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近日,有媒體披露,受新型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節期間,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下滑了60%左右,導致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的庫存量已經達到6000萬部。

分析認為,手機庫存之所以有如此巨大,除了春節購物旺季意外被疫情擾亂以外,行業由4G向5G的轉型,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2019年第四季度國內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15%,為2013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這其中,5G手機似乎成為手機整體出貨量下滑的“罪歸禍首”。一方面,5G手機出貨量低於預期。另一方面,而5G手機的推出,又讓4G機型出貨量急劇放緩。

然而,這一情況似乎沒有阻止廠商對5G手機的熱情,5G手機也已經成為品牌競爭的主戰場,原因究竟何在?

5G沒賣好 4G賣不動

分析認為,手機庫存之所以有如此巨大,除了春節購物旺季意外被疫情擾亂以外,行業由4G向5G的轉型,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隨著5G商用的落地,手機再一次成為普及速度最快、普及率最高的終端產品。但從絕對數量上看,目前5G手機佔總體數量的比例仍然很小。

英國調研機構Canalys資料顯示,2019年全年,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為3.69億部,同比下滑7%。其中,5G智慧手機出貨量僅為890萬部,佔比僅為2.41%。

其中,第四季度出貨量同比下滑超過15%,為2013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這其中,5G手機出貨量低於預期是一個原因,而5G手機的推出,讓4G機型出貨量受到影響而急劇放緩,又是一個重要原因。

進入到2019年下半年,5G手機廣告開始不斷地出現在消費者眼前。但與各大手機廠家的高階宣傳不同,目前國內5G手機既面臨晶片的技術成熟度不夠、供應量不足等問題,更面臨5G網路建設進度片面,手機體驗感遠達不到宣傳中的效果。

在此情況下,廠商為了銷售需要,繼續釋出多款4G手機。而在消費者看來,5G手機儘管體驗感不強,再買一條即將被淘汰的4G手機也明顯不是最優選。在此情況之下,福斯的換機需求非但沒有因為5G而提升,反而是別暫時性的壓縮了。

5G沒賣好,4G賣不動,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打亂了廠家和商家的部署與規劃。在春節檔進行促銷消化庫存計劃落空的情況下,整個手機圈面臨著數年來最大的庫存壓力。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的報告指出,2020年春節期間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下滑了50%~60%,目前市場有近6000萬部手機滯銷。

按照行業規律,手機等3C產品庫存週期較短,渠道需要的是快速週轉。一旦渠道的庫存週轉超過三個月,就面臨巨大壓力。因而,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本次新型肺炎疫情仍不明朗的情況下,後期手機廠商補貼資源進行價格促銷不可避免,一場手機領域的價格大戰將很快上演。

消費者:5G手機仍舊不香

限於5G網路建設巨大的資本開支以及電信運營商的成本壓力,從全球來看,目前5G網路建設推進並不快。由於中美貿易爭端及美國對華為的打壓,中國政府決定提前進行5G網路的建設與推進,成為“新基建”的重要領域之一。

2019 年 6 月 6 日,國家工信部正式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標著著中國5G開始正式上線。10月31日,三大運營商也同時公佈將5G資費套餐,標著著中國5G正式進入商用階段。

進入到2019年下半年,市場上的5G手機就多了起來,相關的廣告宣傳更是鋪天蓋地,讓人應接不暇。然而,就目前首批的5G手機使用者實際體驗來看,似乎遠沒有廣告宣傳中的絢麗多彩。業內人士指出,這種差異感,一方面來自於廣告的過度宣傳,另一方面,也與目前5G網路建設的實際進度有關。

正如任正所說:“5G只是小兒科,真正大的市場是人工智慧”。換句話說,5G時代的主戰場並不在手機領域,手機領域也難以再出現顛覆性的新產品。

目前看,5G技術對於手機來說,最大的效能改進就是在網速領域。但目前的4G網路,速率基本已經足夠人們的辦公娛樂需求。此外,4G取代3G所帶了網速提升效果、以及由此帶來的手機應用革命性的改變,似乎不會再出現,至少從目前看沒有這種可能。

此外,由於5G獨立組網方案仍未確定,國內SA建設僅僅處於試驗狀態。在目前的NSA組網模式下,5G網路的高網速、低延遲等優勢也難以體現。更因為NSA 是非獨立組網模式,5G網路與4G共用通道,讓5G使用者體驗大大折扣,甚至還不如4G網路。

這一情況,或許要等到SA模式標準最終確定及真正建設起來才能有所改觀,但從目前的進度看,SA商用最快也要到今年四季度才能實現。因此,5G手機與4G體驗感的優勢,似乎還要等到明天。

5G鏖戰:降維打擊與倉促應戰

有訊息稱,目前近6000萬部手機庫存中,會有近2000萬臺是華為品牌。這一資料目前沒有官方的確認,但從華為手機38.%的總市場份額來看,這一庫存比例似乎也合理。

與其他中國產品牌的拿來主義不同,多年來的研發投入與技術儲備,終於讓華為在5G領域有了笑傲江湖的資本。Canalys資料顯示,2019度,華為手機佔據國內5G智慧手機出貨量的比例高達78%。

相關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華為和榮耀共釋出了33款手機,其中8款為5G手機,其餘25款為4G手機。儘管5G手機推出本身會對4G手機銷售造成影響,但從戰略上來講,5GS手機對華為卻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方面華為依靠在5G領域的技術實力來推廣5G手機,可以避開4G領域的紅海競爭。另一方面,通過將手機主戰場拉到5G領域,可以讓本沒有5G技術儲備的手機廠商也會被迫跟進,而資金實力不足的中小廠商將會被消耗出局。

華為在5G領域的全產業鏈優勢,對於OPPO、vivo及小米這三家同處於中國產手機領域的頭部企業來說,也形成一種降為打擊。無論是華為的5G 晶片優勢,還是接近壟斷的市場份額,都說明在5G時代,華為很有可能繼續拉大與這三家企業的差距。即便是對陣蘋果,華為目前也處於領先狀態。

2019年9月,蘋果公司新推出的iphone11系列手機竟然不支援5G,頗讓國內消費者感到意外。

對此,庫克在接受媒體採訪表示:“我認為目前來說,5G還是有一點超前”。按照庫克的說法,蘋果調研市場後發發現,目前整個市場不管是基礎架構還是晶片都還沒有足夠成熟,還不足以支撐推出一個高品質的產品。

實際上,中國在5G的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明顯超出了此前市場的預期,也似乎包括蘋果、高通等手機終端及晶片廠商在內。

業內人士支出,庫克這一說法雖不無道理,但蘋果之所以在5G手機領域缺位,問題出在晶片領域。

因專利授權問題與高通產生矛盾後,蘋果轉向與英特爾合作開發晶片。然而,蘋果卻為這一選擇付出了很大代價。一方面,英特爾基帶造成的訊號太弱問題讓蘋果手機飽受詬病,甚至連銷量都受到影響。另一方面,英特爾遲遲難產的5G晶片,更是影響了蘋果5G手機的量產。直到蘋果回頭找高通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此外,就蘋果來說,每一代新機型的推出,方案要一般在一年甚至兩年前就要確定,從這一點來說,蘋果應該早在2018年或者更早就已經確定iphone11會與5G無緣。對此,也有業內人士指出,正是蘋果內部對中國推進5G建設的速度明視訊記憶體在誤判,並直接就造成了蘋果在5G領域全面落後華為的局面。

與蘋果類似,受制於5G晶片的還有國內小米及OV系。換句話說,整個高通系晶片廠家,都面臨5G晶片供應不足的問題。

這也反映出一個重要問題:儘管小米等企業想借機5G翻身的意願十分強烈,但5G時代,似乎更不會給不掌握核心技術企業翻盤的機會。

隨著疫情狀況的日漸好轉,人們即將迎來正常的生活。如果手機廠商因庫存問題真來一波價格促銷,入手一部新手機似乎正是時機。價格優勢及價效比才是王道,而不必刻意追求5G手機。

(作者為私募基金行業研究員)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華為鴻蒙系統介面曝光,圖示也實在太炫酷了,徹底擺脫安卓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