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最近,登入百度傳課官網的時候,發現一則關閉的通知,傳課終究還是沒有擺脫百度收啥死啥的宿命。

百度傳課,隸屬於傳課計算機系統(北京)有限公司,根據企名片APP上資訊,傳課是在B輪之後,於2014年7月1日被百度併購部全資收購,經歷5年半的時間,在線上教育一片大好形式下,倒在了黎明之前,沒有逃脫百度收購公司的宿命。

回想一下百度的收購,其實不能收百度收購部的人傻,而是真的是百度自己打爛了一手好牌。

在PC時代,百度很早就收購了天空網,網際網路早期的網民應該都有印象,下載軟體的聖地,結果就那麼放著……

百度MP3多麼盛極一時,而且當時收購了千千靜聽,多麼明智的決策,但是,看看今天,騰訊音樂早已獨立上市,現在還有人記得當面的百度音樂嗎?

再後來,糯米,91,也已經銷聲匿跡了……

與其說是大公司的基因決定論,不如說是公司的價值網決定論。

在創新者的窘境一書中,對價值網是這樣描述的:

價值網路:一種大環境,企業正是在這個大環境下確認客戶的需求,並對此採取應對措施,解決問題,徵求客戶的意見,應對競爭對手,並爭取利潤最大化。在價值網路內,每一家企業的競爭策略,特別是過去它對市場的選擇,決定了它對新技術的經濟價值的理解。這些理解反過來又反應了不同企業希望通過進行延續性創新和破壞性創新而獲得的回報。在成熟企業中,預期回報反過來將推動資源流向延續性創新,而不是流向破壞性創新。

大企業有其成熟的價值網路,所有的組織結構,都是為這種價值網路設計的,而不是為新收購的小公司小業務設計的,而在這種情況下,要將收購的業務,強行融入到現在的價值網路中,除非新收購的業務與現有的價值網路相匹配,否則,九死無生!

其實,看看百度內部的創新,為什麼搜尋體系一直很難有新的業務脫穎而出,作為曾經的狼廠一員,用一句話,"大樹之下,寸草不生!"所有的價值網路都是圍繞著既有的業務搭建的,銷售體系、運營體系、財務體系、研發體系,都是這樣,新的業務,想誕生,不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咋能成長起來,這不就是九死無生嗎?

而百度內部,小度音箱等能崛起,也是因為他們是獨立的事業群組,所有的價值網路都是重新搭建的,其實和一個獨立的公司沒什麼兩樣。

再想想百度糯米和百度外賣,一個是融入百度,結果雖然廠長豪砸200億,仍然死翹翹,百度外賣至少曾經是三強之一,後面被打爛的情況下還能賣8億美金。

對於創新型業務,是需要呵護的,好能夠和現有的價值網路隔離,才有成長空間,而通過收購、融入的方式,基本上九死無生,浪費錢財,扼殺業務!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170座地鐵車站開通5G網路!包含陸家嘴、世紀大道等多座換乘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