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前幾天,神舟一紙訴狀將京東告上了法院。

2月20日,神舟在微博公開指責京東,稱其拖欠其3.383億的貨款沒有歸還。對此,京東在當天回擊,表示因為神舟違反協議條款,才導致其未結算貨款被暫緩支付。

到了21號,神舟迴應,因未和京東在去年雙11簽訂二選一,京東就在未告知的情況下,對神舟產品進行補貼促銷,事後卻逼迫神舟繳納1559萬元返利,並採取了五大酷刑,這其中就包括不結算貨款。

這成了一切的導火索。

長期以來,中小供應商和平臺之間的賬期問題、貨款問題,一直層出不窮。只是隨著神舟、京東的糾紛,這一問題開始被擺上檯面,真正進入了福斯的視野。

被拖欠的貨款

可以看出,這是供應商和平臺,圍繞貨款引發的一場糾紛。只不過故事的主角,變成了神舟和京東。

但隨著知乎上一位自稱前京東員工的曝料,更多的細節被牽扯出來。

根據這位匿名使用者的說法,一般來說,商家想要在京東賣貨,京東會從中返點、抽成,其中包括以下幾點:

(1)首先是扣點,平臺賣出一樣東西,京東就會從中抽幾個點;

(2)其次是自營倉庫的管理費,自營把產品放倉庫都要收錢,並且京東會根據流動性考核,如果出現滯銷,京東會對供應商加收錢,如果賣不出了,京東還要求供應商退貨。運輸中間的損耗、運費,均由商家承擔;

(3)還有平臺年費、自營費用,諸如618、雙11的活動坑位費,基本為大幾十萬一個。

但除此之外,最讓商戶難受的是京東一直在壓貨款。根據該離職員工的表述,和淘寶、天貓上使用者點選收貨商戶即可拿到貨款不同,京東自營平臺的商家,付款都是賬期付款。

神舟催款函,圖源神舟官方微博

也就是說,即便使用者確認收貨,商家也拿不到貨款。

而因為賬期,京東吸納了自營商家大量的貸款,大部分京東自營商家一直處於被壓榨的狀態。雖然自營的量大,但經過層層剝削之後,利潤所剩無幾。

店大欺客,成了京東的真實寫照。

值得一提的是,在催款函中,神舟電腦寫道,京東給到神舟電腦的結算週期為45天,但自2019年11月起的貨款迄今尚未結算,截至2020年2月20日,僅這一款項的京東貨款總額就已經達到1.07億元。

其實早在2月13日,神舟董事長吳海軍就通過微博暗示京東還錢。吳海軍在微博中寫道,“現在能生存的企業,一般是有盈利能力的,為什麼沒錢,主要是因為處於優勢地位的大企業,故意拖欠大企業,同時又很難從銀行貸到款,從而導致資金鍊斷裂。”

被拖欠的供應商們

太陽底下無新事。

事實上,早在七年前,由於賬期問題京東就曾引發福斯質疑。

2013年,國內電商品牌阿芙精油創辦人孟醒曾因京東拖欠貨款4個月而公開斥責京東,並因此退出京東商城;同年6月份,華碩因擔心京東賬期拖長,就在618當天宣佈停止了旗下全線產品對京東商城的供貨。

大的公司經得住耗,但對中小企業而言,卻關乎生死。

2015年5月7日,一條《京東拖欠我公司4200餘萬貨款4個月,把我公司全員折磨的如熱鍋上的螞蟻,生不如死!》的長微博在網路瘋傳,再次將京東推到聚光燈下。

據悉,該博主自稱是油聯(北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員工,公司是京東眾多供應商之一,然而從2015年2月起京東開始對他們的資金進行扣押,截至發微博已經扣押了4200多萬。而在經過京東不結賬、不給開店、5次要求修改合同後,博主更是不堪重負,表示若此事無人處理,公司200名員工將集體去京東拉橫幅抗議。

憑藉自身強勢的渠道地位,京東行使著“賣完再付款”的特權。而這種特權,隨著地位愈發強勢而表現得更加明顯。

2015年,拼多多尚未崛起,剛剛上市一年的京東,依舊是天貓的強勁對手。艾瑞諮詢公佈的《2015年第一季度中國網路購物市場資料》顯示,京東自營從2014年49%的市場份額,躍升到了56.3%。

貓狗大戰的同時,京東對商戶的控制,也越來越明顯。不斷高漲的入駐費用,使人們對京東發出了拷問:難道中小企業和商家就像羊群,養肥了就宰?

可惜的是,5年後被逼無奈的神舟,成了活生生的例子。

事實上,讓中小企業叫苦不迭的賬期,已經成為京東除電商之外,又一盈利的主要模式。

早在2012年,京東就推出了供應鏈金融包括提供融資和投資服務,並美其名曰為緩解供應商壓力。

然而所謂的投資服務,就分為資產包轉移計劃和信託計劃兩部分。在資產包轉移計劃中,供應商A需將應收賬款質押或轉賣給銀行貸款,銀行再將其以理財計劃的方式,轉售給京東和供應商B來獲得理財收益。賬期到期後,京東再付款給供應商A,後者還款給銀行。另一方面,京東和供應商B又可根據信託計劃獲得投資收益。而資產包轉移的賬期為10天-90天。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資金在京東的賬面上,到了應付賬期,由京東回款給供應商。而在推出投資服務後,京東無需動用自身一分錢,就能通過供應商借貸獲得收益。

一方面,通過拉長供應商賬期,造成供應商資金緊張的借貸需求;另一方面又通過應收賬款的質押進行信託,從中獲利。

來去之間,京東究竟是網際網路公司,還是金融公司,一時難以分清。

但可以肯定的是,京東的賬期,卻越拉越長。

據京東2012年5月在香港推介會上披露的資料,2011年京東的平均賬期為38天。而隨著平臺控制權的擴大,京東賬期也越拉越長。2018年8月,京東二季度財報顯示京東回款賬期超過了60天。

而在當時,相當一部分的供應商選擇只能忍氣吞聲。“畢竟生意還在做,總比退出京東平臺強吧”。

而供應商賬期,也一度成了京東的重要資產。

2018年8月,京東二季度財報還顯示,京東利息淨收入3.66億元,而京東Non-GAAP淨利潤為4.78億人民幣,也就是說超過76%的淨利潤來源於利息收入。

與之相較的,是當期財報顯示,第二季度京東應付賬款達到了875億元,比上個季度增加了41%。

拖欠潮何時退

其實,在經濟下行週期,神舟、京東案件並非個例,電商平臺拖欠供應商款項事件比比皆是。

2019年11月22日,生鮮電商平臺呆蘿蔔官宣,公司因為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緊張,並且關閉了杭州分公司。而根據此前鋅財經的報道,在此前呆蘿蔔拖欠供應商資金就已經高達1.5億。

無獨有偶,早在2019年9月,社交電商平臺淘集集也被曝出遭供應商追債。而根據此前鋅財經的報道,虧空在17億左右的淘集集,拖欠了近千名商戶的款項,而單個商戶的欠款金額甚至高達2000萬。最後,淘集集只得以重組併購的方式,分批償還欠款。

中小企業款項被拖欠,從來都不是新鮮事。

然而在特殊時期,準時償還貨款,不僅僅關乎商業原則,也變成了判斷一個企業是否有責任感的重要標誌。

而鋅財經也針對內部會員,發起了相關的討論。85%的鋅財經會員也都認為,在特殊時期,及時的償還供應商貨款,十分必要。對本來只有幾個月現金流的中小企業而言,當務之急,活著比一切都重要。

但不得不提的是,電商平臺在當今的經濟中,積極意義依舊很大。無論是促進商品流通、促進交易以及幫助偏遠地區進行產品銷售,這也是曾經的京東為之閃耀的光輝。

2015年春節,京東上市的劉強東回到宿遷老鄉,給村裡的每位老人發了一萬塊錢紅包,一時被傳為佳話。5年以後,面對被逼無奈的神舟和其他供應商,劉強東不知會做何抉擇?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3名頂級強大的黑客“入侵”支付寶,預計5分鐘轉走所有錢,馬雲會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