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提起華為,我們很少用它和google、微軟、亞馬遜比,似乎和三星也不太一樣,和愛立信、摩托羅拉相比,也覺得有些錯位,可以說今天的華為,從業務上來看,已經不單純侷限於通訊產業,而更偏重於資訊化。

目前的華為有19萬員工,要知道南北船合併之前,中國重工才有13萬員工,中國船舶有17萬員工,華為要比合並前的南船或北船集團規模都要大,可見華為的體量。

對於製造業,這樣的體量不算罕見,而對於一個專注於資訊通訊領域的企業,能達到19萬人的規模,應該是遙遙領先的。

微軟有11萬員工,谷歌也是11萬員工,Facebook有3萬員工,愛立信有7萬員工,諾基亞有10萬員工。可見華為在世界上也算是規模相當大的科技公司。

再看分佈,南北船、南北車合併前後的業務多在國內,其研發、製造也均在國內,而華為的研究所遍佈世界各地,員工也是來自世界各地,產品也面向全球,這是一個典型的全球化公司。

華為在國內的蘇州、杭州、上海、南京、武漢、西安、北京、成都設定了8大研究所,在國外也建立了16個研究所,分佈在美、英、德、法、俄等國家。

華為以通訊起家,幾十年專注於資訊通訊技術的研發,沿著確定的大方向,不斷地向著縱深發展。而近幾年,隨著資訊科技的迅猛發展,我們也看到,華為的戰略也在進行調整,這些調整,有些是微調,有些是方向性的調整,目的就是為了適應資訊社會的發展。

華為最著名的就是管道戰略。華為通過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多連線,將管道延伸到各個領域的各個角落,實現資料流通暢地傳輸。華為堅持管道戰略幾十年,而就在今年,華為釋出了基於“鯤鵬+昇騰”雙引擎的計算戰略,宣佈開源伺服器作業系統、GaussDB OLTP單機版資料庫,開放鯤鵬主機板,擁抱多樣性計算時代。華為將通過硬體開放、軟體開源、使能合作伙伴,共同開拓萬億級的計算產業大藍海。

面對即將普及的物聯網,和即將突破的人工智慧技術,很明顯,華為的戰略在做適時調整,由原來單純的管道傳輸,增加了更多的功能性戰略,計算、儲存、處理和更高層次的分發,豐富了既有的管道戰略。如果用一句話總結新的戰略變化,那麼,“緊隨資料”就是華為的新戰略,一切圍繞以資料為基礎的資訊流展開。

任正非曾預測,“未來二三十年,人類必將進入智慧社會”,而智慧社會的基礎就是人工智慧。換言之,未來二三十年,人工智慧將成為一切技術的主流,人工智慧將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一切基礎的基礎。

算力、演算法和資料是人工智慧的三要素。

計算加速了人類認知世界的程序。對於即將進入的人工智慧時代,華為很自然地將算力作為新的戰略核心之一。

比如進行一次全基因組測序,2003年首次完成花了12年,現在只需要1天,20年前的天氣預報只能預測1天,而現在可以準確預測7天。這些都依賴於算力成千上萬倍的提高。

資料是資訊的原料,經過處理後的資料形成資訊,流動起來的資訊需要管道具備新的功能,此時,“疏導巨大資訊洪流就是我們公司未來二、三十年的戰略定位”,任正非如是說,“疏導分發、儲存與處理資料流量,就是我們的戰略方向”。

資訊時代,資料就是石油,對資訊洪流的疏導,成為全社會資訊化發展的關鍵。

儲存、疏導、處理、分發資訊流將促進新理論、新技術的爆發。

科技創新本身需要資訊流,同時也會產生資訊流,資訊流本身既是中間結果也是科研原料。資訊流是科研的基礎,流動量越大,流動得越快,科研突破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在某一領域單學科的資訊流一旦有效地流向其他學科,就有可能產生跨學科的“鏈式反應”。任正非說:“跨學科的“鏈式反應”是這一波科技創新的新特徵”,這些跨界產生的新增長點將帶來巨大的變化。資訊流滲透到所有領域,成為所有領域科學研究創新的基礎,就像石油、電力一樣。

一流的戰略、一流的架構、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規模,華為在面向全球下一盤大棋。這一盤大棋,如果成功,華為將成為人工智慧時代的google,怪不得當前的華為阻力重重,舉步維艱。

最新評論
  • 1 #

    華為太難了,無論網路怎麼噴,支援華為的心不變

  • 2 #

    舉全美國之力打不垮華為!開始內部下功夫,第五縱隊行動了支援華為!民族脊樑

  • 3 #

    華為已經讓中國勢不可擋了

  • 4 #

    華為是民族的驕傲,支援華為,會有更多的類似科技公司成長起來 。創新需要土壤,大家的支援很重要!

  • 5 #

    假如我和任老爺子兩個人必須死一個讓我來選,我肯定以我的死換他的生。因為我是一箇中國人,從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上,任老爺子是國家的戰略性企業家,任正非關係到中國的資訊科技未來。假如我和馬雲只能活一個讓我選,我肯定選我活下來,因為馬雲是商人,離開他中國損失不大。

  • 6 #

    計算加速了人類認知世界的程序。對於即將進入的人工智慧時代,華為很自然地將算力作為新的戰略核心之一。比如進行一次全基因組測序,2003年首次完成花了12年,現在只需要1天,20年前的天氣預報只能預測1天,而現在可以準確預測7天。這些都依賴於算力成千上萬倍的提高。

  • 7 #

    不管怎麼樣我支援自己國家的企業。

  • 8 #

    任總的目標是引領和開拓人類未來技術,為人類資訊科技發展投入巨資做前沿探索,他是這個時代真正偉大的企業家

  • 9 #

    華為現在經歷越多內憂外患,明天必將屹立世界之巔!

  • 10 #

    資訊時代,資料就是石油,對資訊洪流的疏導,成為全社會資訊化發展的關鍵。儲存、疏導、處理、分發資訊流將促進新理論、新技術的爆發。

  • 11 #

    真的很敬佩華為這麼多年的努力!有這麼好的發展戰略!感謝國家的改革開放佈局世界之大觀!華為奮力向前!

  • 12 #

    我們14億人不能終是用一個華為來忽悠世界

  • 13 #

    萬物互聯是中國超越美國的抓手之一,智造業才是國家強大的基礎、人才才是智造業的核心。

  • 14 #

    無論網上如何炒作,我堅定支援任總,支援華為,。

  • 15 #

    要支援華為等中國公司,滅掉美國的資訊優勢

  • 16 #

    想在華為搞顏色革命,還是多關心關心農民工,討薪難,回家難吧。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任正非:若沒有谷歌GMS支援 華為2-3年內完成世界生態系統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