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各國高校在近期都已開學,不少新生已經開啟了他們的校園生活,而幾乎國外的每所大學都有一些令人歎為觀止的奇葩傳統,各位新生們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01

佐治亞理工學院

The Mini 500

沒錯,圖中踩著迷你兒童小單車,奮力前行的,正是堂堂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學霸們。

The Mini 500 是佐治亞理工學院最原始的傳統之一,這是一項圍繞彼得斯停車場的兒童三輪車公路賽,發生在返校節橄欖球賽之前的週五下午。自 1969 年的以來的每一個秋天,佐治亞理工學院都會舉辦這個比賽。屆時,選手們會騎著兒童三輪車在彼得斯停車場繞行 8 圈,以爭奪比賽的勝利。

每個參賽隊伍都由 7 名學生組成,4 人是賽車手,3 人在維修站工作,因為每兩圈騎行後,車隊都被要求拆卸再重新安裝他們的前輪胎。

在這場比賽中,最令人啼笑皆非的場面莫過於脆弱的兒童三輪車因為承受不了成年騎手的體重而分崩離析。

據親身參加過 The Mini 500 的同學說,這項校園傳統活動緊張又刺激,是大學生涯中最有趣也是最難忘的經歷之一。

02

巴納德學院

Big Sub

這十來年,巴納德學院每年都會舉辦一場名為 Big Sub 的活動。

倒不是說學生們都被他們養得白白胖胖的意思,這個活動其實是一個“超長”的三明治盛宴。究竟有多長呢?19 年的 Big Sub 長度為 750 英尺,約兩個半足球場的長度。麵包片中,塞滿了 320 磅的火雞,175 磅的火腿和 120 磅的雞肉色拉。

而素食主義者擁有 60 英尺長度的三明治可供挑選,另外 48 英尺則是猶太潔食者(清真)的專屬盛宴。

總而言之,六名廚師花了 48 小時準備了這個三明治盛宴,而學生們卻只花了 15 分鐘就吃掉了。

可以說,這是一場全校範圍內的三明治盛宴。

03

哈佛大學

Primal Scream

應該很多同學都聽說過哈佛大學的裸奔,哦,是“原始尖叫”。其實,尖叫和校園裸奔並不是哈佛獨有的,哈佛好像只是第一個將兩者結合起來了。

期末考試的第一個午夜,哈佛的 Primal Scream 就閃亮登場。

哈佛大學 Primal Scream

當然,原始不併意味著無秩序。裸奔僅在每學期的期末考試前一天的24點。參加裸奔的同學,會在當天晚上在拉蒙特圖書館內溫習功課。等到午夜臨近,他們就走到圖書館的門口,一件件脫掉身上的衣服。

而哈佛大學樂隊也會前來表演助興。樂隊成員會身著制服,但不穿褲子,以表誠意。

然後學生們會在樂聲中跑向哈佛廣場,逆時針在廣場上奔跑、歡呼、嘶吼、尖叫,釋放內心的壓力。活動結束後,大家就都會若無其事地回到自己在忙的事情中。

其實,這是有科學依據的,根據1960年的研究,大聲的吼叫有助於緩解壓力。而用最原始的方式打破約束,以禁忌感代償多巴胺,可以達到減壓目的。

04

哥倫比亞大學

Orgo Night

會玩的學霸不只在哈佛。前腳哈佛學子們剛逃離圖書館開始裸奔,後腳哥大學霸們就直接在圖書館裡面搞起了事情……

“Orgo”指的是固定在期末周第一天進行考試的有機化學課。有機化學記憶量非常大,同時又是所有醫學預科生必修的基礎課。因此,考試前一晚,有不少學生會在哥大的巴特勒圖書館徹夜不眠地複習備考。

哥大巴特勒圖書館

在有機化學考試前夜的十二點整,當同學們仍在安靜的巴特勒圖書館緊張地複習時,哥大的儀仗隊會帶著他們的樂器闖入圖書館進行長達半小時的演奏。在那之後,圍觀學生會簇擁著儀仗隊圍著主校區的宿舍樓遊行一週。巨大的奏樂聲能夠完美地起到打斷學習、干擾睡眠的作用。但同時,這項活動也能很好地幫助大家考前放鬆。

被儀仗隊佔領的巴特勒圖書館

演化至今,這個原本只是針對有機化學課學生的小小惡作劇已經發展成了一項聲勢浩大的校級慶典,提前半小時左右就會有學生進入巴特勒圖書館佔座。

05

康奈爾大學

Dragon Day

春假前的星期五是康奈爾的 Dragon Day。在這一天,建築、藝術與規劃學院的大一學生們會喬裝打扮,抬著自己建造的巨龍在校園裡遊行,最終在文科四方院中停下,然後巨龍會被點上火燒掉。

這是康奈爾最有名的傳統之一,大家可以在網上收看它的直播!

Dragon Day 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1901年,建築系學生 Williard Straight 帶領一群建築學系學生在校園裡抬著一隻巨大的龍游行,從此這個項目就延續了下來。

20 世紀 80 年代,工程學院的學生受到鼓舞,創立了鳳凰社,加入了這場遊行。他們每年都要建造一個生物,企鵝、騎士、眼鏡蛇最後到鳳凰,和建築學院的巨龍爭奇鬥豔。

06

埃默裡大學

Dooley"s Week

Dooley 是埃默裡大學的非官方吉祥物,是一具帶禮帽,披斗篷的骷髏。

這個來自生物實驗室的骷髏,被視作埃默裡大學精神的守護者,他會出現在各種活動中,連校長見到他也要禮讓三分。在埃默裡大學有這麼一句話:校長可以換人,教授可以離職,學生可以畢業,但是 Dooley 永恆!學校甚至為 Dooley 建造了一座雕塑。

每年的春季學期裡,學校都會花上整整一週時間為 Dooley 過節,慶祝埃默裡大學的校園精神。每年的節日都會有不同的主題,並舉行各種別開生面的派對,但主人公只有一個,那就是 Dooley。而 Dooley 在這一週的權力更是達到了頂峰,只要他出現在某個教室,大筆一揮“CLASS DISMISSED”,那個教室在上課的教授就需要立即下課。

即使是新冠疫情期間埃默裡大學實行了遠程課程,學校也沒有落下給 Dooley 慶祝,舉行了線上 Dooley"s Week。

07

西方學院

Birthday Dunk

很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這所院校,但說起他的一個校友,你一定知道——奧巴馬。奧巴馬高中畢業後就在西方學院攻讀過兩年,之後轉去的哥倫比亞大學。

慶祝生日,通常就是聚會和喝酒。但如果你在西方學院,生日一定會讓你非常難忘。這所古老的學院有著一個清新脫俗的傳統:在學生生日這天,大家可以合理合法的把壽星扔進學校的露西爾·吉爾曼紀念噴泉裡,是不是很刺激?

學生在生日當天,要時時刻刻堤防自己的同學,他們可能前一秒還在和你說說笑笑或者請教問題,下一秒就把你從教室裡拖出去,直接扔噴泉池裡。不管你是在走路、吃飯、躺著甚至是在課堂上,你都有可能會突然被“架走”。

不知道當年奧巴馬有沒有被扔進過噴泉池?

08

賓夕法尼亞大學

Toast Throw

如果你有幸來到賓大的富蘭克林體育場觀看賓大主場的橄欖球比賽,那麼你會發現,原來天上真的會掉麵包。

別的學校的同學看橄欖球比賽都是坐在座位上搖旗吶喊,而賓大的小夥伴們就厲害了,他們直接往操場上扔吐司。

據說該傳統的起源是對賓大學校應援曲裡面的 Here"s a toast to dear old Penn 的致敬,字面意思是“讓我們為古老的賓大幹杯”。但體育場上酒類是被禁止的,所以為了沿襲戰歌裡的優良傳統,又不破壞體育場上的規則,賓大的小夥伴們就拿起了土司奔赴賽場(Toast 英文兼有舉杯慶祝和烤麵包片的意思)。

每場賓大主場的比賽,第三節過後,人們就會向球場內扔吐司。據學校富蘭克林球場主管託尼說,在一些表現比較好的賽季裡,每場比賽會扔掉20,000至30,000片吐司。學校的體育部為此還專門買了幾臺大型街道掃地車在第四節比賽前清理學生扔的烤麵包片。

據說有些同學不止扔吐司,還會扔硬麵包圈,扔鬆餅。額,這要是被砸到,就真的有點痛了……

09

維克森林大學

Rolling the Quad

這張照片是不是很美?但其實這張“冬日仙境照”並不是雪後的維克森林,而是掛滿了衛生紙的維克森林。

要知道,在一年日照超過300天的北卡,維克森林的小夥伴們想遇到下雪天也是很難了。

從50年代開始,維克森林的學生們就開始了用扔捲紙來慶祝學校獲勝,比如:在橄欖球比賽中擊敗北卡教堂山、杜克大學或北卡州立。

慢慢的,這項比賽逐漸演變成全校性的慶祝,每年開學、期末、考試等等時候,維克森林的學生們都會在這塊草地上往樹上扔衛生紙,既減壓,又能創造出剛剛下了一場大雪的假象。

不知道疫情期間,維克森林的小夥伴還舍不捨得扔衛生紙?話又說回來,大晚上看到樹上到處飄滿了白紙還是讓人瘮得慌……

10

喬治敦大學

Healy Howl

如果說維克森林大學的 Rolling the Quad,略略讓人感到瘮得慌,那喬治敦大學的 Healy Howl 是真的無比詭異了。

如果你愛看恐怖電影,那你一定知道《驅魔人》,這部驚悚電影裡的部分片段就是在喬治敦校園裡拍攝的。

自從電影《驅魔人》在1973年上映之後,萬聖節就成了喬治敦大學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每年萬聖節,喬治敦大學的學生都會齊聚科普利草坪或者蓋斯頓大廳,在那裡一起觀看《驅魔人》。在影片結束的午夜之前,學生們會冒險前往希利大廳(Healy Hall)附近的墓地,對著月亮嚎叫,以試圖“消除困擾校園的幽靈和食屍鬼”。

11

芝加哥大學

Scav Hunt

Scav Hunt,顧名思義就是尋寶遊戲,每年5月,芝加哥大學都會舉行大規模的尋寶遊戲,為期四天。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反正這是芝加哥大學從1987年就開始的學校傳統。

其範圍不僅侷限於校園內,其中有些“寶物”甚至需要到距離芝加哥一千英里外的地方獲取。要知道,芝大 Scav Hunt 曾經是2011-2014年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最大尋寶遊戲”的保持者。活動不限於以宿舍為單位參加,你可以和自己的同學組隊參與,只需提前一個月在官網上報名:

http://scavhunt.uchicago.edu/index.html

Scavenger Hunt 清單發佈後,參賽團隊有4天時間按照發布的名單尋找相應的“寶物”,它們可能是機車、駕駛執照、一封信、某種酒類……清單上還有一些活動則是 Scav Olympics,即一系列古怪的小比賽。

尋寶遊戲的出題非常刁鑽古怪,需要參賽者具備龐大的知識儲備、智慧、體力等。2011年 Scav 要求學生找來“一隻獅子、老虎或熊”,結果真的有一支隊伍帶來了一頭貨真價實的老虎。

12

耶魯大學

Rub the Toe

耶魯大學的這項傳統就比較簡單了,就是摸校園裡一座雕像的腳趾,以此來獲得好運。

這個雕像是誰呢?

為什麼摸他的腳趾就能收穫好運呢?

這個雕像是是耶魯大學任職時間最久的一任校長——Theodore Dwight Woolsey。

傳說這位校長是一個狂熱的帆船迷,他經常去參加帆船比賽。只要他參加,用他的腳把船蹬離岸邊,耶魯就會贏。要是他不在,耶魯就會輸。所以 Woolsey 校長和他的雕像就和“幸運”掛了鉤,只要摸一下雕像的腳趾,你也能收穫好運。

也正因如此,你會發現 Woolsey 校長雕像的腳尖被磨得鋥光瓦亮。

Woolsey 校長雕像

你以為這就是一個獲得幸運的簡單小項目?Too young too naive.當學生快畢業的時候,就會發現這是個惡作劇!

因為耶魯還有一個畢業傳統

那就是——

在 Woolsey 的腳尖上撒尿!

除了上面這些項目

你還知道哪些大學有意思的校園傳統呢?

5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意甲:薩索洛VS維羅納,客隊近況不佳主 騰飛體育賽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