果壞一次,桃子不能吃,洗髮水路上走一個禮拜”

“芬香要是就這樣下去,屬於忽悠推廣人了,一大堆破爛最後傷的還是推廣人的信譽和京東的品牌”

“芬香感覺就是打著‘京東’旗號賣破爛貨的。”

“我有個客戶買了洗髮水,少發了三瓶”

各樣的煩惱不定時就會在訓練營中出現。

好產品會說話,市場上相傳的好口碑遠比廣告營銷更加穩定紮實,但顯然現在很多社交電商平臺都沒有把控好這一點。有不少使用者在訓練營群內提出建議“希望芬香上層能腳踏實地,多做實事,多推出高品質商品的合作入口”,“芬香還是要注重推廣產品的檔次和品質,否則表面上看似只傷害了推廣的群主,實際在損害芬香品牌的口碑和形象。”

03

在疫情就業難的現狀下,普通會員級別的銷售模式確實符合福斯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政方針,但是如何防止會員為追求高額返利為目的而直接自購囤積大量商品現象的發生,如何避免社交電商模式轉換成為傳銷模式,如何保證社交電商平臺的產品品質?這些都成為目前監管部門和企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李旭老師認為,目前社交電商商業模式要徹底與傳銷切割乾淨還是很難。而消費者想要辨別真假消費返利網站,可以從三點出發:

一是看網站是否有真實的商品交易;

二是看網站返利的資金來源是否合法,正規網站的返利資金是以平臺的經營收入(包括消費收入、廣告收入等)為主要來源,而不是靠拉人頭交會費等作為平臺的收入來源。

三看網站銷售的產品是否為合規產品。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私域電商的3大陷阱:80%的人都踩了坑:大咖給了三個破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