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故事>

第一,初識

有一天下午,我在分院門診部上班,還有半個小時就快要下班了。我看暫時沒有兒科患兒就診,就去洗手間小小方便一下。

我在過道里,迎面來了一對男女,男的大概六十五歲,帶個帽子,沒說話;女的,估計是他老婆還是女兒,我不清楚,應該屬於“老實的沒什麼文化的社會底層百姓”,但是她很有禮貌。

女的看到我,就過來問我,“醫生醫生,喉嚨疼看什麼科呀?”

我說“你掛什麼科就看什麼科呀。”

她拿著掛號單看了看,說“西醫內科”。

我說“那就是西醫內科”,然後隨手指著那個門,她們兩個人就過去,進入診室去了。

第二,再遇

一會兒,我結束後就出來,洗了個手,又在過道里看到和遇到剛才的他們夫妻倆,只見他們從那個診室裡出來,正準備從過道里離開。

女家屬又和我說“醫生醫生,她看不了,我找誰去看病呀?我們大老遠過來的,不方便。”

我看到西醫內科診室裡面的那個年輕的女醫生,帶著帽子和口罩,但是看得出估計工作沒有幾年,我幾乎在本院沒見過她。

她看到我,主動就說“男人喉嚨疼,要看五官科,今天下午沒有五官科,我看不了,我讓他們退號去了。”

此時的這對男女很無奈。

第三,“教導”

因為我看她是年輕的女醫生吧。這是不可以的,我心裡想,年輕醫生估計不懂:

第一,醫生看病一定要記住,首診負責制。

第二,今天下午,沒有五官科醫生上班,那更需要首診醫生先診治,不可以推諉病人和拒診的。

1 如果病人,病情危急或者重症,拒診後,這位女醫生是要受到法律處罰的。

2 假設今天下午也有五官科醫生在,第一個醫生拒絕診治,家屬換號去看五官科醫生,然後五官科醫生又說,這不是他能看的,考慮急性咽炎或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急性扁桃體炎。這樣病人推來推去,也是讓病人麻煩,甚至被病人投訴說醫生推諉病人。

3 如果病人,比較輕,那就更沒事了,首診醫生先看病,認真檢查,給予一定藥物治療,並寫好電子病歷,做好記錄,介紹注意事項,如果病情加重,請病人去我院總部,那邊有24小時五官科醫生值班。

想到這裡,我就進入診室和年輕的女醫生說,此時男女他們正在門外等著,也是建議她,談不上教導。

我說“今天下午沒有五官科,首診負責制你知道嗎?”

我的話很重但是語氣很溫柔,畢竟我是兒科醫生,不是內科醫生。

我繼續說“你應該認真給他看看,寫好電子病歷,做好病情告知,可以先口服一些藥物,如果出現危急重症情況,需要到我院總部去就診,那裡有24小時五官科醫生值班。”

第四,拒診的故事

1 故事一:新聞故事

一個男的大學生,喉嚨痛,被自己的同學緊急送去他們自己的校醫院,那裡值班的醫生拒診,並沒有採取任何診治措施,直接拒診,後來大學生送入外院診治,來不及這個急性喉炎的大學生死了。剛剛過去不久(半年內)的一個新聞,大家可以去看看。那個首診醫生是要倒黴的,哪怕首診醫生接診了,採取相應的措施和緊急轉院了,也可能不會受到處罰的。

2 故事二:新聞故事

一個孩子,發熱,喉嚨痛,兒科醫生診斷考慮急性感染性喉炎,讓家屬自行緊急抱著孩子去另外一個樓去找五官科醫生,在去的路上,孩子窒息死亡。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醫生應該緊急急診搶救,打電話讓五官科和麻醉科醫生過來,不是讓家屬自行抱去找五官科醫生。這也是首診醫生需要做的事。

3 故事三:我自己遇到的

一個急診晚上,我正在看病,有三個家屬在等待,突然內科急診醫生帶著一對夫妻過來找我,說“這個孩子是你們兒科的病人,我讓他們去換一個號”。

我說“我院滿14週歲的孩子,是看內科急診的,我和孩子父母說,是不是14週歲滿了”。

孩子父母說“滿了,我們就是掛內科急診的。”

但是我不推諉病人,我和那個內科急診醫生一起過去搶救,一會他說他下班了,換班了。

當時我告訴孩子父母,孩子病情很危重,有生命危險,孩子父母沒有緊張,沒有苦惱,幾乎沒有反應,偷偷告訴我會不會是那個疾病。我心想是一個有嚴重基礎疾病的孩子,父母估計已經失望和絕望了。

我立刻打電話給主任,並和接班的另外一個男的內科醫生,護士一起搶救,主任來了後,最後轉到上級醫院,次日孩子死了。

這是一個父母已經絕望的家屬,如果不是,或者是因為醫生推諉病人,不管是不是你的原因導致孩子的死亡,首診醫生有推諉病人,都是要有一定的責任的。

第四,最後

我說切記切記。

做醫生一定要記住,不可以推諉病人,尤其是自己在門診的時候,首診負責制一定要記住。

尤其是這種老遠過來,如果你不給他們看,病人就沒有人給他們看病,這是絕對不允許的,就算自己解決不了的,也是要看過後有病歷記錄、建議和診治處理。

輕的,自己搞定,並隨訪;

重症的,建議住院;

危急的病人,搶救並做好轉院等準備。

等等。

做一名醫生,技術水平可能會有限,能力可能會有限,但是不可以沒有同情心,更不能推諉病人。

要把病人當做自己的親人來看待,態度要好,實話實說,不要推諉和拒診病人。

我也做了一會內科醫生的“上級醫生”了,其實互相指導和提醒,教學相長吧。

都是為了病人,為人民服務的,也是為了年輕醫生和我院的醫療安全著想。

真實故事拿出來分享,你們覺得我說得對不對呀?

10
  • 短篇小說:凱里爸爸和媽媽做水軍被解僱了,上一次攻擊了僱主的爹
  • 小說:怎麼會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