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三後衛曾是義大利足球的傳統打法,叱吒意甲足壇20年後逐漸式微,歐洲各家主流球隊盛行起四後衛陣型。正當你覺得三後衛就快走進足球歷史書時,轉頭看看特立獨行的意甲,卻發現尤文圖斯和那不勒斯都還是沿用著老傳統,而孔蒂帶領的國際米蘭,也正努力貫徹這古老難學的三後衛戰術。

回溯孔蒂的戰術發展史,其實他不是剛開始就喜歡三後衛,四後衛是他早期較喜歡的陣型。他在球員時期受到特拉帕託尼、裡皮和安切洛蒂三名主教練薰陶,而他們都是奉行四後衛的戰術思想。正式掌起教鞭,孔蒂在阿雷佐執教時曾嘗試採用三後衛,結果就是賽季末就丟掉飯碗。隨後馬特拉齊在意乙巴里下課,孔蒂被邀請到那領軍,而從那時候孔蒂才漸漸找到執教狀態。

他帶領巴里奪得意乙冠軍,輾轉來到亞特蘭大,再到錫耶納幫助球隊升級,這期間孔蒂都是以四後衛戰術為主軸,也就是說他剛開始時不像加斯帕里尼那樣是三後衛的死忠。直到執教豪門尤文圖斯,孔蒂才漸漸重視起三後衛,轉戰切爾西也保持同樣的球風,並將三後衛風潮帶到英超聯賽。本賽季執教國際米蘭,他依然堅持用三後衛開局,固執的孔蒂就這樣瘋狂迷戀上三後衛,在切爾西瘋狂追逐阿隆索,在國米也邀來楊不過和摩塞斯。尤文和切爾西時期,孔蒂的三後衛其實經常碰到難題,在英超更是特別難施展能力,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孔蒂偏偏執著於三後衛呢?

原因一、孔蒂深知意甲重守輕攻,中路進攻傳統難根除

現代歐洲賽場充斥著三前鋒踢法,邊路進攻演變成主流戰術,然而意甲卻沒隨風起舞,多家意甲中下游球隊依舊堅持中路滲透的進攻打法。就像是著名專欄作家納森-威爾遜所說,義大利球員血液裡流淌著向中路收縮的文化性衝動,他們骨子裡就是覺得由中路開啟進攻套路才最正確。這裡要強調,戰術沒有對錯,關鍵是有沒有瞄準時機來使用。孔蒂深知意甲著重防守,各家球隊的進攻端威脅力相比其他歐洲聯賽較弱,因此聰明地決定繼續採用三後衛陣型。

從紙面上來看,三後衛就是在戰術佈置多添設一名中衛,同時也讓兩名邊衛能前提到中場位置。在意甲賽場要永遠記住這不變的道理,那就是得中場者得天下,無論是在中路擺出三名後腰352,或是採用兩名後腰3412和343,中路人數佔據絕對優勢成為意甲對抗賽的制勝法寶。現在來看看孔蒂如何擺陣,近期在歐聯杯都擺出352陣型出戰,由盧卡庫和勞塔羅領銜鋒線,中路填塞新援埃裡克森串聯攻防,邊路則由阿什利-揚和莫塞斯領銜,輪換則安排比拉吉搭檔坎德雷瓦推進。

意甲多數球隊都採用雙前鋒,每當盧卡庫在前面無法得到足夠的支援,而反觀敵方進攻不斷推進時,國米就會指揮兩邊翼衛不斷前插,運用這來回跑動給敵方製造防守麻煩,進而幫助前鋒能取得更多進攻空間。利用球場寬度來插入敵方腹地,三後衛缺陷就明顯曝露出來,那就是球隊對邊路的保護將變得更單薄。但孔蒂多年來累積的經驗告訴他,這在意甲不是難題,只要後腰有著強悍的攔截和搶斷,就能減緩敵隊速度,好讓雙翼衛能有更多時間回來補防。單單靠著這簡單的戰術理念,幫助孔蒂半賽季撐起半邊天。

原因二、國米缺乏頂級邊鋒,邊翼衛能成最強霸主

尤文圖斯有天價球星C羅,那不勒斯有邊路悍將因西涅,而國米卻沒有真正意義上強悍的頂級邊鋒。看看孔蒂本賽季的擺陣,都是安排雙前鋒出擊,要麼是盧卡庫搭檔勞塔羅,要麼是桑切斯搭檔勞塔羅,而他們都不是傳統意義的邊鋒球員。桑切斯自然位置更靠前屬於左腰鋒,盧卡庫自然位置則是中鋒,雖然曾在曼聯擔任過右邊鋒,但無論身形或腳法,他都還是保持著中鋒的球風。

你會問為何邊衛價效比更高,你看看國米對待吉魯和阿什利-揚的轉會案例就能清楚了解箇中道理。邊鋒需要速度,從整體性來看自然是年輕球員較佔優,但年輕就是本錢啊,需要給付的轉會費自然較高。但三後衛陣型的好處就在這,邊翼衛就算老化也沒啥問題,阿什利-揚來到梅阿查能輪換,能灌輸年輕球員經驗,也願意坐在替補席等待機會。孔蒂知曉邊鋒難買,三後衛才真正屬於國米,將最少資金髮揮出最大功效。

原因三、國米經歷換血時期,三五後衛能互相變陣

埃裡克森的到來,孔蒂不再需要擔心中路進攻缺員的情況,找來能兼任邊衛和翼衛的楊不過,三五後衛就能互相變陣。現在的孔蒂講求攻守平衡,而在換血時期,孔蒂得找到能融合埃裡克森踢法的陣型。埃裡克森的關鍵缺陷就是防守不到位,進攻端沒問題,來到回撤補防卻顯得有點力不從心。而重啟三後衛能幫助埃裡克森更多推進,賽中也能經常看見五後衛的變陣,孔蒂能在發現埃裡克森無法擔任防守角色時,能在敵方控球期間將莫塞斯和阿什利-揚調回後半場,填塞滿中場防堵球權傳遞到自家半場。

四後衛打法百家爭鳴的時代裡,孔蒂偏偏執著於三後衛打法。意甲聯賽裡,孔蒂深知道三後衛能發光發熱,默默離開英超賽場轉戰梅阿查球場,他正準備好好將三後衛重新發揚光大,再將當年義大利盛行的光輝往事,重現於綠茵世界。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曼聯最水核心登陸意甲?多次公開表態要走 給5000萬立刻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