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故事>

織女家有三姐妹,織女排第二,織女家的三姐妹堪稱三朵金花,一個賽一個的漂亮,一個比一個美,但要輪誰最美吧也評不出,因為美得各不相同,大姐是那種矜持的美,有一種古典之美,老二織女是那種妖冶嫵媚之美,老三是那種時尚風流之美。

三姐妹說話間就長大了,老大被媒婆介紹給鄰村的一個當兵的,農村姑娘可喜歡兵哥哥了,覺得兵哥哥保家衛國很是了不起,因此凡是姑娘家家的沒有幾個不喜歡兵哥哥的,據說大姐找的那個兵哥哥顏值可是很高的,和大姐很是般配;大姐找得好人家,織女天生要強,凡事都要和大姐比個高低,現在大姐找了個好女婿,那自己也不能找差了,於是登門的媒人可是瞪大眼睛的給織女選夫婿。

這天媒婆來到織女家跟織女講,就也是鄰村有一個小夥子在首都當兵,聽說還是那什麼兵,就是身高和顏值是有絕對要求的兵,至今我也不知道是升國旗呀還是儀仗隊的兵,凡正就知道是在北京當兵,織女一聽就答應了,兩個人趁小夥子回家省親的時候見了一面,織女的嫵媚和小夥子的高大帥,那簡單是天生地設的一對,兩個人可謂是一見鍾情,見面後就把兩個人的親事給訂下來了,只等著小夥子下次再省親的時候就舉辦婚禮,織女從此是心中吃了蜜一樣的甜,走路都想跳著走,見人未語就先笑,天天如沐春風,愛情的魔力真的是大。本不愛讀書寫字的織女為了愛情,那情書可是一週一封的往外寄著,她的開心感染著大家,大家都替她能找到如意郎君而高興。

轉眼間織女的情郎又一次省親了,兩個人早在信中商量好了結婚的事情,新房和傢俱全部由新郎家的父母代辦,新郎就只是到家和新娘舉辦婚禮了,結婚當天新郎家派出了結親的隊伍到織女家,織女開開心心地扮上新娘妝坐上婚車離開了孃家。

在我們當地,結婚宴請賓客都是在結婚當天的中午,這天中午新郎家所有的親朋好友在接到請帖後都如期到新郎家來向兩位新人送上祝賀,新郎家賓客盈門好不熱鬧,大人高聲闊談著,小孩們玩鬧吵笑著,新娘按風俗在新婚當天是坐在婚床上不準走出新房的門的,人生之大喜事莫過於洞房花燭夜和金榜題名時,新郎和新娘都懷揣著喜悅和期盼,新郎招待著客人們,也是笑得合不攏嘴。

中午吃飯了,一道道美味佳餚正在陸陸續續往各個桌子上端著,這時候送親隊伍的其中一桌響起了吵鬧聲,聲音越來越大,緊接著坐客人的長條板凳飛了起來,直往人身上打去,主人家一看趕緊跑了過去,原來是送親的孃家人和婆家陪客人的人因言語不和先是吵起,接著脾氣火爆的孃家人覺得婆家人不給孃家人面子就先動手打了起來,覺得士可殺不可辱,今天看到底是誰厲害,於是就大打出手了,這一下子不打緊,農村的風俗就是打架抱團,這一下子開始鬼哭狼嚎了,孃家送親隊伍二十多人和婆家的親朋打起來了,誰也不服氣誰,孃家送親隊伍中有幾個力氣大的,見婆家人多怕吃虧,不僅舉著板凳打,還舉起了腳踏車朝著包圍圈的婆家人身上掄起來了。

送親隊伍人員有限,這時有人安排了其中一個送親的人趕緊回孃家去喊人去參戰,可憐的新郎新娘,都沒有弄清楚到底是為了什麼事情怎麼好好的婚禮變成戰場了,新娘的孃家離新郎家的村子相隔有半公里路程,不一會孃家人拉起一條長長的隊伍就向新郎那個村莊出發了,隊伍裡男女老少都有,大人們手時都還舉著幹農活的工具去當武器。我當時只有七八歲大,也不知道害怕,也夾在去參戰的隊伍中,但還沒有走到新郎家就聽說戰爭停止了,但也聽人們說整個婚禮是毀了,雞飛狗跳,到處杯盤狼藉,小孩哭大人叫的,我當時在想這樣一打架,新娘會不會回孃家這個婚不結了呢?

新郎和新娘新婚當晚開不開心大家不知道,但新娘當天並沒有隨送親隊伍回孃家,還是留在了婆婆家,但按照當地的風俗結婚三天的新郎和新娘是要備著厚禮回孃家的,但我們並沒有看到新郎陪著新娘回孃家,後來又聽說新郎恨透了新娘孃家的無禮和霸道,恨孃家人毀了他父母辛苦為他們準備的婚禮,恨透了新娘孃家人給他們家制造的一個天大的笑話,因為婚禮被毀一事成了方圓幾十裡的人們茶餘飯後的一個笑話了。

沒過多久我們就看到織女又住回了孃家,說是男人又回首都去工作了,後來發現織女的肚子大了起來,且一天大過一天,直到織女生孩子一直再未見到織女那當兵的男人的面,織女是在孃家把小孩生下來的,坐月子也是孃家媽媽照顧的。

再後來聽說織女那個男人為了報復織女娘家帶給他們家的傷害,他照樣睡了織女,讓織女懷了他的孩子,可他卻去了北京後再不打算回那個農村的老家了,在北京又找了一個女的成了家了,女的還是北京當地人。

織女一個人帶著兒子住在孃家該幹什麼和婚前一樣去幹,就是再也不見了臉上的笑容了。

5
最新評論
  • 短篇小說:凱里爸爸和媽媽做水軍被解僱了,上一次攻擊了僱主的爹
  • 小說:舒雪丫在心裡不住地這樣安慰自己,心底的恐懼卻越來越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