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58同城,的確是一個神奇的網站。當年姚勁波租房被騙,一氣之下自己做了一個生活分類資訊服務網站,58同城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彼時生活分類資訊市場的潛力巨大,抓住風口的58同城,一路駛上了快車道。上紐交所掛牌、拿到騰訊戰略投資、併購趕集網……,資訊驅動下的58同城,擴張速度令人瞠目結舌。

而姚勁波沒有想到的是,一度成就58同城的"資訊",有一天也會成為58同城發展路上的絆腳石。

用PC網際網路的思維,做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夢

2010年,58同城推出了團購業務,與王興的美團同時出道。彼時國內移動網際網路正處於初步發展階段,3G網路開始有序推進,對於初出茅廬的58團購來說,潛力無限。

一方面,58團購背後有集團撐腰,無論是資金還是資源,都比美團優越。另一方面,58同城從05年開始做本地生活服務,有長期的經驗積累,可以讓58團購少走很多彎路。

可惜,在優勢上全面超越的58團購,最終還是在策略上翻了車。58團購的運營模式,沿用了最早起家的"資訊驅動"打法,根本上只是構建了一個商品資訊平臺。沒有足夠的使用者基礎,缺乏完善的功能體驗,消費者對58團購心存疑慮,好感度普遍比較低。

採用PC網際網路時代思維的58團購,最終敗下陣來。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消費者更加註重互動式的使用者體驗。58團購始終沒有與消費者建立深入連線,甚至連初步的引流都達不到理想效果。儘管集團內部傾力相助,也只能草草收場。

打法完全不同的老對手——美團

團購起家的美團,最開始也是一個資訊平臺。與58團購不同的是,美團的定位很明確。

一方面,美團奉行高額補貼+低毛利的策略,引導消費者的選擇傾向,完成初步引流。另一方面,相繼推出外賣、打車、買菜等業務,完善使用者體驗,形成生態閉環。提升使用者對平臺的認可,從而增加使用者粘性。

在本質上,美團屬於客戶驅動型企業。它的創新之處在於,海量的客戶驅動。通過移動網際網路、大資料的解決方案,不斷提升使用者體驗,是美團這個超級平臺成功的關鍵。

以客戶為驅動核心,給了美團足夠大的想象空間。

寫在最後,作為早期入局本地生活服務的參與者,58團購和美團都曾抓住過風口,58團購被"分類資訊"束縛住了手腳,最終只能提前下車。而美團以客戶為導向,以高價值服務贏得客戶,最終也體現了自身的價值。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戰地日記|5G新科技戰疫產品的推廣使者——隨州聯通創新業務部黨支部書記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