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中美之間最明顯的技術博弈是在 5G 領域,但實際上中美兩國在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半導體和自動駕駛領域也正展開激烈競爭。

一言概之,當前中國在 5G 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美國在其他關鍵領域則保持優勢,而隨著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和政府對技術的鉅額投資,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侵蝕著美國的優勢。

在一個地緣政治力量與技術進步聯絡日益緊密的世界裡,美國長期以來一直領先於他的競爭對手們,世界上最快的計算機、最致命的噴氣式戰鬥機、最強大的機器人、最先進的太空探索征程等等。

但是,隨著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政府對技術的鉅額投資,中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侵蝕著美國的前沿技術優勢。

中國的追趕,也刺激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全面展開貿易和經濟戰,包括關稅、出口管制以及對“據稱”竊取美國機密的中國科學家的指控。

目前,尚不清楚新冠病毒造成的經濟破壞將如何改變競爭的局勢,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新冠大流行在緩解緊張局勢方面並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據華爾街日報透露,美國特朗普政府正在權衡旨在遏制中國製造先進半導體能力的新限制措施,而中國電信巨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董事長上個月則警告說,如果美國繼續推進這一計劃,中國將施加自己的限制。

中美之間,最明顯的技術博弈在 5G 領域,超高速蜂窩網路有望成為未來技術的基礎。美國政府採取了非常規措施,試圖挫敗華為。而這一做法也表明,美國華盛頓方面也認為華為是超高速蜂窩網路技術的領軍人。

除了 5G 領域之外,這場博弈還擴充套件到了其他技術,雖然這些前沿技術並沒有改變人們的生活,但在不遠的將來,它們將可能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甚至人類戰爭的方式。

5G

目前佔優的一方:中國

美國總檢察長 William Barr 今年 2 月明確表示美國在 5G 領域的立場,他建議美國及其盟友應考慮對華為的競爭對手諾基亞(Nokia Corp.)和愛立信(Ericsson AB.)的收購,雖然兩家公司都位於歐洲。

白宮後來駁回了收購兩家公司的想法,但 Barr 先生的言論仍然強調,沒有任何一家美國巨頭可以挑戰華為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電信裝置製造商,在手機和其他裝置收發資料的蜂窩基站上的無線電硬體方面華為擁有絕對的實力。

在慘敗的押注之後,曾經的美國冠軍朗訊(Lucent)和摩托羅拉(Motorola)的剩餘部分被芬蘭的諾基亞(Nokia)和瑞典的愛立信(Ericsson)收購。他們在與華為競爭的同時,也經歷了裁員和無利可圖的局面,而華為通過其尖端的產品和低廉的價格獲得了其歐洲競爭對手幾乎所有的市場份額。

美國也有一些 5G 公司。思科系統公司(Cisco Systems Inc.)是連線到蜂窩裝置的後臺路由器和交換機的最大製造商,高通公司(Qualcomm Inc.)和 InterDigital Inc.是領先的智慧財產權公司,這些公司已獲得蜂窩技術專利使用費。

但是這些市場相對較小,華為在這兩個市場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華為先進的蜂窩技術裝置及其快速生產的能力,幫助中國迅速推出了 5G,使中國大部分地區成為了自動駕駛等 5G 相關技術的潛在實驗室。

儘管如此,宣佈中國在 5G 競賽中獲勝還為時過早,特別是因為美國擁有進一步的手段來減緩華為在蜂窩裝置行業和智慧手機業務(華為在這一領域也是全球領先者)中的主導地位。

研究公司 Gavekal Dragonomics 駐北京技術分析師 Dan Wang 表示:“在美國的聯邦機構目前正在討論是否以及如何加強對華為的制裁,如果他們這樣做了,那麼華為的運營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干擾,從而可能難以製造更多智慧手機和 5G 裝置。”

人工智慧

目前佔優的一方:美國,但是中國十分接近。

三年前,中國政府宣佈打算在 2030 年之前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世界領導者。中國的科技巨頭,包括阿里巴巴和百度在內,已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人工智慧研究,並在中國和矽谷建立了實驗室。

這也使得這些中國科技巨頭成為了人工智慧領域的佼佼者,在電子商務演算法和麵部識別等領域超越了全球競爭對手。中國龐大的人口、監控基礎設施以及對隱私權更加寬鬆的態度產生了大量資料,也更加有利於 AI 的發展。

但是,儘管中國在人工智慧研究方面做出了許多貢獻,並且在一些重要的人工智慧子領域(例如面部識別)處於領先地位,但並不是所有領域都領先。

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分析師 Paul Triolo 表示,在研究具有更廣泛的、類似於人的思維能力的人工智慧時,美國的大型公司微軟(Microsoft Corp.)、Alphabet Inc.的谷歌(Google)等顯然處於領先地位。

美國科技巨頭們在人工智慧上花費了無數的錢,他們將其用於推薦引擎、針對性廣告以及對被禁止的圖片和視訊進行自動過濾等方面。有些公司還出售 AI 服務,讓公司、政府和警察部門利用其演算法的強大去處理相關事務。

美國擁有世界一流的大學和財力雄厚的科技公司,並且對全球的思想和人才持開放態度,因此美中中國產生了一些世界上最好的人工智慧研究和人才,至少在短期內,美國在這些領域具有可持續優勢。Triolo 說,不關閉與加拿大、歐洲、以色列甚至中國專家的學術和商業交流,對於美國保持其優勢至關重要。

量子計算

目前佔優的一方:量子計算領域美國領先,量子通訊領域中國領先。

與當今的計算機使用 0 和 1 來編碼不同,量子計算機使用原子級的技術允許粒子以兩種以上的狀態存在。這種增加的複雜性使他們能夠更快地處理更多資訊,並遠遠超出當前超級計算機的能力。

充分利用量子計算的這種潛力,可能還需要十年或更長時間。但由於量子計算機最終可能強大到足以擊敗當前的加密方法,並運行復雜的模擬來發現新藥,因此該領域已經吸引了私人資本和政府的大量投資。

美國顯然是量子計算機制造領域的世界領導者。谷歌去年聲稱其 54 位的計算機在隨機輸出數字的概率測量方面表現出色,實現了“量子至上”,這在傳統計算機上無法或至少是不可行的。

雖然中國科學家也已經建造了量子計算機,但分析人士稱,它們比美國落後了幾年。

但是,在擴充套件到使用量子屬性來快速安全地進行通訊領域,就是中國可能具有優勢的地方。在被稱為中國“量子之父”潘建偉的領導下,中國在量子通訊、感測器和雷達等所有可能有軍事應用的領域都大顯身手。

2016 年中國發射了一顆墨子(Micius)號衛星,該衛星使用量子態的光子束,使得傳輸不受攔截。目前中國正在東部建設一個巨大的量子資訊科學實驗室,項目標價高達 100 億美元。

因此,中美在量子領域的博弈各有優勢:美國在量子計算方面處於領先地位,而中國在量子通訊和加密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華盛頓特區智囊團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的研究員 Elsa Kania 表示,未來很難預測,因為影響該領域的技術突破可能還有數十年之遙才能出現。“我們還處在相對較早的階段,我認為可以將其更準確地描述為馬拉松比賽。”

半導體

目前佔優的一方:美國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中國已經花費了數百億美元,試圖在半導體、更快速的計算機和智慧手機以及更尖端裝置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總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的統計資料表明,美國對中國的晶片出口多年來一直保持在相同水平。根據 SIA 的資料,截至 2018 年,在中國銷售的晶片中約有 47.5% 是美國晶片。

中國大陸的鄰國和地區已經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佔據了突出的地方,南韓三星電子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Co.)成為智慧手機和晶片的主要供應商,中國臺灣半導體制造公司臺積電(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成為全球最大的代工晶片製造商。

一些分析表明,中國大陸在晶片技術方面落後於美國和中國臺灣五到七年,想要完全追趕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而當中國有能力製造出可以與當今最好的晶片競爭時,整個行業可能已經取得了又一次飛躍。

話雖如此,中國目前正通過將美國進口晶片替換為中中國產晶片和從非美國公司採購的晶片。這一點也使美國官員感到驚訝,根據投資銀行瑞銀(UBS)的報告,去年推出的華為最新手機,已經不包含任何美國晶片。

從短期來看,中國的半導體戰略著眼於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從長遠來看,許多行業觀察家認為中國在晶片製造方面的鉅額投資最終將獲得回報,這僅僅是時間的問題。

美國華盛頓特區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高階副Quattroporte Jim Lewis 說:“如果您願意在數十年內花費數十億美元,最終您將實現目標。”

自動駕駛

目前佔優的一方:美國,中國正在超越

谷歌的 Waymo 和通用汽車的 Cruise 等矽谷企業在測試無人駕駛技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並幫助美國公司在感測器硬體(如用於檢測道路障礙物的攝像頭和雷達)方面取得了早期領先地位。而美國在半導體行業的統治地位使美國公司在製造晶片方面具有優勢,這些晶片本質上將成為自動駕駛車輛的大腦。

麥肯錫公司(McKinsey&Co.)在去年的一份報告中說,中國公司在自動駕駛汽車所需的重要功能方面落後於國際競爭對手兩到三年。

但從長遠來看,中國已準備好超越。

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而且出於國家安全考慮,國外自動駕駛公司在地圖資料獲取方面受到限制,而這將十分有利於本土自動駕駛公司的成長,其中包括百度、滴滴出行和小馬智行。納維亞諮詢公司 Qvartz 的 Nikolaj Herskind 表示:“(在這方面)美國公司很難有競爭力。”

中國龐大的人口將為中國公司提供更多可用於完善自動駕駛技術的資料,這也有助於中國人更願意嘗試自動駕駛汽車。在 2020 年德勤(Deloitte)的一項調查中顯示,有 48% 的美國人表示,他們認為自動駕駛汽車不安全,但只有 35% 的中國受訪者認為自動駕駛不安全。

而且,中國在 5G 基礎設施方面處於領先地位,這意味著這些自動駕駛汽車公司可以在現實條件下測試如何使用無線技術將地圖和交通資料傳送到汽車上,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遠端控制汽車。

但是,鑑於政府對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和技術的嚴格監管,德勤汽車未來解決方案中心主任安 Andrey Berdichevskiy 表示,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競賽最有可能產生的結果是一個分叉的世界,類似於美國和中國正在為其他硬體和軟體開發自己的生態系統。

Berdichevskiy 表示:“我希望中美兩國首先在本國市場上取得成功。但由於法規和消費者的觀念,如果沒有本地合作伙伴,任何一方都很難在對方的領土上蓬勃發展。”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2020實體店難做,反之電商卻“蜂擁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