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近日,華為在官網的開發者聯盟頁面重磅公佈了這一 HUAWEI Ads (華為流量變現服務)分成政策。

這意味著,華為給出海開發者的分成將有所提高,讓開發者更有動力在其生態下做研發,實現更多流量變現。同時也表明,在行業三七分成的規則上,華為似乎願意在應用程式收入方面做出一些犧牲或讓步,尤其是推鴻蒙系統以及在海外與谷歌生態競爭之勢日盛的當下,最小化海外與安卓系統脫鉤後的使用者影響。

之前,蘋果的AppStore和谷歌的Google Play商店都沿用三七分成的政策(收入份額的30%歸公司所有,70%歸開發人員所有),吸引了無數的開發者,在智慧手機發展初期,這一政策幾乎決定了作業系統的生死存亡。

而眼下,華為旗下應用商店 AppGallery 2019年下載量達2100億次,成為全球第三大智慧手機應用商店之後,發出這一“英雄帖”,鼓勵開發者加入新專案,表明了“自闢生態”的決心。

雷鋒網認為,此舉應該是2月底華為終端產品與戰略釋出會中“拿出10億美元激勵開發者在HMS+APPGallery生態下開發軟體”的延續性動作。

最新分成政策:越早越好,過時不候

華為詳細介紹了HUAWEI Ads的分成政策。

具體方案如下:2020年全年1:9分成,出海開發者可獲得90%收入。2021年全年2:8分成,出海開發者可獲得80%收入。後續平臺基礎分成為3:7。

華為稱,這一政策的目的在於“促進聯運生態建設,吸引開發者開展聯運合作,現基於合同4.3條中的標準分成比例,推出分成比例的優惠政策(激勵計劃)”。

不過,非常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此政策有一個期限規定:開發者需要在2020年6月30日之前接受這份協議才可以享受。

華為應用市場優惠政策—激勵計劃,開發者分成最高達100%

在這個俗稱“優惠政策期”內,教育類軟體的開發者在釋出的第一年將拿到應用程式收入的100%,第二年將拿到應用程式收入的90%,“優惠政策期”結束後迴歸2:8的標準模式。

遊戲類方面,遊戲釋出的前兩年開發者將享受1.5:8.5的分成模式,開發者可以拿到銷售收入中的85%。在“優惠政策期”結束後,遊戲的收入分成將回歸3:7的標準模式。

媒體和娛樂、工具、通訊、書籍、攝影、餐飲、導航等其他類別應用開發者將在釋出的第一年拿到100%收入,華為不參與分成;而釋出的第二年這些應用的開發者也能拿到收入的85%。在“優惠政策期”結束後,這些應用的收入分成將回歸3:7的標準模式。

這釋放的一個訊號就是加入越早,“撈金”越多,而過時申請則不候。

此外,華為進一步補充,加入招募計劃的開發者在使用HUAWEI Ads產品及服務時,能夠獲得研發團隊端到端的技術支援,最快3個工作日即可完成對接。

據了解,HUAWEI Ads 流量變現服務(HUAWEI Ads Publisher Service)是依託華為終端強大的平臺與資料能力為開發者提供的App流量變現服務,開發者通過該服務可以在自己的App中獲取並向用戶展示精準的、精美的、高價值的廣告內容,並從中獲得廣告收益。

HUAWEI Ads上線已有3年,在不斷營銷中,倒是積累了一批國際品牌和效果類廣告主,海外平臺是在2020年1月15日正式宣佈全新“出海”。目前HUAWEI Ads的廣告形式覆蓋主流場景,包括原生、激勵視訊、Banner等展示形式。

硬槓對手,再進一步

面對機制十分成熟的谷歌Ads和蘋果Search Ads、蘋果AppStore和谷歌的Google Play商店,華為要想突圍,困境十分之大。

此前,蘋果和谷歌均在2008年推出了各自的應用商店,二者很快就成長為強大的平臺,連通數百萬的獨立開發者的創意與數十億智慧手機使用者。作為交換,這兩家公司從消費者支付給開發者的錢中抽取30%的佣金。

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這兩家公司都因幫助創造出應用程式經濟而贏得了廣泛的讚譽。

不過,近年來,智慧手機和應用程式已經成為極其重要的觸及消費者的渠道,這些應用商店一直被詬病對開發者抽成過高。在部分人口中,蘋果和谷歌非但沒有支援創新,反而是扮演起收稅者的角色,抑制了應用開發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資金流動。

儘管如此,還是有人指出,業內三七分成的模式短期內不會有太大變化,既要讓商店賺錢,也要讓開發者賺錢。比例並未對開,卻實現了最大的平衡,如果誰有意改變都會遭遇風險。

再看這次分成新政,華為採取的分成比是為了刺激開發者,但在獲取足夠的使用者基礎之前,對蘋果和谷歌產生不了什麼壓力。

逆境下“自闢”HMS生態

再往華為生態佈局角度想,此次有關出海開發者的政策,極具針對性。

本來,作為安卓陣營中的核心成員之一,華為在海外市場發售的智慧手機都預裝了 GMS——但是在 2019 年 5 月 16 日,隨著美國政府的一紙禁令,華為無法再獲得谷歌的 GMS 授權。

谷歌 GMS 服務缺失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華為智慧手機在海外市場的佔有率,另一方面,它也促進了 HMS 的發展。

2020 年 1 月 16 日,華為向全球釋出 HMS Core 4.0。華為在宣告中說道:本次 HMS Core 4.0 版本上線,是華為構建 HMS 全球生態的重要里程碑......HMS Core 4.0 的全面上線,將進一步助力全球開發者高效開發、快速增長、商業成功。

在此之前,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餘承東在內部員工新年致辭中強調,華為將在 2020 年全力打造 HMS 生態。

具體來說,HMS 是 Huawei Mobile Service 的縮寫。它匯聚了華為終端芯-端-雲能力,包含一整套開放的 HMS Core、HMS Apps(雷鋒網按:包括華為雲空間、華為智慧助手、華為應用市場、華為錢包、華為視訊、華為音樂、華為閱讀等組成的核心應用)、HMS Capabilities、HMS Connect,以及相應的開發、測試的 IDE 工具。

在國際上,雖然時不時傳出“Live Without Google”的聲音,也湧現一些與谷歌產品相替代的方案,但是都似乎只是蜻蜓點水。而在海外遭遇GMS 授權的困境,是加速華為自強的重要動力。

GMS 中包含的 Gmail 服務使用者數量早在 2015 年就已經近 10 億,而華為HMS 目前在全球總共擁有 6 億活躍使用者。另外,華為手機應用商店中的應用數量遠遠少於 谷歌 Play Store,前者只有 4.5 萬,而後者接近 300 萬。

即使華為確實為其平臺爭取了大量的應用程式和開發者,公司還必須定期維護和更新這些應用程式。這也意味著,華為要想在海外市場打造受人追捧的生態,短期內還是難以奏效的,這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

好在華為已經積極求變。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華為再次跌落“神壇”?P30Pro一夜淪為“新低價”,網友∶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