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在5G推出的那一刻,便帶來了新的技術革命——5G被賦予為助力產業轉型的厚望。在醫療行業,5G技術的助力將為醫療行業帶來更加智慧的創新應用,帶動行業新升級,新發展。

剛剛走過的2019年被稱為5G商用元年,也是在這一年中,醫療行業與5G擦出火花。特別是國家一系列政策扶植,為5G在醫療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援和保障。自《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釋出後,2019年由工信部和衛健委共同發起,中國信通院成立醫療健康大資料和網路創新研究中心,旨在面向智慧城市、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及智慧醫療等重點領域,發揮行業需求引領的作用。2019年9月,在國家衛生健康委指導下,由中日友好醫院、國家遠端醫療與網際網路醫學中心、國家基層遠端醫療發展指導中心牽頭,全國30餘家省部級醫院、中國醫學裝備協會、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華為公司共同在中日友好醫院聯合啟動《基於5G技術的醫院網路建設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制定工作,這一工作具有里程碑意義,對行業產生了深遠影響。《標準》成為醫療行業與通訊行業共同聯合啟動“5G+醫療”的行業級標準,將落入國家衛生健康標準體系中,也將成為中國醫院的5G 網路基礎設施規範化建設的標準。

如果說2019年是5G在醫療行業爆發式發展的一年,那麼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則推動醫療行業更快地擁抱了5G——面對更豐富的遠端診療、遠端會診、遠端急救等需求,5G憑藉高傳輸速率、低時延、海量終端連線容量以及在移動中保持穩定連線的特點,在醫療健康行業發揮了獨特價值,加快醫療行業走向智慧化的程序,解決了醫療行業面臨的諸多挑戰。

視訊載入中...

直擊痛點,5G成為“關鍵先生”

幾十年的醫療資訊化建設積澱,推動醫療行業走向資料驅動的時代。無論是疾病診療、醫學科研還是機構管理,都將資料作為發展的參照和核心驅動力,這個時代迎來了基於資料的“智慧醫療”階段。

然而與此同時,各地醫療水平參差不齊、醫護人員數量有限等挑戰仍然是核心“痛點”所在——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每千人口醫師數為2.59人,其中,農村每千人口醫師數為1.8人,僅為城市的45%。人口老齡化、慢性病高速增長、醫療資源供需嚴重失衡以及地域分配不均等問題日漸突出——科技依舊是提升效率的最佳生產力,這些現實問題成就了醫療行業對5G智慧醫療的巨量需求。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人口基數大、產業組合豐富、人才儲備充分等特點,又給5G智慧醫療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突破發展中的制約因素,將為醫療行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推動,最大程度上普惠人民,更快邁進“智慧醫療”新階段。

5G醫療智慧醫療的場景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

1、 遠端診斷與急救應用場景:4K/8K超高清遠端會診、遠端診斷、遠端急救、遠端心理諮詢等遠端診斷與指導類應用

此類業務場景需要對超高清音視訊資料進行傳輸,5G和專線都可以滿足此類業務需求,相比專線,5G還具備了快速、靈活部署的優勢,在新冠疫情緊急時期,價值更加凸顯。

拿遠端會診來說,遠端醫療專家通過低時延的超高清視訊實時指導基層醫生對患者開展檢查和診斷,有利於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實現分級診療落地,緩解醫療資源分佈不均的局面。2019年,5G遠端會診應用已完成業務驗證,並在全國多地投入使用。

2、遠端操控類應用場景:遠端檢查、遠端手術等可靠的遠端操控類醫療服務

中國醫療資源分佈不均衡,遠端檢查、遠端手術等新型遠端操控類業務有助於提升整合醫療機構診療水平。遠端操控類醫療業務對時延和安全性均有極高的要求。5G網路的低時延、高可靠特性可以有效保障業務的實時性和資料的安全性。

2019年,華為聯合解放軍總醫院,在5G網路下進行了一例遠端帕金森患者腦部植入起搏器的手術,患者在北京,醫生專家在海南,兩地直線距離接近3000公里。

今年2月份在武漢,浙江省人民醫院遠端超聲醫學中心的專家,利用5G技術,通過操作柄遠端控制黃陂體育館方艙醫院的超聲機器人,為患者進行超聲檢查。這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首次運用5G遠端超音波為新冠患者實施救治。

3、醫療物聯網類應用場景:醫療物流機器人應用

醫院人員結構複雜,醫療裝置、耗材、藥品等各類資產數目龐大,導致醫院安全管理難度大、資產運營效率較低。運用5G廣聯接的特性,醫療物流機器人、院內各類資產裝置連線入網,對各類資產進行自動化配送及全生命週期的監控與管理,提高醫療裝置的安全性和使用率,提升醫院醫護工作效率。

雖然5G智慧醫療的發展尚處在探索階段,但我們對其應用價值的期待非常清晰——遠端診斷、遠端操控、醫療物聯網三方面的應用場景將會迎來深度發展。在5G的支援下,診斷和治療將突破地域限制,通過遠端醫療可以實現初步診斷和健康管理的居家化,突破傳統的就醫模式,實現醫療資源和利用率的革命性改變;5G的低時延、高可靠特性,能更好地支援物聯網中各類檢測、監測、治療裝置,強有力地支援資料採集和利用,為診療效果提高提供保障;隨著5G應用的深入和成熟,遠端操控將為異地手術治療提供技術支援和安全保障,最大程度地將優勢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

在不久的將來,5G、雲、人工智慧、物聯網、AR/VR等多種技術融合創新,終端、網路、平臺、應用各個層面加強跨專業協作。智慧醫療也將迎來更系統、更全面的發展。

華為5G,為打贏抗疫阻擊戰做出貢獻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科技戰“疫”勢在必行。華為人爭分奪秒、全力以赴,攜手運營商及行業夥伴,通過5G智慧醫療等解決方案打造更高效、更安全、更智慧的醫療服務體系,助力“疫情阻擊戰”!

華為承擔了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等新建醫院的通訊網路建設工作,支撐三大運營商高效部署5G網路、視訊系統、移動醫療資訊系統等,保障了疫情期間遠端醫療、視訊直播、Welink視訊會議等應用。

新建醫院建設週期緊、業務上線快、現場環境複雜,對建設工作提出了極大挑戰。在火神山醫院的5G網路建設過程中,從接到需求到交付,華為以“精確到分鐘”的快速響應,12小時交付Welink遠端會議系統,支援解放軍總醫院多路遠端會診。在雷神山醫院的5G網路建設中,華為同樣創造了5G交付的奇蹟:從現場勘測、產品方案配置、緊急備貨到調測開通,72小時內完成交付。方艙醫院的建設是中國應對此次疫情的創舉,華為幫助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打造了一套完整的移動醫療資訊系統,包括HIS、LIS、PACS系統,這套系統是基於華為公有云開通的,臨床醫生可以熟練操作,無縫聯接,使得醫務人員能夠立即投入到救治工作中去。

疫情突然爆發,面臨醫護人員的緊缺以及交叉感染的重大風險,疫區大量採用5G醫療物資無人運輸車、5G紅外消毒機器人,有效提升醫院資源運輸效率以及醫護工作效率。

全國行動起來,集中優勢資源到新冠戰疫中!利用遠端會診的診療方式為患病同胞帶來最專業的診療方案是此次抗疫阻擊戰的特點之一。2月1日,由武漢電信與華為聯合搭建的協和醫院5G遠端會診平臺在日前正式投入使用。該平臺連線了武漢協和醫院本院、西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朝陽醫院、武漢腫瘤醫院,利用5G網路、智慧屏、高清智慧會議終端和華為雲,極速實現了疫情遠端指揮及遠端會診功能。遠端診療服務使得診療更加高效便捷,在目前疫情防控形勢下,在有效減少醫患的直接接觸方面具有顯著優勢,更有利於疫情防控。此後,華為陸續支援重慶、浙江、福州、遼寧、廣東、河南、山西、貴州、廣西、海南等地的上線5G遠端會診平臺,將這一優勢最大程度的發揮和利用起來。

2月18日,在華為的技術支撐下,浙江省人民醫院遠端超聲波醫學中心的專家,利用5G技術,通過手柄遠端控制黃陂體育館方艙醫院的超聲機器人為患者進行超聲檢查。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首次運用5G遠端診療技術為新冠患者實施救治。超聲機器人技術是目前最先進的遠端超聲診療技術,通過5G大頻寬、高速度、低時延網路實現遠端控制超聲機器人進行實時操作,同步顯示檢查影象,專業醫療人員遠端進行診斷,並指導現場醫護人員進行遠端診療。

在整個抗疫過程中,華為憑藉自身在5G、雲端計算、AI等技術上的深厚積累,聯合運營商和行業合作伙伴支撐醫院利用遠端測溫、遠端會診、遠端CT、遠端超音波、智慧機器人等技術為科技戰“疫”發揮了自身的作用。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百度在美國被起訴,老美亡我陰謀又出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