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隨著大資料的應用,隱私保護成為我們繞不開的問題。我們要想享受大資料帶來的便利,就要同意APP獲取自己的部分個人資訊,犧牲部分隱私,這是一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現實問題。

我們平常接到的無休止的騷擾電話,人們還在討論的大資料殺熟問題,都讓人們對所有會收集個人資訊的產品難以生出些許信任感。因此可以預見,在未來,隱私問題的解決程度將成為使用者選取產品的重要依據。

對於這一點產品方也是很清楚的,谷歌CEO皮查伊是這樣說的:

“對我們來說,隱私是我們工作的核心。使用者在非常重要的時刻來到谷歌,問我們一些問題(如搜尋)。我們的Gmail和Google Photos等產品,都要與使用者的敏感資訊打交道。因此,我們必須要贏得這種信任。”

今天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一場會議上,谷歌CEO皮查伊發表講話表示:在2020年隱私不能再是一種“奢侈品”。這充分體現了谷歌對隱私保護的重視和今年決心做好隱私保護工作的決心。

實際上在去年5月份第11屆Google I/O2019開發者大會上,谷歌就提出了隱私保護的問題,並且為此做了很多努力,就比如:谷歌正由大量主動收集個人資料轉向歸納群體資料,以一種“集體訓練”的方式主動預測使用者行為,以此減少使用者隱私洩露的風險。

另外在保護使用者隱私方面,皮查伊還提出了另外一種可能,就是利用人工智慧來改善隱私。他認為人工智慧可以允許演算法基於更少的資料做出決策。

另外說到隱私保護,我們就不得不提蘋果了,蘋果是在這方面做得最好的廠商了。即使面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司法部長威廉·巴爾的壓力,蘋果依然沒有幫FBI解鎖嫌犯的蘋果手機,稱自己也沒有解鎖的“後門”。蘋果還強調,自己不會建立“後門”和專用軟體來提高訪問許可權。

當然谷歌和蘋果在保護隱私方面所做的努力,本質上還是為了獲得使用者的信任,留住使用者,這也無可厚非,而作為使用者的我們,更應該對此引起重視,利用一些小技巧來保護自己的隱私。

比如:下載軟體要在官方正規渠道去找;

平常不要給APP授權沒必要的許可權;

利用好產品本身的控制選項,就比如隱私瀏覽模式,智慧防跟蹤器等等。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暴增260%!拼多多又公佈一實情,一場關乎農民收入的改革正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