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

今日專程吐槽。

一早起來,拼多多把京東擠到地上摩擦、躋身中國第4大網際網路公司的新聞到處刷屏。說就在昨晚,拼多多在納斯達克的股價收盤暴漲12.56%,報39.96美元,以總市值464.48億美元超過京東的448.16億美元,成為中國第四大網際網路公司,僅次於阿里巴巴、騰訊和美團。

別的不知道,說到拼多多,我還是有底氣出來diss一下的。

話說國慶期間,我想給家裡換臺電視,無意間聽到拼多多搞了個品牌百億補貼,划算,於是也就上去看了一下。雖說價格不至於便宜到令人髮指,但也確實比京東、天貓便宜個15%-20%,為此我還費了一番口舌,以“拼多多這次就是想為自己正名,不會賣假的”云云說服了家裡人,在一家號稱是品牌店的“百億補貼”活動中下單了一臺TCL(窮嘛,買不起索尼大法),店家保證是全新正品行貨。

當時,店家貼的物流資訊是惠州發貨,嗯,我感覺這次穩了,廠家直髮啊,還怕有假?

但直到一個星期後,惠州的物流資訊始終卡死不更新,而一個來自鄭州的順豐快遞到家了。當時我就覺得不對路,拆開包裝一看,還真是那臺TCL,正品與否倒不必驗了,電視屏上連貼膜都沒有,邊框還有兩道扎眼的刮痕。

後來的事情也就那樣了:拒收,退貨退款(退款還挺快的,48小時,不差一分鐘)。然後我還是跑去京東下了單,驗貨的時候,快遞小哥聽我吐槽了在拼多多上的遭遇,斜著眼睛看著我:“這都敢上拼多多買,家裡有礦啊?”

說真的,直到今天我都還不敢把這經歷告訴身邊的幾個朋友,他們評價我目前生存水平的標準之一,就是看我有沒有分享過拼多多連結給他們點。

當然,我也不是專程來說拼多多不靠譜,反正浪費了點感情和時間外,沒什麼物理損失。但這事兒,讓我想起了許多年前在淘寶上買東西的那種忐忑——買個東西像賭石一樣,有意思嗎?

實際上,拼多多可不是簡單地複製早年的淘寶,而是採用“補貼”的胡蘿蔔來降維打擊中低端市場。據說,三四線城市,拼多多真的火到一塌糊塗,甚至有些人拉了幾個群天天“薅羊毛”(也是據說現在微信封了一些拼多多的分享連結)。可是,就我個人消費習慣來說,日常必選消費品譬如說在拼多多上買所謂的“山寨(白牌)”產品可能還勉強說得過去,但一些可選消費品尤其是大件產品,套路那麼多,口碑真的不重要?

順便提一句,BATJ已經變成了ATMP,四大網際網路巨頭,除了鵝廠靠遊戲賺錢,另外三個全是平臺型電商,看來還是收租的生意比製造業好做啊。只不過,根據中報,拼多多上半年還虧損29億元,為四大中唯一虧損者,這業績匹配三千億市值,會不會有點飄啊?

此外,拼多多都這麼拼地上位了,淘寶、京東你們能不能爭點氣,雙十一搞點實在的優惠不行嗎?又是膨脹又是分享領券限時付款的,一堆騷操作之後根本沒便宜多少,合著我們消費者花錢是請你們過來羞辱我們的智商?

最新評論
  • 整治雙十一購物亂象,國家再次出手!該跟這些套路說再見了
  • 75歲的任正非,這一刻笑得很開心!網友:字真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