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最近幾年,華為頻繁遭到美國的各種強硬抵制和打壓,非但沒有任何就此罷休的意思,反呈現出愈演愈烈的苗頭。近期,據知名媒體路透社報道稱,美國正考慮擬定一項針對華為的出口管制新規,不過和此前的實體管制名單相比,此次針對華為的管控力度將會是史無前例的一次。據悉,此次制定的管控措施將直接導致全球所有使用美國技術的晶片供應商,無法繼續和華為展開任何晶片生產、供應等合作,而一旦美國採取這一措施,對華為而言必將會是一場滅頂之災。

在疫情肆虐且自顧不暇的特殊時期,美國卻絲毫沒有放鬆任何制裁華為的力度,此前不斷通過實體管制名單,以及無中生有編造出“華為裝置存在資訊保安”的莫須有罪名,頻繁針對華為展開一系列打壓和抵制。儘管由於華為通過採取一系列防禦措施多次化險為夷,但似乎卻反而更加助長了對方的囂張氣焰,難免令人氣憤和擔憂,打壓華為何時休?

歷經一連串的種種危機後,華為也充分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為有效規避受到美國供應鏈和技術管控,開始愈發重視培養建立自主的軟硬體生態體系,包括自主研發的麒麟晶片、HMS服務、5G裝置、鴻蒙作業系統,以及優先考慮和京東方、匯頂科技等中國本土供應商進行商業合作,從軟體、硬體到技術等全方面削弱對美國供應鏈的依賴。最近據媒體報道稱,華為P40系列新機內部的各項元器件已經具備通過大部分國零部件取代美國零部件的標準,並且內建的華為HMS服務套件,也成功化解了美國巨頭谷歌停止授權GMS的技術封鎖。

然而儘管華為不斷通過自身努力解決了一系列棘手難題,但如果美國仍然咬死不鬆口,並且不計後果的採取限制全球晶片供應商和華為合作的瘋狂舉措,雖然華為具備自主研發的麒麟晶片,但麒麟晶片的生產渠道仍然來源於臺積電,屆時,一旦美國採取禁令限制臺積電和華為合作,勢必會導致華為陷入極端被動的處境。

此前,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被記者問及華為是否能夠抵禦美國的晶片限制措施,徐志軍迴應稱,“中國政府不會讓華為任人宰割,或者對華為置之不理。相信中國政府也會採取一些反制的措施。為什麼不能基於同樣的網路安全原因,禁止美國公司的5G晶片及含有5G晶片的基站和智慧手機、各種智慧終端在中國使用呢?”這也意味著華為首次發出“求救訊號”。而隨後,國家正式作出霸氣迴應,根據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如果美國繼續對華為使用科技霸凌,中國絕對不會坐視不理。

雖然只是寥寥數語,但卻字字珠璣,一針見血地表明態度。在全球商業化的今天,沒有任何一個企業或國家能夠切斷外部合作,如果美國執迷不悟仍繼續進行強硬幹擾,中國也不會坐視不理,任由其科技霸凌肆意放縱。長期以而來,華為到來自於美國方面的各種科技霸凌,但卻對方不但不知收斂反而愈發肆無忌憚,公然不顧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法則,不斷向華為展開狂轟亂炸式的強烈攻勢。

中國雖以禮儀之邦著稱,但並不意味著無限度的忍讓,正如外交部發言人所述:對於美方的科技霸凌主義,中國政府絕不會坐視不理!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中概股進「雷區」、B 站的「新爸爸」及美團「賣一切」|極客一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