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真硬核!

這麼多款5G手機、品牌電腦

都在用鷹潭的銅產品...

江西的有色金屬產業在中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中銅產業勞苦功高,佔江西省有色金屬總產量的七成,而鷹潭的銅產量又佔江西全省的八成。鷹潭年電解銅、銅材產量分別佔全國總量的12%和13%,是全國最大的銅冶煉、銅加工基地和重要的銅消費區,這就是鷹潭建設“世界銅都”的底氣所在。

鷹潭的銅產業不僅規模不斷壯大,更為喜人的是銅精深加工產品比重已從本世紀初的10%升至47%,較“十二五”期末提高12個百分點。如果你是華為nova6系列、榮耀v30系列、oppo子品牌真我X50系列等手機的使用者,你可知道這些5G手機耐熱銅管就產自鷹潭;如果你是聯想、DELL膝上型電腦使用者,你可知道這些品牌電腦的滑鼠專用銅包鋼線材大都產自鷹潭……

銅產業作為國家工業體系的重要支撐,屬外向度較高的產業,一方面要承受來自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另一方面要承受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貿易摩擦、美元走強、需求疲軟等眾多不利影響,但鷹潭銅產業卻排難而進,取得不俗的業績。2019年鷹潭市規模以上銅企業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650億元,同比增長12%,佔全市規模工業的92%。

打造卓越、智慧、綠色的“世界銅都”,鷹潭銅產業又在以5G技術、物聯網產業為引領的智慧化浪潮中逐浪領跑。

主攻新品開發:

從同質化競爭的紅海邁向差異化競爭的藍海

將銅等金屬粉末混合後燒結在碳鋼上,製備一種極低摩擦係數的無油平面滑動軸承,製成高速衝裁機、印刷機、升降機等機械裝置,成功搶灘德國、美國等海外高階市場。

把無氧銅杆拉成直徑為0.01毫米的超細絲,廣泛應用於高階電子消費品、無人機、智慧機器人、新能源汽車和醫療器械上,這項發明獲得江西省技術發明二等獎。

一臺名為“銅絲智慧測徑小車”的裝置,雖其貌不揚,因運用鐳射技術進行細如髮絲般的銅絲檢測,測量精確度一下提高100倍,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後4位,徹底改變了人工測量費時且有誤差的狀況。之後,運用物聯網技術,給檢測過的銅絲產品打印出二維碼並傳到網上,實現了產品品質可追溯……

這些在江西先進銅產業研究院展示的新產品、新技術、新裝備,最好地詮釋了鷹潭銅產業轉型升級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績。過去以銅錠、銅杆等銅的粗加工為主的企業,紛紛轉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銅合金、銅箔等精深加工。這一喜人的變化得益於政府的扶持引導。

鷹潭把銅產業作為首位產業,一任接著一任地培育。高起點編制《世界銅都發展規劃》,出臺《鷹潭工業三年倍增行動計劃(2018-2021年)》《關於進一步做精銅產業、加速打造世界銅都的意見》。根據工業三年倍增目標,到2021年鷹潭市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將突破7000億元,保持江西省工業第一方陣;其中銅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實現倍增,突破6000億元,成功實現“再造一個江銅”目標,成為全國百強銅企業的主要聚集區。

要實現倍增目標,如果還是以做產業鏈上游的銅錠、銅杆等初級產品為主,規模也許上去了,但大路貨的銅產品只能讓企業陷入價格戰的泥沼,如何引導企業避開同質化競爭的紅海,開闢差異化競爭的藍海?只有向創新要動力。創新的重要性企業都懂,但搞自主創新投入大、週期長,不少企業望而卻步。想企業之所想,鷹潭市政府出面,先後與江西理工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等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建立江西先進銅產業研究院、銅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創新的關鍵在人,鷹潭市就通過“聘、引、培”多種形式,引進院士17名、國家特聘專家12名、國家“萬人計劃”專家4名。目前,鷹潭市已建成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和載體47個,其中國家級5個,省級42個。有了強大的科研平臺和創新人才,全市銅企業生產中碰到的難題,有訂單式科研進行上門“診斷”,對症下藥,跟蹤改進。企業想開發新產品,也可以搞“點餐”式課題。1月9日,江西先進銅產業研究院院長肖翔鵬告訴記者:“目前,江西理工大學派駐研究院的常駐老師10人、短駐老師21人、博碩士研究生16人,不少人在這裡感覺自己的科研更接地氣了,成果轉化大大加快了。”

注重產學研相結合,以實際應用為目標,科研真正實現快速而高效地走進企業,助力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在政府扶持下,長期制約鷹潭市銅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研究有了一次次突破,一批重點銅企把握細分市場趨勢,成功研發了積體電路鍵合金絲、高強高導銅合金、高精電子銅帶、極細鍍錫銅絲、FPC微晶磷銅球、無氧銅熱管等新型高效能銅材。江南新材、紅旗銅業、耐樂銅管、眾鑫成銅業、廣信新材、中臻銅業等市屬銅企由此躋身“小巨人”、行業“單項冠軍”行列。

鷹潭市銅產業發展局副局長曹玉臣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原來做粗銅加工,一噸利潤約400元,而做5G手機的耐熱銅管,一噸加工利潤可達55萬元,簡直天壤之別。

打造智慧工廠:

工業化與資訊化融合,物聯網產業與銅產業融合

走進眾鑫成銅業公司,記者被企業濃厚的創新氛圍所震撼:這裡有省級銅基複合線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展廳牆上掛的不是企業領導人的照片,而是與企業合作搞科研的國內、省內專家的個人簡介;1項發明專利、125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省級新產品以證書、實物等多種形態展示出來。

企業負責人孫曉風指著一卷密封包裝的0.01mm超細裸銅線,自豪地介紹,這個產品世界領先、填補國內空白;指著另一卷標註有0.03mm鍍錫銅線的產品介紹,這是國內領先。談及正在研發的產品,他信心滿滿地說,目前主攻無人機和醫療器械的專用線材,市場前景廣闊。

2015年,眾鑫成銅業公司已是全省製造業100強,年營收有10多億元。可從2018年開始,企業不再追逐規模的擴張,把目標鎖定在核心競爭力的打造上。在穩定原有粗銅產品生產的同時,企業看準銅消費市場個性化需求迅猛增長的趨勢,僅鍍錫銅材就有適用於船舶製造、手機充電線等不同需求的品種,因這裡的產品焊接更牢固,目前已佔據全國鍍錫線材60%的市場份額。企業為電腦滑鼠開發的銅包鋼線材,既取銅傳遞訊號好的優勢,又得鋼的抗搖擺效能強之利,鋼比銅還便宜,這讓新產品價格降下來,使用壽命卻更長,目前這一新產品已迅速佔領滑鼠線材5%的國內市場份額。

去年企業的年營收並沒有明顯的增長,但企業的發展後勁已蓄積成勢。去年該企業一項關於合金錫的成果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企業的智慧工廠建設已基本形成了生產執行、數字倉庫、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網路推廣、線上訂單等全程標準化、數字化、智慧化的管理系統。去年中美貿易摩擦,眾鑫成銅業的不少間接出口產品受阻,孫曉風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去年總體營收保持穩中有升的局面,與我們重視自主創新、主動迎接智慧化浪潮到來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像眾鑫成一樣,鷹潭市有一大批企業受益於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搶抓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國家資訊惠民城市和03專項試點契機,鷹潭市大力扶持銅產業改造升級,深化資訊科技推廣應用,力促新舊動能結合,著力打造具有高階化、綠色化、智慧化發展內涵的世界銅都。

——分時點推進銅企業智慧化和資訊化改造。先後對紅旗銅業、凱安智慧等13家銅企的37個車間進行智慧化改造,應用工業機器人、高檔數控機床、自動化生產線等智慧化裝備436臺。貴溪冶煉廠、江南新材、廣信新材等5家企業獲批國家、省級智慧製造試點示範企業。江西凱安智慧股份有限公司高精度銅板帶智慧工廠建設專案的智慧工程平臺已經搭建;江西洪達自潤滑軸承有限公司年產1200萬件高品質自潤滑軸承技術擴建及改造專案,13臺數控機床、5臺機械手臂已投入生產。鷹潭市還對30家銅企進行資訊化改造,優化生產流程、提高裝置使用效率。

——高品質推進貴冶智慧工廠建設。2018年,貴溪冶煉廠先後完成智慧工廠生產指揮中心、視訊監控和運輸智慧化排程等自動化專案;2019年,完成應用系統初始化並上線執行。

——高起點規劃銅產業大資料平臺。設立國有公司作為平臺投資主體,委託中國信通院團隊負責大資料平臺建設及運營,目前已完成對鷹潭全市銅企摸底調查和平臺搭建基礎工作,分期分批推進銅企業資訊化智慧化改造。

鷹潭市工信局資料顯示,隨著物聯網與銅產業發展的結合度逐漸提高,通過資訊化改造後的30家銅產業企業,生產成本普遍降低2%。

完善公共服務:

政府做企業想做而做不了的事,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鷹潭市現有規上銅企業118家,去年一年新增32家,銅加工產品門類齊全、體系完備。瞄準打造“世界銅都”目標,該市不斷健全銅原料、銅冶煉、銅加工、銅貿易、銅研發、銅檢測、銅文化、銅製品“八位一體”的銅產業體系,積極補短板、強協同、上層次。

打造完善的產業體系,讓產業集聚、產業鏈延伸,離不開良好的發展環境。鷹潭市為銅產業發展做了兩項有開創性的公共服務,得到全市銅企的一致好評。

一個是鷹潭市銅期貨交割倉庫,這是中國內陸地區首個銅期貨交割倉庫,2015年引進江西國儲物流有限公司運營。銅屬於貴金屬且密度大,物流運輸倉儲成本高。勝華金屬是江西省首家主營收入過100億元的民營銅企業,以前從上海進原料,路上至少5天,資金佔用量大,交割時間長,現在交割倉庫就在身邊,每天需要多少原料就買多少,生產出的成品再賣給交割倉庫,小資金取代了原來沉重的財務成本。企業把節省出來的龐大流動資金用於購置固定資產,2017年從德國引進世界一流的拉絲裝置,能耗較原來降低了近20%,生產出的漆包線品質更高,可應用於航空、海底電纜。去年勝華金屬納稅額達1.7億元,是2018年的2.7倍。

據統計,銅期貨倉庫去年完成業務量32.3萬噸,較上年增長353%,大大方便了當地及周邊地區銅現貨企業的期銅倉單註冊及實貨交收,降低企業資金成本2000多萬元。

另一項開創性的公共服務就是銅產業創新券的推廣。銅產業創新券是由鷹潭市政府向全市銅企免費發放的權益憑證,用於鼓勵本市有產品研發、技術攻關需求的銅企業,向市先進銅產業研究院購買科技服務。按企業年度科研投入的50%給予補助,50萬元封頂。2019年10月,首批14個銅產業創新券專案正式獲批立項,包括鷹潭市眾鑫成銅業有限公司銅杆上引生產指標跟蹤系統專案等6個智慧化改造專案和江西耐樂銅業有限公司5G手機導熱管用大徑厚比無氧銅管生產關鍵技術的優化專案等8個技改專案。目前,已經發放700多萬元創新券,撬動企業科研資金2370萬元。

創新券制度前所未有地激發出銅企對技術創新、智慧改造的主動性。保太集團、江南新材、廣信新材、耐樂銅業、眾鑫成銅業、瑞鑫銅業、凱安智慧等20家銅企紛紛與江西先進銅產業研究院銅加工團隊、智慧製造團隊和智慧工廠團隊(常駐與短駐老師共31人)開展科技合作,16名博碩士生常駐相關企業,產學研融合逐步形成較完備的產業創新鏈。

先進銅產業研究院與洪達自潤滑軸承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摩擦係數極低的高效能銅基鋼背自潤滑軸承、與江西康成特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微合金化高強高導銅合金線,專案突破一批核心技術,並通過工程化研究實現產業化,助力產品打入德國、美國、日本等世界高階市場,顯著提高鷹潭銅加工企業的技術水平。

創新券制度加速了一批高階新材料研製。針對中國電子資訊產業和5G領域的發展,研究院與耐樂銅業聯合開發了高品質導熱管用大徑厚比無氧銅管,該產品已成功應用於榮耀5G手機。研究院與廣信新材合作研製的大斷面大寬厚比異型銀銅排,推動了異型銀銅排生產技術的進步,其產品已成功打入南非市場,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創新券制度提升了產品的生產效率。研究院與保太集團合作開發的鋁熔鍊保溫爐節能及智慧化改造,實施後能耗比現階段生產節省40%,環境指標大大改善,單體容量達到154噸,生產能力世界第一,各項經濟技術指標世界領先。

創新券制度引領銅企智慧化工廠建設。源廣順銅絲智慧測徑及防錯系統、眾鑫成銅杆上引生產指標跟蹤系統和毅鵬智慧科技基於視覺定位的移動式鍍錫線盤上下料機械手等技術,可為企業提高資訊化、自動化水平,提升生產效率,降低工人勞動強度,節約用工成本。

根據《江西省“2+6+N”產業高品質跨越式發展行動計劃》,全省以鷹潭為核心區打造萬億級有色產業。圍繞這一目標,鷹潭正在全力推進“四個中心”建設,即銅產業創新中心、銅產品貿易中心、銅產業物流中心和銅文化展示中心。

據介紹,鷹潭下一步會整合銅期貨交割倉庫、銅國檢中心等平臺,推動混合所有制銅物貿公司正式運營,力爭3年內打造成“萬億級”全國性銅物貿中心,形成上海、廣州、鷹潭三足鼎立銅貿易格局。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培育銅企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鷹潭大力實施“銅產業+物聯網”行動,加快建設服務江西銅產業的大資料平臺,助力銅企業生產、倉儲、物流、貿易、金融等全產業鏈環節升級,加速打造銅工業網際網路的全國樣板。

我們欣喜地看到,在銅產業轉型升級的攻堅期,鷹潭早規劃、早部署、早落實,新舊動能換擋不但沒有失速,反而在提速前行,而且隨著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和智慧工廠建設的擴充套件,未來值得期待。

(稿件原載於《當代江西》2020年第2期)

新聞爆料:0701-6221122

郵箱:yttvnews@163.com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快手電商釋出合夥人招募計劃,鬥魚建雲遊戲平臺,虎牙開放小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