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世界就是這麼有趣,任何一件事,有正面必然有反面,就像一個燒餅的兩面,從誕生之日起就已經自然存在。

IT領域也不例外,從晶片到作業系統有閉源必然也有開源。

晶片和作業系統是整個IT的生態基礎,基礎牢不牢關乎建立於其上的生態的規模和發展速度,可以說晶片和作業系統對於整個生態來說就是戰略方向。

目前主流的作業系統有兩個根源,一個是UNIX,Linux和蘋果的IOS都是基於UNIX和類UNIC發展而來的,另一個根就是Windows。其中IOS和windows為閉源作業系統,而Linux為開源作業系統,基於Linux發展而來的Android也成為開源移動作業系統。

CPU有種架構,其中X86架構和ARM架構為收費授權架構,需要授權才可以使用,而RISC-V屬於晶片領域的開源架構,不用授權就可以自由使用。

當中國綜合實力強大以後,成為實力意義的世界第三極,西方尤其是美國必然感受到威脅,條件反射式的反應就是遏制中國的發展,這種遏制是全方位的,當然包括對資訊科技的遏制。集中體現在美國對中興公司的制裁和對華為公司的全方位打壓。

​在這種大背景下,任何一個被阻止發展的國家想到的都會是自主發展。然而人類社會業已進入第四次資訊革命階段,全球化大分工大協作已經將人類生產生活融為一體,無法從根本上脫鉤。從頭再來,自成體系等於是自絕於世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既要最大限度地不受制於人,又要儘可能地靠近主流技術,為後續的發展留有與其他體系融合的介面,以空間換時間,為生存爭取更大的機會,這時候,對於IT生態基礎方向的選擇就顯得格外關鍵。

我們看到,此時的中國IT企業不約而同地倒向開源體系。

中國產作業系統目前已經形成商用的有UOS、深度OS、優麒麟(UbuntuKylin)、中標麒麟(NeoKylin)、威科樂恩Linux(WiOS)、起點作業系統(StartOS)、凝思磐石安全作業系統、共創Linux、思普作業系統、中科方德桌面作業系統、普華Linux、RT-Thread RTOS、中興新支點作業系統、一銘作業系統、springLinux等等,基本上都是基於Linux開發。

中國產晶片目前種類比較龐雜,有自主設計架構指令集的龍芯;採用開源的SPARC硬體方案的CPU,多用於航天;直接買硬體方案,如採用alpha架構的申威系列,用在太湖之光;通過授權自己設計Soc之類的兆芯(x86)、飛騰(ARM)、海思(ARM)、展訊(ARM)等等。我們看到,雖然有基於X86、ARM授權的CPU,也有基於開源方案的硬體方案。

令人興奮的是,“未來RISC-V很可能發展成為世界主流CPU之一,從而在CPU領域形成Intel(英特爾)、ARM、RISC-V三分天下的格局。”2019年12月18日,在北京舉行的“2019國際晶片大會(Chips 2019)”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如此展望開源晶片的前景。

倪光南認為,未來RISC-V開源指令集很可能發展成為世界主流CPU之一,基於RISC-V開源指令集架構的中國產CPU可望滿足自主可控測評的要求,前景可期。

我們對於晶片和作業系統的選擇,應該符合以下幾個原則。

1.不受制於人。

首先Linux和RISC-V免除授權費用和智慧財產權風險,在可預期的時間內不會受制於人。

RISC-V基金會於2005年成立,這是一個非盈利中立機構和開放社群,主要負責日常維護RISC-V指令集標準手冊與架構文件,參與RISC-V相關規範制定和軟硬體生態系統的發展。2009年11月25日,為了尋求技術中立,總部位於美國特拉華州的RISC-V基金會計劃遷至瑞士,以規避美國可能會做出的貿易限制。

2.有一定的生態基礎。

Linux的生態不用多說,目前,英偉達將使用RISC-V指令集製作下一代GPU上的周邊微控制器,西部資料也計劃在下一代儲存計算晶片中使用RISC-V核,並宣佈預計每年將出貨10億片以上使用RISC-V的晶片。另外,西門子、三星、谷歌、IBM、特斯拉、高通、恩智浦、日立等大廠都在RISC-V指令集晶片上有所佈局。

在中國,2019年7月18日,中科物棲展示了基於RISC-V的AIoT晶片和整機方案,2019年7月25日,阿里巴巴旗下半導體公司平頭哥出品的玄鐵910(XuanTie910)晶片也是RISC-V處理器,應用於5G、人工智慧以及自動駕駛等領域。

3.技術先進,開發成本低。

Linux開發套件已經相當成熟,而RISC-V技術程式碼集小、支援模組化、效能優越,已經能滿足從微控制器到超級計算機等各種複雜程度的處理器需求,支援從FPGA、ASIC乃至未來器件等多種實現方式,可以將晶片設計門檻大大降低,甚至3-5人的小團隊在3-4個月內,只需幾萬元就可以研製出一款有市場競爭力的晶片。

對於晶片和作業系統的方案的選擇影響未來幾十年中國的資訊生態,選對了,可能在努力下有所收穫,如果選錯了,可能努力也沒有結果。目前看來,中國有可能成為開源方案的沃土,這是局勢所迫,也符合開源體系既有的發展規律。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阿拉伯木馬成功漢化,多款APP慘遭模仿用於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