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豌豆莢、91助手暫停部分服務

第三方應用商店隨著中國產智慧手機的發展而興盛的,可在中國產手機真正壯大之後,第三方應用商店卻掉隊了。

2月20日,豌豆莢團隊釋出了一則公告,宣稱由於業務調整,豌豆莢PC版將從2020年2月28日開始暫停線上服務。與豌豆莢同時期的那些對手日子也同樣不太好過,面臨著和豌豆莢同樣的局面。

2月17日,百度釋出了關於91助手和安卓市場渠道的下線通知,表示將不再支援91助手和安卓市場渠道的渠道包和上傳和管理功能。

更早一些的2月14日,PP助手ios版也釋出了下線公告,和豌豆莢一樣將在2020年2月28日下線ios版產品,包括PP助手iOS版、PP助手iOS PC版等。

豌豆莢、91助手以及PP助手,作為曾經第三方應用商店佼佼者的它們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說其他的中小玩家了。

而把時間倒退回移動網際網路剛萌芽時期,應用商店曾經是最大的流量入口,是各大巨頭爭相搶奪的目標。

一系列第三方應用商店也因此火熱一時,引領著時代的大潮。但現在,第三方應用的商店的影響力卻逐漸下降了。從引領時代到發展受阻,這些第三方應用商店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叱吒一時的第三方應用商店

出道即巔峰,是對第三方應用商店們最好的形容詞。

2009年,大洋彼岸的移動網際網路之風席捲到整個中國大地,人們手中的手機也從直板、滑蓋和翻蓋機慢慢的變成了智慧手機。

之後隨著iphone 4的橫空出世,加速了整個智慧手機時代的來臨。與此同時,安卓系統也漸漸養成了自己的勢,得到了一大堆人的擁躉。

但無論是iOS系統還是安卓系統,都是由國外公司操刀設計的,在本土化和設計方面對於中國消費者的照顧少得可憐。

除此以外,當時的iPhone在安裝應用時還需要用資料線來接通電腦端的iTunes同步完成,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這些操作可謂是既繁瑣而困難的。

另一邊的安卓也是差不多,谷歌服務的缺失,讓安卓使用者在安裝應用時基本上都需要通過第三渠道才能實現,很多人在一通麻煩的操作後才發現應用不適配,費力又不討好。

在這種情況下,第三方應用商店應運而生,開始為廣大的中國消費者排憂解難。

2009年12月,豌豆莢正式上線,在使用者將手機與電腦連線後,即可快速完成內容傳輸、資源下載,配合上簡單易懂的說明,哪怕是初入智慧手機的小白都能順利完成操作。

豌豆莢的出現,掀起一股巨大的波浪,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如安智市場、91市場、酷安市場等等。

因為切實的解決了消費者的一大難題,這些第三方應用商店也得到了使用者的青睞,使用者增長數量呈現出井噴之勢。豌豆莢在短短三年內使用者量便達到了1.5億,PP助手和91助手也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破億級使用者大關。

這些蓬勃發展的第三方應用商店,理所當然的吸引了巨頭們的目光。

豌豆莢在四年時間裡就完成了四輪融資,估值一度高達15億美元,DCM中國、軟銀中國、高盛集團等投資巨頭都紛紛砸出了數千萬美金的重資。

而要說到最著名的一場投資,莫過於2013年百度以19億美元的高價收購了91的無線業務,這筆130多億元人民幣的收購案震驚了當時的整個手機市場。

可好景不長,第三方應用商店在這之後卻慢慢的開始走下坡路了。

第三方應用商店為何日漸式微?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是亙古不變的定理。

第三方應用商店的招搖,很快就迎來了眾多巨頭的覬覦,而隨著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的越發壯大,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一塊蛋糕的巨大。

2015年,各大手機廠商開始紛紛發力,打造出了自己的應用商店,第三方應用商店所存在的一些問題相繼暴露了出來。

首先,沒有建立起堅固的行業壁壘。簡單易操作的屬性很容易被他人所複製,這是當年第三方應用商店井噴的原因之一,同樣也是痛點之一。

況且各大手機廠商的經濟實力和開發能力都要遠高於第三方應用商店一方,所以在一番鑽研之後,手機廠商自帶的應用商店很容易就做了出來,難度並不大。

並且,第三方應用商店的使用者粘性一直都不高,很多使用者在選擇時秉持的是有什麼用什麼,並不存在所謂的“非你莫屬”,畢竟這些第三方在本質上的區別其實並不大。這就導致了使用者留存一直都是一個巨大的問題,遠遠不如手機廠商靠手機這一媒介繫結使用者來的可靠。

其次,是需求量的下降。在中國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後,巨頭們也選擇加大了自己的精力投入,手機在出廠之前就預裝了各項實用的APP,使用者所擁有的許可權也變得越來越大,消費者對於第三方應用商店的需求量也隨之不斷下降。

而小程式和快應用的使用,又讓第三方移動應用商店在應用下載體驗、豐富度和安全性上已經不具備優勢。

最後,是錯失機遇,沒有把握住大勢。面向手機使用者的第三方應用商店,選擇合作的目標竟然不是手機廠商,而是手機行業之外的巨頭,例如豌豆莢被阿里收購,91助手被百度收購。

但真正了解手機使用者這一群體的,歸結到最後還得是手機廠商,如果當時在第一時間就選擇合作的方式來完成轉型,在手機廠商的庇護之下,它們此時的結局或許能夠有所不同。

就像雷軍說的飛豬理論,第三方應用商店的誕生與發展源於當年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颳起的狂風,但是狂風終究有停下的那一天。想要重現以往的榮光,第三方應用商店未來的道路還很長。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華為搜尋App開始海外測試,iQOO 3成最便宜高通驍龍865 5G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