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作者|蔣傑升

簡稱|單蔣讓你們蕩起

在IOT戰場上,誰也不會指望"十年修得李大仁,百年修得陸勵成,千年修得何以琛",有的只有血雨腥風又一年。小米和它的IOT旅程亦然如此。

所以,當小米IOT走過七年曆程,當小米開發者大會(MIDC)2019年開到第三屆,小米IOT戰車已容不得多想,果斷向ToB戰場深踩了油門。而去年的這個時候,小米還在ToB戰場的路口思量——淺入還是深入,佯攻還是真打。

11月19-21日,小米不只是面向場景端推出了智慧酒店、智慧地產和企業級AIOT套件解決方案,同時針對硬體裝置的MIOT化而擴充了IOT通訊模組。

在這裡,智慧酒店、智慧地產和企業級AIOT套件容易引人側目,但實際上小米此舉旨在加力ToB落地應用而已,酒店、公寓、民宿、地產、辦公、教育等ToB大戰場本已混戰多時,並不在乎多一個或者少一個小米AIOT玩家。

不過,在另一個面向硬體智慧化或者硬體MIOT化的ToB大戰場,小米AIOT的加力不只是加入混戰——小米把它那套"價效比"玩法從ToC以及家電行業搬到了一站式智慧硬體方案商的家門口。因此,雙方互掀"桌子"幾乎難以避免。

小米的ToB落地場景和小米的ToB落地裝置,雖是相同的ToB味道,但屬不同的ToB配方,沒有誰更為重要,但彼此互為支撐。前者難免情非得已,而後者或者恩仇快意。因此,小米無非是為其AIOT平臺及其生態試圖拉開一個戰略縱深。否則,小米AIOT大盤及其小米市值何以為繼。

為了智慧地產這次重啟,皆是情非得已

在2019小米開發者大會(MIDC2019)期間,小米基於其AIOT平臺&生態推出了三個ToB應用解決方案:智慧酒店、智慧地產和企業級AIOT套件。

智慧酒店解決方案准確地說是客房智慧方案,即定製軟體(APP/Web)+音箱、電視、智慧閘道器、智慧燈飾、溫控面板、智慧電機等米家裝置;

智慧地產解決方案首先是家居智慧方案,即米家(APP)+路由器、音箱、電視、門鎖、照明、溫控、感測器等,擬打通對講、梯控、停車、道閘等社群空間。

小米還丟擲了一個企業級AIoT套件,但沒有明說是幹嘛的。它其實就是智慧辦公(教育/醫療等商用空間)解決方案。當這些場所用到燈控、溫控、安防類感測器時,小米為企業級使用者提供B端帳號和相應客戶端。

除地產專案之外,以上物理場景均非家居方向,可以視為家居智慧化Plus。而實際上,即便在家居方向之外,這並不是小米IOT第一次ToB。

早在2014-2015年期間,那幾屆小米與若干地產開發商曾經達成達戰略合作,但後來幹成了的智慧地產專案(住宅)僅限於個案,大多沒了下文。

因此,當基於小米AIOT平臺的方案用於酒店、地產、辦公時,這其實分別是小米在場景落地應用的一次加力、再次重啟和一次擴張。

可以說的是,如果ToC方向可以滿足小米AIOT平臺所設定的願景,小米一萬個不願意做ToB苦差事。但ToC落地長期沒能解決好的一個問題是,C端使用者所用裝置千差萬別,小米音箱&電視與"X"系裝置不容易呈現一致性體驗。特別是,當真有企業級使用者提需求時又缺乏批量應用檢驗。因此,小米此番發力效率一向不高的ToB戰場,說不上小米有多主動,很大程度上都是情非得已。

硬體方案商的桌子掀與被掀,皆是惡仗

當然,小米IOT拉開的ToB戰場,並不限於向酒店、地產、辦公等企業級使用者提供批量鋪裝或者戰略集採,更有面向硬體裝置MIOT化的另一個戰場。

在本屆小米開發者大會(MIDC2019)上,小米擴充了IoT模組家族:IOT模組從WiFi、BLE、BLE Mesh覆蓋到Zigbee。

一般而言,IOT平臺商、一站式IOT裝置方案商、IOT模組商推出此類產品時斷然不會公開其面向ToB使用者的價位,但小米這就不同了,依然公開了價位:BLE Mesh模組6元,Zigbee3.0模組10.5元,WiFi+BLE模組9.5元。

此舉,不僅意味著小米AIOT平臺的裝置擴容明確指向了智慧家居領域而不是智慧家電行業,而且意味著小米IOT模組價位比同行或者對手很可能更低。

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此時的小米加強其IOT裝置方案商的存在感,加力外部硬體裝置在小米IOT平臺的直連線入(嵌入小米IOT模組或整合小家同學SDK)。

這未必導致小米與其它主流IOT平臺玩家的戰爭比以往更激烈,因為這樣的平臺博弈一直在進行當中,但與市面上100+家IOT模組商特別是IOT裝置方案商的戰爭突然升級了——小米不只是把戰場推到了它們的傳統地盤,特別是把它那套"價效比"玩法端到了這些方案商的家門口。

因此,如果小米和一些IOT裝置方案商突然玩成了盟友,這自然沒啥可衝突的;而如果勢不兩力,那麼雙方互掀"桌子"那就是難免的。

在這裡,IOT裝置方案商的底牌是,不論什麼價位,傳統或者智慧家居你想自成系統或者產品接入到某IOT平臺,它們大都能搞;而小米的底牌是,雖然只能或者只是願意把它們拉到MIOT碗裡來,但它可能認為有它的低價位。

七年之後,這一次終於捲入ToB持久戰

在本屆小米開發者大會(MIDC2019)上,小米官方一方面再次確認其IoT平臺接入1.96億臺IoT智慧裝置,另一方面也披露了另一個數據——超過300萬小米使用者擁有5個及以上的IoT裝置。

事實上,在缺乏相同統計口徑的前提下,這是不是IOT界"全球最大"顯然難以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小米IOT裝置在ToC方向仍屬領先者之一。無論這些IOT裝置被當作個人使用還是家庭使用。

但,不得不提的兩個背景是:其一,小米手機雖然在海外增長的確定性較高,但其在國內市場的不確定性很大,它又一次面臨出貨總量和全球排名的嚴峻局面;其二,小米股價一直備受質疑,今天(11月27日)上午9:50分,小米實時股價8.66港元,仍在"跌去一半"價位,成了傳說中"年輕人的第一支股票"。

如果小米一如既往死守IOT裝置ToC戰場,不能排除由小米手機下滑而波及其IOT裝置的風險。另外從2013年開始佈局,小米IOT至今走過了七年曆程。因此,此時完全加力ToB戰場,與其說小米是背水一戰,還不如說小米主動轉身打一場ToB"持久戰"——這一戰事不存在所謂的"速勝論"。

因此,與此前ToB且嘗試且觀望不同的是,這一次以上動作及其發出的訊號,意味著這就是小米在IOT戰場毫不猶豫的重新出發。

可以說,酒店、公寓、地產、物業、辦公等領域,包括小米在內的IOT平臺玩家、準全屋智慧玩家,誰也不能有任何樂觀預期。不過,IOT裝置的平臺化&生態化方向,小米前移產業鏈深處可能明顯一點。那麼,小米能打好這其中一兩個關鍵戰役麼?小米能由此拉開其IOT戰略縱深麼?外界還將拭目以待。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安卓主機板怎麼選?您的秒懂清單已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