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宅是年輕人很喜歡的一種生活方式,特別是網際網路如此發達的年代,年輕人並不要出門就能過連通世界。喜歡遊戲的人可以在遊戲上尋找朋友,共同組隊全軍出擊。喜歡聊天的人可以使用社交軟體,志同道合哪怕是天南海北都能成為朋友。

說到交友聊天就不得不提微信,作為全民喜愛的超級APP,每日有超過10億的人通過微信維持日常交流和工作,因為每天也會有數以萬計的資訊在這上面傳遞。這些資訊可能會包含大家的家庭地址、公司資訊、身份資訊 、手機號碼等等,一旦稍有不慎或者設定不當都有可能把這些隱私內容變成公開資料。

近些年,隱私成為福斯關注的人們話題,而不少人把洩露的源頭對準微信,怪微信在隱私方面保護不力,但其實在微信上很多隱私洩露的源頭都來自使用者自己。

微信作為全民現象級別的超級APP,日活躍使用者高達十億左右,每天有幾百億條資訊在這裡進行傳遞,而很多人因為對微信的不當設定,導致自己的隱私被肆意洩露,如果做到把這四個功能關閉掉,有很高的概率能夠避免再度發生隱私洩露不然馬化騰也“幫不了”你。

微信是一款熟人關係鏈強大的社交軟體,我們能和親戚朋友“零距離”的溝通。因為經常新增熟悉的朋友,不少人忘記如果沒有設定新增驗證,就相當於開啟方面之門任何人都能加你為好友。

這種做法帶來的風險是你無法過濾好友的屬性,一旦出現有心之人帶來的後果很難說,建議大家在隱私中將“加我為好友時需要驗證”啟動。

在這當中有幾項選擇可能會洩露隱私,比如從手機號新增,開啟這種新增方法後可能會讓騷擾電話和垃圾簡訊增多,而群聊新增如果不關閉,一旦你加了很多群就能讓任何人通過群反向加你為好友,關閉這些功能是保護自我隱私很好的做法。

現在每個人的微信好友都是形形色色的,很難保證這當中沒有“有心人”,所以建議大家發朋友圈要學會過濾,最好設定標籤將還有分成“三六九等”工作和生活分開、熟與不熟也要分開,大家都那麼忙無心的話沒幾個人會在意你發些什麼。

常見的微信授權有各種app的登入方式、砍價拼單、打卡搶票等等,這些連結有的是自己需要、有的是別人“求助”,很難保證每一家網站都能誠信規範的使用的資訊,最大當中夾雜“李鬼”讓人防不勝防,所以遇上需要微信授權的登入還需要三思。

常聽說網際網路中沒有隱私這樣的話,其實只要合理管理好自己,還是能夠從源頭上減少很多隱私問題的發生,所以建議大家最好把這四個功能都關閉了。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紅色支付寶真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