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四年前,納格爾斯曼,一個寂寂無聞的名字,他的身份是德國職業足球主教練,當時年僅28歲的他臨危受命拿起了霍芬海姆的教鞭,28歲的年齡對於大部分足球運動員來說才剛剛進入職業生涯的巔峰,而納格爾斯曼卻已經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德甲主帥。在納格爾斯曼的指揮下,霍芬海姆打出了華麗的攻擊方式,球隊也通過快速流暢的打法成為德甲最富有觀賞性的球隊之一,執教三年內兩次帶領霍村進軍歐冠就是他能力的證明。

2019年的夏天,在拒絕一眾豪門的邀請後,納格爾斯曼接過了近年在德甲迅速冒起球隊萊比錫紅牛的帥位,他對自己有著清晰的認識,他知道自己還需要歷練和積累。穩步發展才是最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畢竟他目前才只有33歲不到,年輕就是他最大的優勢。

核心戰術思想明確

納格爾斯曼之所以選擇萊比錫紅牛,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對霍芬海姆灌輸的戰術體系與萊比錫前主帥蘭尼克的戰術有很多的相同之處,就是十分強調流暢的進攻。萊比錫升入德甲的前三個賽季,進攻效率已經很不錯,聯賽場均的進球數達到1.82個,到了本賽季更是一躍上升到2.48個,此資料在德甲僅次於強大的拜仁和多特蒙德。

納格爾斯曼的戰術原則被稱為“拉爾夫足球”(Ralfball)。他的核心戰術思想由三大關鍵點組成:極富侵略性的高壓逼搶,快速高效的直傳推進以及在危險區域的積極反搶。同時,納格爾斯曼強調橫向配合後的速率變化,這也使得現在萊比錫的攻擊線總能在看似平靜的場面中掀起驚雷,一擊制敵。隨著球隊戰術的深化融合,萊比錫成績的飛躍水到渠成,本賽季36場各項正式比賽瘋狂打進86球的資料成為德甲恐怖火力球隊,而他們的防守也保持了同樣的高效(場均失球1.04個,並列德甲第一)。

陣容排兵固中有變

在已有明確的戰術體系基礎上,萊比錫紅牛此前幾個賽季比較固定的是排出4-2-2-2陣型,這和納格爾斯曼在霍芬海姆時的陣型、球員在戰術體系中的角色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霍村時期的納格爾斯曼最著名的陣型是5-1-2-2,前面四名進攻球員的角色基本一致。

與拜仁、多特這樣的豪門對弈,必須要有一套獨特的應對體系,當年在霍芬海姆時納格爾斯曼已經將4-2-2-2的陣型打法演繹的極為純熟。來到萊比錫紅牛之後,納格爾斯曼繼續了自己所設計的獨特陣型,本賽季比較固定地排出3-3-2-2陣容。在這套陣型中,兩名攻擊中場與兩名邊後衛球員在攻防兩端都有著充分的自由度,不斷的拉伸換位可以最大程度保證球隊區域對敵的人數優勢。

萊比錫基於控球的“DNA”是俱樂部和教練長期成功的催化劑,納格爾斯曼已經證明,在預算更緊、人才更少的情況下,他也可以讓萊比錫踢出極高的足球水平,從而幫助球隊躋身歐洲優秀球會的行列。因此納格爾斯曼接手萊比錫之後會根據對手的不同切換3-3-2-2或者3-1-4-2陣型(上圖是本賽季的常規首發)。在這位少帥的帶領下,萊比錫的進攻組已經表現出了足夠的活力和流暢性。

強調傳球帶動進攻以及高位壓迫

納格爾斯曼將攻擊重點放在了中路,他希望球隊在對方防線之間建立優勢,嘗試創造儘可能多的傳球路線,一個緊湊的中場配以後場三名球員和前鋒的支援,使得流暢的傳球結構成為向前推進的基礎。

霍芬海姆和萊比錫流暢進攻的區別在於萊比錫的直接攻擊。他們往往通過快速有效的直傳和前鋒的快速縱向跑動製造進球機會。納格爾斯曼不斷強調這種用盡可能多的傳球選擇來保證進攻的快速和流暢,因此經常可以看到萊比錫的反擊是高效而致命的。其實這在萊比錫身上就已經有體現過,在2016/17賽季他們就曾兩次上演只用8秒就完成進球的震撼表演。

高位壓迫緊逼是萊比錫在德甲崛起的標誌性戰術,也使歐洲各大聯賽對這套戰術有了刮目相看的態度。在納格爾斯曼的球隊,通過形成緊湊的中場來創造一個有效的壓迫系統,他們通過建立人數優勢在危險區域不斷壓迫對手球員以達到搶回球權的目的,而一旦搶下球回球就迅速發起反擊。在本賽季的德甲聯賽中,萊比錫是利用對手失誤取得進球最多的球隊。

在對方後衛線在後場倒腳持球準備組織進攻時,萊比錫往往會比較保守,形成區域性防守面積來進行施壓,但不代表他們只是漫無目的地等待,在一些特定的場景也會觸發他們啟動壓迫模式。比賽中中場球員和前鋒會瞄準機會嘗試切斷對方通往中心區域的傳球路線,這樣做的目標是在防守壓迫的過程中把對手的組織逼到邊路,再利用邊線的限制繼續壓迫,迫使對方出現失誤。有了不知疲倦的奔跑和效率極高的高壓,反擊的成功率也自然大大提高,進球也就隨之而來。

實戰進攻套路

在與大部分球隊的比賽中,萊比錫都會套用3-3-2-2的模式應對。在開始階段,經常由左右兩個邊路向前推進,創造一個菱形結構,兩名前腰時刻保持跑動尋求戰機,拖後的後腰則擔任中路核心的防守角色。

正如上圖比賽走位所顯示的那樣,邊後衛會根據情況向前推進並加入第二排和第三排。

在進攻的時候,後衛線三名球會員專注於傳球,而他們前面的中路球員則動態地移動佔據空間。當對手的陣型結構存在足夠的空隙時,中衛可以傳球給中場球員,讓他們可以與前鋒配合,或者給邊後衛傳球。與此同時,如果中場球員被盯死,他們通常會移動過去把對手從中場吸引出去。這種策略有可能會開啟直接通往攻擊地點的通道。當對手集中精力控制中路時,萊比錫的邊後衛通過邊路走廊進攻。

總結

納格爾斯曼的陣容有一個通病,就是邊後衛位置太靠前,三名後衛的分工在對陣強隊的比賽的某個時刻會突然斷電,處於無力防守的狀態,這也是3-3-2-2陣型的弱點。同樣的防守問題也存在於攻防轉換的過程中,一旦邊後衛出現失誤把球給了對方,對方會迅速利用邊路的空檔,快速地將球傳入禁區給到迅速前插的前鋒形成射門。納格爾斯曼在霍芬海姆時填補邊後衛身後空間方面遇到的問題似乎被帶到了萊比錫,三後衛經常被孤立,對手總是能成功地利用身邊的通道有效推進。能否解決這個問題是他們在本賽季能是否能衝擊歐冠資格排位的關鍵性因素。

總的來說,萊比錫球員們儘管已逐漸適應這位少帥的戰術體系,但納格爾斯曼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本賽季的比賽裡,他們在中路推進時雖然保持成功率高的傳球,但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例如經常無法執行基本的傳球和誘餌動作,球隊在進攻三區的人員組合和進攻方式還有待磨合。當然,球隊也有很多積極的方面。科納特、穆傑萊和烏帕梅卡諾有潛力成為一個能有效突破防線的強力三人組,而維爾納的速度和跑位能力也是值得讚許的。

毫無疑問,納格爾斯曼是一位年輕而有天賦的教練,他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他的新球隊也同樣擁有可塑和提升的空間。

最新評論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高爾夫的奧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