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電商平臺這麼多,企業你該怎麼選擇?

到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40萬億元、網路零售總額達到10萬億元左右、相關從業者超過5000萬人。前瞻預計,2019年中國電子商務的交易規模超35萬億元;未來電子商務行業成交規模的增速將有所放緩,到2024年,中國電子商務的成交規模將超過55萬億元。

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與消費者網購不斷深入;電商也誕生了B2B、C2C、B2C、020等諸多的電商模式和平臺;那麼作為企業或者是個人,我們該如何選擇。

1. 傳統網購電商平臺:基本以B2C2C為主的電商模式

例如:淘寶、天貓、京東等

這類電商品牌:基本是以需求關鍵詞搜尋和品類搜尋為核心的電商平臺

商品供應主體:個人或企業,只要為消費者提供商品或服務的任何組織均可以在平臺上開店。

運營機制:既然是以搜尋為核心的網購平臺,就會出現偏壟斷性的資源傾斜;即,銷量高、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為基礎的超級大店鋪為核心的展示原則。同時推動著平臺商家之間的不斷競爭,導致推廣費高昂;競爭壓力大的現象。

企業或個人進入需要考慮幾個方面:

①平臺機制下的運營能力的掌控

②一定比例的投資預算,否則你就沒有流量

2. 以拼購模式獲流量的B2C2C平臺;代表性平臺:拼多多

拼多多打破了天貓、京東傳統的單次單件成交模式,將成交與獲客捆綁在也一起。既然要購買東西,就需要協同砍價。因此成交一單甚至會帶來2個或3個以上的客戶成交,形成了巨大的裂變機制。

拼多多:雖然大多數運營機制相同,但拼多多更多的強調薄利多銷的原始規則;

運營機制:不以搜尋為核心,而是推薦和活動為中心的流量獲得模式。

能力需求:

①如果產品足夠優秀,同時價格又有很強的競爭力,那麼可以降低運營能力的投入。獲客成本也偏低,同時支撐薄利多銷的機制。

②供應鏈和價效比是店鋪的核心

3. 社交類電商:B2C會員制+分銷制電商:代表平臺雲集、京喜、芬芳、淘小店、微商等

①定義:基於平臺或個人背書;建立會員制和分銷機制,利用消費即賺錢的洗腦理念,帶動消費的同時,促進二次銷售的裂變。

②運營機制:核心是產品利潤空間和具有一定的裂變思維

④供應埠:需要較強的產品功能和利潤率作為支撐,作為供應端

⑤消費埠:一定的人脈影響力和社交能力;如果具備教育或洗腦的團隊管理和裂變思維的企業或個人均可從事。

②運營機制:或以意見領袖、或服務、或促銷團購;滿足客戶對於產品、服務、知識等的共同需求。

④適合人群:個人創業者、企業渠道佈局、本地商業供應者

5. 社交-內容電商-自媒體電商(圖文電商)

②運營機制:藉助平臺流量,或以分享知識、經驗、常識、品牌種草等的內容觸達,再引導產品銷售的過程

6. 社交-視訊電商

①定義:以視訊短片的形式,通過品牌種草或KOL意見領袖影響力,來實現粉絲關注,並通過視訊或直播來進行產品變現的方式

②平臺:抖音、快手、西瓜等等

④適合人群:企業或個人(視訊剪輯、劇情創作能力、表演力)

7. 社交-直播電商

①以產品代言或產品展示的產品釋出銷售模式

④產品力、表達能力、互動能力、敢於出境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三位武平籍網際網路大咖,助力中國網際網路“龍巖軍團”縱橫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