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報告摘要:

全球49%人口未實現網際網路覆蓋,衛星網際網路是突破數字鴻溝實現“全球互聯”的核心基礎設施:目前網際網路滲透率增長已明顯放緩, 且中低收入地區放緩更為明顯。ITU指出通過傳統通訊骨幹網路在人口與網際網路滲透率低的區域實現全球互聯的難度較大。衛星網際網路 是解決地球“無網際網路”人口數字鴻溝的主要手段。

3GPP、ITU兩大通訊標準組織指出衛星網際網路兩大應用場景,商業價值外應關注空間軌位戰略價值:eMBB(增強移動寬頻):天地融合 通訊、全球互聯mMTC(大規模物聯網):大規模物聯網應用。除商業價值外,空間軌位戰略價值也將成為衛星網際網路公司的主要爭 奪點,中國預計也將出現1~2家Starlink級別衛星網際網路企業參與空間戰略資源前期開發的競爭。

全球衛星網際網路建設於2020年正式開始,美1月份已發射120顆衛星:美國開啟正式商用衛星的密集發射,前兩大星座今年計劃入軌 1800顆網際網路衛星,對應制造和發射服務費用在30億美元以上,2021年開始正式商用運營,到2028年Starlink全部組網完成,或將 具備600億美元收入(根據Spacenews報道,Starlink年內將進行24次發射,預計完成1440顆衛星衛星入軌;Oneweb每季度將發射 90顆衛星,2020年預計入軌360顆)

中國目前與美國為第一梯隊,建設進度落後一年,目前僅中美兩國開始全球衛星網際網路的建設:中國2020年1月銀河航天已完成首次 發射,鴻雁星座也計劃於2020年進行試驗系統建設,因美國試驗衛星主要於2019年發射,因此我們認為,中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進度目 前或落後美國約一年時間。

中國或誕生1-2家世界級衛星網際網路企業,對標美國SpaceX(Starlink)建設計劃,或需8年入軌1.1萬顆;2028年預計中國衛星網際網路 總收入或可達580.5億美元(3993.84億人民幣)。

星座組建制造先行,衛星製造業與火箭製造業或將進入8年週期的高景氣上行:2021年或將出現22.5億美元衛星製造市場,同比增長 或可達332.7%,2021至2027年或為衛星製造高景氣階段。

衛星網際網路應用與地面裝置:全球互聯資料價值與大規模物聯網服務將佔據此行業最大比例產值,2028年或達500億美元量級。

衛星網際網路核心標的:製造龍頭-中國衛星;關注運營龍頭-中國衛通;其他配套企業(航天電子、航天電器、華力創通、和而泰、上海滬工、歐位元、蘇試試驗、康拓紅外、航天發展等)

戰略級新基建——天基基礎設施是大規模物聯網的基礎:釐米級地理資訊+全區域低延時資料傳輸+全球時頻同步。副線北斗導航產業: 振芯科技、航天巨集圖、四維圖新、海格通訊、華測導航

報告內容: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非典”沒有擊退阿里,“新冠狀”京東逆流而上,熬過肺炎才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