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北京商報訊(記者孟凡霞 馬嫡)近期有關央行數字貨幣內測的訊息在市場持續發酵。4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獲悉,目前數字人民幣研發工作正在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幣體系在堅持雙層運營、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並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原則,當前階段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以不斷優化和完善功能。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還表示,當前網傳DC/EP資訊為技術研發過程中的測試內容,並不意味著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數字人民幣目前的封閉測試不會影響上市機構商業執行,也不會對測試環境之外的人民幣發行流通體系、金融市場和社會經濟帶來影響。

據了解,央行自2014年開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2017年末,經國務院批准,央行組織部分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和有關機構共同開展數字人民幣體系(DC/EP)的研發。

央行數字貨幣加速推進以來,任何風吹草動都牽動著行業神經。4月14日晚間,一張央行數字貨幣在農行賬戶內測的照片在網路流傳開,一時引發市場熱議。受數字貨幣加速落地訊息影響,市場已作出反應,數字貨幣相關概念股連續大漲。

何為央行數字貨幣?據悉,央行數字貨幣英文簡稱是"DC/EP"(DC,digital currency,是數字貨幣;EP,electronic payment,是電子支付),定位上,DC/EP是M0的替代(紙鈔和硬幣),而非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曾指出,央行數字貨幣功能屬性與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是數字化形態。現有的M0容易匿名偽造,存在用於洗錢、恐怖融資等的風險。

中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肖斐斐表示,目前國內M0規模8.3萬億(增速逐年下降至5%以內),作為M0部分替代,預計央行數字貨幣投放量將在萬億規模,受客戶習慣和技術條件的限制,取決於現金交易替換規模和電子支付替換規模。

據了解,DC/EP採取的是雙層運營體系,即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

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教授、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君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對生活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公共服務、社會管理服務領域,可能有一些資金的運用要用數字貨幣的方式。她指出,法定數字貨幣和電子貨幣的區別在於,法定數字貨幣是可以溯源的,從場景應用看,與財政類的撥款、公益性資金的應用等場景比較契合。

“實際上,數字貨幣是價值的數字表現,其法律本質是沒有變化的,還是信用貨幣。因為還是信用貨幣,所以對老百姓日常的大部分生活沒有太大影響。支付寶和微信依然可以作為老百姓日常最常用、最便利的支付方式,頂多增加一個法定數字貨幣的支付渠道。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可能會縮小現金的應用,但是從普惠的意義上來看,現金本身不可能消失。”陳文君如是說。

就央行數字貨幣何時會正式上線來看,肖斐斐預計,年內上線存在技術可行性和政策引導性。銀行科技專案的測試周期一般在半年至一年時間,3月央行年度貨幣金銀會議亦提出“堅定不移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因此判斷自上而下推動央行數字貨幣年內上線可能性較大。

陳文君則指出,什麼時候落地要看多方位的考量。儘管已經內測,但央行到目前為止可能還沒有具體發行日期,不僅是因為要內測後還要公測,而且數字貨幣真正的落地能帶來多大的社會價值還未能確定。另外,目前全球沒有一個落地非常完美的法定數字貨幣案例,中國央行也沒有對標的物件。由於其是一種法定的信用貨幣,會對全國經濟產生影響,所以央行會非常謹慎來推行。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華為麒麟985背後,藏著中國產晶片設計的一絲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