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一瓜未平一瓜又起,是網友對近期不斷爆出的大事件的調侃,連吃瓜群眾都有“吃不消”的感覺。

01

4月17日,天貓Quattroporte夫人“花花董花花”喊話千萬級網紅張大奕“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警告你,再來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氣了。老孃也不是好惹的,望自重,好自為之。”

一邊是天貓、淘寶和阿里媽媽事業群Quattroporte夫人,一邊是有千萬粉絲的超級網紅,這一喊話,立刻引來吃瓜群眾的圍觀。可惜,在阿里巴巴的超強攻關能力下,半小時內Quattroporte夫人微博被限流,評論被關,各大微博、知乎等流量平臺紛紛撤下熱榜。但據說這條史上最貴的微博導致阿里巴巴和張大奕控股的如涵股份美股市值蒸發500億。儘管當事男主在4月18日在阿里公司內網發表了致歉書,並要求公司對其是否與如涵之間存在利益輸送展開調查,但各路吃瓜群眾都在紛紛猜測事件最終的走向。

02

當吃瓜群眾還在回味上一瓜的滋味時,4月23日,又一瓜被羅志祥女友周揚青引爆,周揚青發1000多字的長文宣佈已與羅志祥分手了一段時間,並曝出羅志祥與自己9年的戀愛期間私生活混亂,幾乎每一天都有女生約到家裡、幾乎每到一個城市都有女生約到酒店,長期與旗下女藝人、化妝師等保持不正當男女關係。

此微博一出,立刻引爆網路輿論,也很快爆出不少關於羅志祥的段子,“白天《極限挑戰》,晚上挑戰極限”,“多人運動”、“黑眼圈宣告”、“時間管理高階課程”等等,“渣男”形象盡顯,也有吃瓜群眾猜測,羅志祥的演藝生涯可能就此終結。

03

據百度百科,“吃瓜群眾”是一個網路用語。在網路論壇中,人們發帖討論問題,後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隊跟帖,或發表意見,或不著邊際地閒扯。有人將“不發言只圍觀”的普通網民稱為“吃瓜群眾”。人們也頻頻以“吃瓜群眾”自嘲或互嘲,用來表示一種事不關己、不發表意見僅圍觀的狀態。

吃瓜心理體現的是一種好奇心。訊息越隱蔽,探祕人的隱私越多,則越會滿足吃瓜群眾的好奇心。明星之間的情愛,名人的性醜聞、名人的吸毒、性侵等等犯罪行為最能引起公眾的好奇心,源於名人平時在人前表現的是光鮮的一面,而公眾更喜歡的是看到名人的陰暗面。訊息越壞,引起的關注越大,無論是天貓Quattroporte夫人手撕“小三”還是羅志祥的私生活混亂都能滿足吃瓜群眾的好奇心理。

吃瓜心理體現的是一種幸災樂禍的心態。爆出這些醜聞的明星、名人無論是收入、名望、社會地位等肯定都是在吃瓜群眾之上,是吃瓜群眾所望塵莫及的。當這些昔日“高高在上”的名人一朝跌落神壇,普通的吃瓜群眾就會“歡呼雀躍”,因為他們從圍觀中得到了快樂,在幸災樂禍中,發出了“你都有今日了”的滿足感。

吃瓜心理體現的是一種對比心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人總會不自覺地跟周圍的人對比,當別人比自己強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自卑的心理;當別人比自己弱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自尊。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映象自我效應”,人們會把他人當作鏡子,如果別人過得好,在某種程度上就會顯得自己過得不好,這就讓我們不開心;而如果別人過得不好,我們就愈發想去關注他,關心他,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過得比他好,這是人們的一種對自我的補償心理。因而,明星或名人的醜聞越大,圍觀的心理越強烈,因為在別人的醜聞中我們看到的是自己生活得還“不賴”。

吃瓜心理體現的是一種宣洩心理。現代社會,工作和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通過關注一些明星醜聞、觀看一些肥皂劇,舒緩生活中的壓力,通過轉移注意力,暫時忘記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快,或者將明星的“渣”與工作中的老闆、身邊的朋友等類比,從而獲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吃瓜能達到填補內心空虛、消磨時間等作用,當人處於一種無聊狀態時,吃瓜是最適合不過的消遣形式。

04

吃瓜心理自古有之,而且在有的人看來,中國人尤其喜歡湊熱鬧和吃瓜。從魯迅先生筆下的帶血饅頭到現代網路的圍觀,皆是這種吃瓜心理的體現。

吃瓜心理更多時候是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漠視,今天一則甘肅女孩遭老師猥褻跳樓墜亡,老師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的新聞引爆網路。這個事件之所以在今天引起關注是因為大家都覺得這個刑罰太輕了,這等同於鼓勵犯罪,而這個事件在兩年前女孩自殺的時候同樣引起廣泛關注,原因在於現場的“吃瓜群眾”,不但沒有想辦法去阻止女孩自殺,甚至還在現場起鬨,慫恿女孩“快跳”。不知這群“吃瓜群眾”在女孩墜亡後,有無為自己的這種行為受到良心的譴責。

吃瓜心理有時也是網路暴力的助推黑手。所謂的網路暴力,網民在網路上發表的誹謗、汙衊、煽動性的言論,對當事人形成一種輿論的傷害。有時出現網路輿論事件的時候,吃瓜群眾的力量可能也是無窮的,一邊倒的言論環境並不利於正確的、理性的判斷,有時甚至阻礙事件的正確的司法走向。

作為普通民眾,瓜可以吃,但必須要有自己正確的價值判斷。

往期內容: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盒馬走出“盒區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