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昨天,一個學員,跟我訴苦:這個月好不容易堅持跑了200多公里,到了月末會逼近350公里,應付一場馬拉松賽事應該綽綽有餘,不曾想,居然被人家定義為垃圾跑量,主要是速度太慢了吧!很少跑速度,平均配速都是6分多,以至於那些老司機不屑一顧。我給她講:在那些老司機眼中,距離長,速度慢,難以刺激心肺和肌肉的跑量,就等同於垃圾跑量,說白了:你的跑量,強度低,難以提升個人成績,在精英跑者眼中,沒有強度的訓練都是無效的訓練。我並不認同這一說法,因為他們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俯視眾生,卻沒有想到,對於大眾跑者來說,6分配,出身汗,健身燃脂剛剛好!並不是所有的跑步,都要往PB上扯。我們跑步不是為了訓練而追求成績,只是業餘愛好,強身健體,足夠了吧!所以,在大眾跑者眼中,沒有垃圾跑量,只要你肯堅持,你跑過的每一步都算數。

很多大眾業餘愛好者,在跑步的過程,容易形成“堆量”“刷量”的思維:寧可多跑,也不願停下來。為啥?害怕體重反彈,更懼怕成績下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強迫症:不跑不舒服斯基。比如,我的這個學員,前半月攢足精神猛跑,然後下半個月就可以輕鬆點兒,甚至躺平。這完全是為了應付任務而跑步,說白了!就是月底好交差打卡,更有甚者,聽說馬上要變天下雨了!趁著天晴的工夫,一頓操作猛如虎,當然亦有人打著傘,穿著雨衣跑,為了完成當天的任務,必須風雨無阻,以至於現在流行百日百跑的打卡模式。這種所謂堅持,不過是偽自律,永遠只能感動自己而已。真正的堅持,合理規劃,理性打卡。絕不是被數據拿捏,不顧身體疲勞,被迫打卡。在我的心目中,如果不顧身體的感受,盲目刷量,以至於傷病纏身,這就是貨真價實的“垃圾”跑量!

作為大眾跑者一定要明白;身體健康永遠大於虛無縹緲的東西。不要把跑步當作生活的全部,它永遠只是附屬品,很小的一部分,不要過度痴迷於其中。我經常看到橘子洲有人帶著頭燈去跑步,一個人,默默無聞地跑在自己的世界裡,從天黑跑到天亮,以此風雨無阻,也以至於身材消瘦,模樣衰老。這是健身?NO!這是苦行僧,自我極度苦行。作為大眾跑者的話,踏實工作,業餘時間跑跑,不管幾分配,堅持下來,自得其樂。那樣即便你跑5公里,6分配,人家也沒資格笑你!這種超然物外,只注重內心的感受,才算純粹的跑者。不要嘲笑慢跑者,要不要給人家隨意扣下垃圾跑量的帽子。只要跑得開心和健康,我們所堅持的每一公里,每一秒,都是精髓。如果你按照自己6分配的節奏,剛剛好!就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跑自己的就好,並不是每一個跑者都要做大神。每一個跑者都是獨一無二的精靈,他們眼中所謂的“垃圾跑量”,在我們的心目中,卻是剛剛好!

4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兩位斯諾克名宿力挺周躍龍!奧沙利文怒批裁判搞雙標,比賽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