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可穿戴智慧裝置作為各家IoT生態的重要入口之一,一直是各家廠商爭奪的重點,因而也導致了現在的智慧手錶(手環)市場魚龍混雜的現狀。

實際上,現在的市場上的產品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一是以Apple Watch為代表的"真·智慧手錶",這類產品的特點是,優點是可安裝App,能夠接入eSim實現獨立接打電話,功能最為完善,缺點是續航時間短;二是小米手環為代表的"真·智慧手環",這類產品的優點是續航時間適中,價格低廉,缺點是不能安裝App,只能實現簡單的計步、監測心率等功能,功能最少,做工最差;三是以華為Watch GT為代表的"真·大號手環",這類產品的優點是續航時間長,缺點是不能安裝App,功能侷限在運動健康方面。

通過對這三大類產品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現階段的可穿戴智慧裝置往往存在著三大痛點。一是續航時間短,二是沒有豐富的App,三是缺乏精緻的做工,那麼有沒有一款產品可以既能擁有超長續航,又能獨立安裝豐富的App,同時又不脫離作為手錶的裝飾屬性,精緻又好看呢?有!

"雙晶片"打造超長續航

3月6日,OPPO正式釋出了旗下第一款智慧手錶OPPO Watch,這也是我們認為業內第一款同時解決智慧手錶"三大痛點"的產品。以往的真·智慧手錶,如Apple Watch,續航時間一般不會超過18個小時,也就是說基本需要一天一充,一旦哪天晚上忘記給手錶充電,第二天就只能抓瞎,連作為一塊手錶最基本的看時間都實現不了。

而OPPO Watch則搭載高效能的高通驍龍Wear和低功耗的Apollo兩顆晶片。"雙晶片"搭配運作為使用者提供"智慧"與"長續航"兩個模式,在智慧模式下OPPO Watch的46毫米版本續航時間為40小時;長續航模式下,46毫米版本的續航時間可以達到21天。

這也就是我們一直以來所倡導的"把選擇權交給使用者",OPPO Watch的配置使它將續航長達40h的真·智慧手錶和續航長達21天的智慧手環融為一身,以此來徹底解決續航時間短的痛點問題。

基於Android打造的手錶生態

放眼整個智慧手錶市場,蘋果處於絕對領先地位。華為的"真·大號手環"壓根沒法安裝App,作為一款所謂的智慧手錶實在是名不副實,小米手錶一代,受限於Google不夠完善的Wear OS導致了體驗的滑坡,小米手錶Color又走上了和華為一樣的"大號手環"之路。

而OPPO則選擇了直接基於安卓底層進行深度定製,由於保留了相對完整的安卓底層,能夠給應用開發者降低工作量,原有針對安卓手機開發的App不需要進行多少修改就可以搬到手錶上並獲得不錯的體驗,目前OPPO Watch才剛釋出沒多久,在釋出之初就已經支援了支付寶、QQ、QQ音樂、酷我音樂、咕咚運動、美柚、喜馬拉雅、訊飛輸入法、Fit等App。

精緻的做工和用料"非常OPPO"

即便是一塊智慧手錶,那麼它首先是一塊手錶,既然如此,裝飾性就無可替代的成為了他的第一屬性,如果一塊手錶功能十分強大,續航爆表,但是他做工粗糙,用料低廉,那麼我相信沒有多少人願意把它帶出去。

OPPO Watch分46毫米和41毫米2個版本,前者搭載1.91英寸雙曲面OLED顯示屏,後者搭載1.6英寸雙曲面OLED顯示屏,搭配高亮邊框與圓滑的曲面過渡營造一種精緻感,同時可以選配皮質錶帶,作為一款手錶,OPPO Watch的顏值是線上的,有人會說方形錶盤看起來不像是一款手錶,目前市面上的智慧手錶在外觀設計上無非就是圓形和方形,雖然圓形手錶更接近傳統手錶的造型,但方形的手錶能夠展現更多的資訊,屬於智慧的範疇,這只是一種選擇和考量,沒有優劣之分,更無關"抄襲"。

OPPO團隊也深知手錶裝飾性的重要,於是給OPPO Watch開發了"穿搭錶盤"的功能,你只需要對著自己的衣服拍一張照片,手錶就會自動生成一張與你的衣服色系相搭的錶盤,讓你早上出門前不需要費心從海量的錶盤裡挑選,就能獲得滿滿的精緻感和時尚感。

除了這"三大痛點"以外,在核心的硬體配置功能上,OPPO Watch在國內市場也是無出其右的,市面上唯二的可開通eSim的智慧手錶,實現獨立撥打電話,搭配的AMOLED螢幕支援P3廣色域和1000nits亮度,在強光下也能獲得亮麗的顯示效果,同時還專門研發了基於Watch的 VOOC閃充技術15分鐘充電46%電量,75分鐘時間充滿100%電量,帶來超快的回血速度。

回顧這幾年以來安卓智慧手錶市場的發展,OPPO其實只能算作一個"後來者",但是其第一款智慧手錶產品就是一款你挑不出缺點的"水桶產品",OPPO Watch上搭載的許多黑科技都不是OPPO首發的,但是OPPO是第一個將這些科技集中到一起的,我一直覺得OPPO是一家穩紮穩打的廠商,能夠十分精確的把握產品體驗的痛點,此次的OPPO Watch的"後來者居上"再一次印證了我的看法。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馬雲劉強東太大意!電商“黑馬”超京東趕阿里,5年奪走6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