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故事>

我叫李偉,是救援隊的一名成員。

二十六歲那年,我因為一時好奇跟英雄主義作祟,毅然決然地加入了當地的救援隊,而我參與的第一次救援,就是一次地震。

具體的救援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了,初出茅廬的我隊救援工作一知半解,幾乎全程被動地被當時情況逼著做事,精神從慌亂漸漸到麻木。

地震導致房屋坍塌,地面凹凸不平,人站在廢墟之中就像是面臨世界末日。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搜出來的第一具屍體。

那是在一個比較偏僻地路段,救援隊徒步行走三個小時才到居住區,這一帶房子老舊,坍塌狀況非常慘烈,幾乎被夷為平地。

但是我們沒有放棄搜尋。

我是在屋子背面的第一個房間找到了那個人,當時儀器測試他還有呼吸心跳,我欣喜若狂。

但是就在我努力要把人翻出來的時候,餘震發生了。

原本被掀開一條縫的通道再次被合上,甚至比之前壓得還要死,當時我一下慌了,大喊著讓隊友過來幫忙,最後還是沒能救出小男孩,只把他的遺體刨了出來。

我很後悔,盯著那個小男孩的遺體看了很久,如果我再發現他的第一時間,就主動讓隊友過來幫忙,而不是自己想要逞英雄,這就能夠趕在餘震到來之前把他從底下拉出來。

可惜,沒有如果。

看到情況不允許我沉思太久,無休止的救援工作才剛剛拉開帷幕。

這一場救援持續了二十天,從最開始搜救活人,到最後只是盡力找出遺體,我漸漸失去了一開始的澎湃心情,麻木且疲憊,身上滿是傷痕。

正是第一次救援工作帶來的衝擊太大,我開始反思自己到底需要怎麼樣的心態來面對自己的職業,之後更是瘋了一樣投身於救援工作。

兩年前,救援隊資金不足,我偷偷賣掉兩套房去填上漏洞,每一次出去救援,至少需要話費三千塊錢,有時還會更多。而我們幾乎全年無休,每年收屍100具之多。

沒有自然災害的時候,我們大多數時間都在水域工作,事實上,在水域打撈屍體是非常困難的,有時候會撈一場空,有時候遇上大風大浪的惡劣天氣,也必須隨時準備著,因為我們是在跟死神作鬥爭。

有時候我也想放棄,可是每次看到家屬那充滿懇求與希冀的目光,我就會更加堅定自己當初的決定。

如果能救人最好,如何救不起來,也至少死要見屍,這是我麼辦中國人的根土情懷,也是我們工作時的信念。

從最開始的好奇心到現在的責任感,我想,正是這些曾經鮮活的生命教給我最佳道理。

又是一個下雨的日子,我跟隨救援隊的隊友一起去江上打撈遭遇風暴的船員。據說是漁船被掀翻了,一共有五個人失蹤。

那天雨很大,幾乎不能視物,我們的打撈工作進行得異常艱難。

整整一天的時間,我們還是在大雨中完成了作業,只不過五個船員無一倖免,全部都已經溺水沒了,其中最後一個被打撈起來的小船員,屍體已經被泡得發白,整個人跟氣球似的鼓起來。

這讓整個救援隊計程車氣受挫,我也有些喪氣,坐在車上準備返回的時候,接到總部打來的電話,說是又有救援工作。

而地址,是我家小區,被救援的人叫張雪。

我的老婆,張雪。

8
最新評論
  • 短篇小說:凱里爸爸和媽媽做水軍被解僱了,上一次攻擊了僱主的爹
  • 小說:我心一橫,拉開地窖門,看到地窖下是什麼樣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