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極客博物館 vol.61:能夠打造出 MX 這樣的機型證明了魅族不僅僅只是一個「小而美」的珠海小廠,更是一個對工業設計和產品體驗有深入研究的品牌。

小螢幕+好手感的手機在這個大屏當道的年代還能成功嗎?

不管大家對這個問題討論多麼熱烈,前段時間釋出的 iPhone SE 都給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那就是即便在螢幕已經到 6 英寸甚至更大的 2020 年,兼具小螢幕與好手感的產品依然是一部分人的最愛。而假如我們把時間撥回到 9 年前,那個大屏手機還沒爆發的時代,也有這樣一款小螢幕+好手感的機型引發了人們的熱烈討論,它就是魅族 MX。

熟悉極客博物館的朋友們應該還記得我們之前介紹過的魅族 M8,曾經的 M8 在探索中中國產安卓定製系統的路上走在了前列,而隨著魅族對於產品的打磨日漸精進,2011 年 11 月推出的魅族 MX 成為了其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款產品。

熊貓配色,小屏經典

採用 4.0 英寸,960*640 解析度的魅族 MX 在設計上極其簡潔漂亮。正面黑背面白的熊貓色設計在當時可以說是男女通吃了,機身正面有一顆小小的凸起 Home 鍵和兩顆虛擬按鍵,這個 Home 鍵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小圓點,其物理按壓帶來的直觀反饋非常出色,而整機 10.3mm 的厚度再加上 139 克的重量在當時也可以說是小巧輕便。

白色後蓋設計看似不難,但如何做出精緻感則是一件非常考驗功力的事情。魅族 MX 給出的答案有兩個,雙層塑料和背部弧線,儘管是白色塑料設計,但魅族通過雙層塑料工藝帶來了如同陶瓷一樣晶瑩透亮的感覺,比起單純的白色要耐看很多,而四周圓潤過渡的背部弧線則帶來了無與倫比舒適的手感,拿在手上非常貼合手掌,雖然塑料後蓋相比玻璃還是會有質感的差別,但魅族 MX 的手感並不輸於同年的 iPhone 4S 甚至要更勝一籌。

魅族 MX 一代釋出是在 2011 年 11 月,就在它釋出前的一個月,小米帶來了打破價格枷鎖的發燒旗艦小米一代,憑藉 1999 元的價格優勢成功引發了社交媒體的廣泛討論。儘管如此,魅族依然按照自己的節奏釋出了一年一款的旗艦產品 MX,這款手機的內部配置比起小米來也並沒有遜色多少,三星 Exynos 4210 處理器,1G+16G 儲存組合,後置 800 萬畫素攝像頭在當時都很出色,再加上用過都說好的 Flyme 系統,都讓這臺機器成為中中國產手機的中高階代表。

不輸細節的 Flyme

說起來,魅族其實也是在 M9 和 MX 時代才逐漸確定了 Flyme 系統名稱,針對國內使用者的操作習慣,Flyme 對安卓原生系統進行了高度定製,以簡潔的系統設計、明確易上手的操作邏輯征服了當時的國內使用者,尤其是鎖屏介面的三種不同上滑動作撥出電話、主頁、簡訊功能讓當時很多人感到驚豔。

一些軟硬體深度整合細節也值得稱讚,比如螢幕下方的返回鍵,其背光燈在正常使用手機是箭頭向左,當你橫向操控時它則會將箭頭方向指向上,再比如當你需要聯 Wi-Fi 時直接在下拉通知欄中就能切換,省去了長按再進行跳轉的步驟。而簡化通知欄、桌面抽屜的設計也充滿了少即是多的風格,魅族也是從 MX 開始集成了雲服務功能,種種好用的功能,都吸引了很多人並使其成為堅定的煤油。

MX 是魅族走向福斯視線的一款集大成產品,如果說 M8 時代魅族身上還會看到一些 iPhone 的影子,那麼到 MX 時代魅族已經大徹大悟徹底蛻變,與魅族第一款 MP3 產品同名的 MX 手機也體現了黃章心中對「夢想機」的理解。

精緻的設計和圓潤的手感,不錯的配置加上好用的系統,這些都讓 MX 在那個中中國產手機的洪荒年代鶴立雞群,而它獨特的設計語言也被魅族繼承下去,誕生了 MX2、MX3 等眾多後續機型,成為無數煤油心中最值得珍藏的產品之一。

能夠打造出 MX 這樣的機型證明了魅族不僅僅只是一個「小而美」的珠海小廠,更是一個對工業設計和產品體驗有深入研究的品牌。它的諸多設計理念也被不少中中國產手機所借鑑,即便現在魅族已不復當年榮光,但看到 MX 這臺手機,我們依然可以回想起這個品牌不破不立的精神和深入骨髓的匠心。

不知道當年是煤油的你,現在是否還在用魅族,又是否還懷念曾經的 MX 呢?

更多閱讀: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從MIUI12開始,小米真的下功夫了,算對米粉最好的迴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