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你已經上班了嗎?

【21資料新聞實驗室】的統計顯示,全國各地的復工率已經在明顯上升了,江西、山東、江蘇、遼寧、廣東等地的目前已經超過了80%。

看這架勢,上班族們要麼已經上班,要麼就是在準備上班的路上。

這周的地鐵上,確實多了不少人,早晚高峰的路也開始堵起來,我們的生活貌似正在慢慢恢復到從前的樣子。

為了配合大家工作和生活,疫情控制得還不錯的廣東,在2月24日把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只不過這個操作引來了不少爭議。

有人嫌降級降早了,太疏忽了。

也有人覺得,降級不等於鬆懈,廣東作為經濟大省,在疫情好轉的情況下恢復經濟,對大家來說利大於弊。

更可況,何必盲目牴觸?如果我們真想恢復工作,總得去做些什麼。

事實證明,在這小一星期的時間裡,大家的工作確實正逐漸回到正軌。

但還在找工作的朋友,日子恐怕就沒那麼好過了。

目前看來,疫情“後遺症”波及的範圍真不小,一方面市場的招聘職位在減少,另一方面一大批應屆生即將投入到求職大軍中,今年的“金三銀四”招聘旺季,可能不會像往年那麼旺了。

難道這次疫情,對我們的生活只有負面影響?

未必,災難是阻力,但也能變成助力。

就像曾經的阿里巴巴,在非典的嚴重影響下依然找到了出路,還創造出淘寶。

01

非典時,阿里做了什麼?

2003年的廣交會開得很不是時候,碰上了非典,而且還是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

為了履行“中國供應商”與客戶一起參加廣交會的承諾,阿里的團隊冒著感染的風險去了那場廣交會。

不幸的是,團隊裡的宋小姐中了招。

5月2日,她成了當年杭州第4位非典疑似感染者,5號最終確診,6號阿里出臺了應急預案,全公司400多號人開始自行隔離,所有人在家辦公。

當天下午4點,馬雲召集了所有員工,交代清楚在家辦公的事情。

接下來的2個小時,阿里工程部的技術人員為大家的電腦設定好工作所需的裝置。

那些家裡沒電腦的人,就把公司的電腦搬回去,阿里的服務熱線也全都接到了員工家裡,收拾妥當之後各自撤離。

往外逃的可不止阿里的員工,同一棟樓的公司都受到牽連,大家對阿里的怨念頗深,因為他們是把SARS帶回杭州的罪人。

馬雲這邊忙著給別人道歉,那邊還得安撫和激勵員工。

在那段時間,郵件成了非常重要的溝通工具。

2003年還沒有那麼多線上辦公工具,大家只能靠郵件、電話、網路聊天工具來完成各自的工作,不過從隔離的第一天開始,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除了辦公地點不同了,其他都沒有受到影響。

雖然沒猜到非典的第一槍打在了自己公司身上,但馬雲知道疫情之後中國經濟已經開始下滑,大家沒法出門跟客戶見面,很多人都被迫選擇了電子商務,對阿里而言是個機會。

政府在非典期間對電子商務進行大力宣傳,阿里也碰巧在那段時間投了電視廣告,加上員工的高度配合,以及公司在流程上的及時更改。

阿里不僅熬過了隔離期,業績還逆勢而上,創下了不少公司新紀錄,做出比往年同期亮眼得多的好成績。

與此同時,馬雲在4月中的時候把7個人叫到辦公室,讓他們簽了份協議,並且讓他們當天搬到別的地方去,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一個C2C網站上去。

在阿里全員隔離的第4天,也就是5月10日,那7個提前閉關的人推出了淘寶。

非典確實難熬,但也確實成了中國電子商務的轉折點,因為沒法出門,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影響,而網際網路工具成了當時大家挽回損失的良藥。

阿里把這味藥,從B2B,一直用到了C2C上。

02

肺炎疫情,阿里又做了什麼?

淘寶只是阿里的其中一把利器,其中的一個點。

2003年之後,阿里仍然不停地在各個行業、各個地方撒點,現在這些點連成了線,線畫成了網,變得威力無窮。

如果說“非典”打了阿里一個猝不及防,那麼這次面對“肺炎疫情”,阿里有了十足的、全方位應對災難的能力。

生活上。

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表現依然優秀。

1月28日,盒馬宣佈春節不打烊,保證各地菜品供應充足,雖然有部分短缺貨現象,但影響不大,並且呼籲大家不必大量囤菜,避免浪費。

貨到位了,但是缺人呀,翻了好幾倍的工作量,意味著盒馬需要更多工作人員的參與。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盒馬“外借”了多家餐飲品牌的員工到盒馬上班,包括西貝、奈雪、探魚在內的30多家餐飲企業都跟盒馬有過溝通。

其中西貝就有1000多名上海員工支援盒馬,當起了臨時工,員工報酬由盒馬支付。

盒馬缺服務人員,線下餐飲行業缺客人,這個“共享員工”策略不僅讓我們這些線上消費的客人有人服務了,還緩解了餐飲行業在疫情下受到的打擊。

生活物資有人送了,但醫療物資送起來還是個難題。

這次疫情,不少海外組織都在向中國捐贈醫療物資,其中一個以色列人,《歪果仁研究協會》節目的創辦者高佑思。

他找到10萬隻口罩和一批醫療物資,打算寄到中國,但因為當時恰好碰上「世界衛生組織」對外公佈,本次疫情被定義為國際的突發衛生事件,以色列關閉了去中國的航線。

幸運的是,他們跟阿里旗下的配送公司「菜鳥」聯絡上了,而且菜鳥表示願意免費幫他們把物資送到中國,運送的問題才終於解決。

(圖片擷取自B站視訊《歪果仁研究協會》)

諸如此類物資免費運送的事情,菜鳥還做了很多次。

工作上。

沒法正常上班上學,線上辦公軟體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同樣是阿里旗下的辦公軟體「釘釘」,一點也沒錯過這個風口。

已經獨立運作了5年的釘釘,在疫情後第一時間釋出了支援“在家辦公”的全套免費解決方案,比如遠端視訊會議、日程共享、任務協同、線上文件協同、遠端打卡功能等。

除了常規操作,還緊急上線了視訊會議美顏功能,以及員工健康打卡功能。

作為一個相對成熟辦公軟體,除了面向打工族,釘釘還盯上了另一群潛在使用者:學生們。

截至2月2日,20多個省份的220多個教育局都加入阿里釘釘“在家上課”計劃,參與學生超過1200萬。

不過這期間出了一場鬧劇,因為學校強制要求學生用釘釘,導致大量學生跑到評分軟體給它打差評,還在B站發了不少吐槽視訊。

釘釘的公關回復出乎意料之外的優秀,他們也在B站,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鬼畜、電音、搞笑)發了一個向學生求饒的視訊。

這場危機公關做得真的牛,牛在哪兒?

被學生針對的線上教育軟體不止這一個,但被針對後受關注程度這麼高的,還真只有它一個,至少在這個2月,釘釘在蘋果App Store上下載率首次超過了微信,排到了榜首。

但老實說,學生們真的討厭釘釘嗎?

不見得,他們討厭的只是上課而已,釘釘在這次輿論大戰中依然是成功的。

03

我們可以借鑑什麼?

你看,不管大環境多不好,總有人能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拿出特別亮眼的成績。

凡事都有AB面,如果我們總盯著不好的那一面,哪裡還有精力去放大好的一面?

再者,暫時的災難也是工作和生活的照妖鏡。

面對這些災難,我們:

因為什麼沒做好而損失慘重?因為什麼沒準備好而錯失機會?在哪些事情上浪費了過多的人力物力?

於企業而言,倘若這疫情熬過去了,不妨學學阿里,認真思考一下往後該怎麼佈局,才能避免曾經犯過的錯誤,才能攢夠迎接下一次災難的本事。

於個人而言,被辭退的人請再認真想想,為什麼自己成了第一時間被放棄的人,而留下的人也請好好思考,日後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地位更加穩固。

災難之後,我們的缺點被放大了好多好多倍。

趁這個時候看清問題,實在再適合不過了。

2020年,或許會變得很難,但希望有一份高薪,為你護航!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疫情下商家不滿餓了麼、美團高佣金,它抓住機會或將強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