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體育>

CBA常規賽第14輪今晚繼續開打,衛冕冠軍廣東男籃客場對陣青島男籃,在首節落後9分的罕見開局後,廣東在後三節給出迴應,最終136-112大勝24分。廣東大勝青島,豪取10連勝,但最搶鏡的卻是比賽的2次奇葩判罰。

要說在一個進攻回合裡吹罰雙方同時犯規,倒也不算稀奇。但在1分鐘左右的時間裡連續出現兩次,甚至連兩位裁判都發生了爭執,這樣的場面可就相當罕見了!

第三節打到8分多鐘時,青島小外援亞當斯突破上籃,趙睿貼身跟防,威姆斯一旁伸手準備協防,突然亞當斯撲倒在地,趙睿也被亞當斯撞倒在地。裁判吹哨後,主動要求了觀看錄影回放,最終兩位裁判經過商量後,給出了雙方同時犯規的判罰。趙睿阻擋犯規,亞當斯推人犯規,球權依然歸青島。

裁判的奇葩吹罰也是引來了現場青島球迷的陣陣噓聲,就連轉播平臺的解說員都在暗諷裁判是“和稀泥式判罰”。如果這次還勉強能跟公平搭點邊,那接下來的這一次吹罰就真的是有點滑稽了。

僅僅1分鐘後,亞當斯再次單打趙睿突破上籃得手,很快接連響起了2次哨聲,兩個裁判差點先爭了起來。原來,底線位置的36號裁判認為是趙睿阻擋犯規,亞當斯打成2+1;而站在邊線的79號裁判則認為亞當斯在上籃過程中有一個肘擊趙睿臉部的動作,認為亞當斯也犯規了,再次出現了雙方同時犯規的判罰。

在再一次看過錄像回放後,最終的判罰結果是:亞當斯2分有效,加罰1球;但亞當斯肘擊趙睿鼻子屬於違體犯規,趙睿2次罰球,並且球權歸廣東。裁判話音剛落,現場又一次響起了巨大的噓聲。裁判們和稀泥的做法,真的是有點過分了啊!

也許,裁判們是想通過這種看上去顯得挺公平的吹罰,彰顯自己的公正,切實踐行CBA在新賽季踐行的“獬豸計劃”,但他們這次可能真的做錯了。CBA雖有“獬豸計劃”,但這2次看似公正的吹罰,裁判怕是會錯了意。

獬豸(xie zhi 都念第四聲),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狀如麒麟,頭上長一尖角,一般以怒目圓睜的形象示人,有著“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徵意義。

CBA公司為了推進聯賽裁判的改革,在本賽季推出了名為“獬豸計劃”的職業裁判制度,既希望裁判能夠在吹罰過程中做到像獬豸一樣公正光明,也期待未來的CBA職業裁判都能以獬豸的標準要求自己。但從本場比賽裁判的這兩次各打五十大板,看上去顯得非常公正的吹罰,卻恰恰違背了公正的原則。

尤其是第二次吹罰,要不就只吹趙睿阻擋,亞當斯2+1;要不就吹亞當斯肘擊趙睿面部違體,給廣東2罰1擲,這樣可能球迷和兩支球隊的抱怨還會少一些。偏偏裁判要選擇最不可思議地同時認可,又同時犯規,他們確定不是在強行給自己加戲?只希望裁判們不要忘記,球場上的主角永遠是球員,請他們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即可,不要過分搶戲,畢竟球迷們想看的不是裁判!

  • 為了抗癌,男子堅持吃下為狗驅蟲的“芬苯達唑”,後來如何了?
  • 17歲少年被NCAA球隊邀請!身高超兩米入選國青,是中國籃球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