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過去交往不發達的鄉村,特別是山區,走路就是靠兩條腿。出行到路程比較遠的地方,走到黃昏時,往往會出現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情況。

這時,走路的人就想,要是有一個村莊該多好,可以到村裡人家借一宿,哪怕到別人家屋簷下坐一宿也好。沒有村莊,哪怕有一座空房子,能在裡面避避晚上的露水也好。這幾乎是那個時代人們本能的想法。

而黃昏時,最怕遇到的就是一片墳地,讓人汗毛豎起,脊樑骨發冷,別說在墳頭過夜,就是在墳頭旁邊多停一下都不敢,沒命地往前走,直到看不到墳地才放下心來。

再說,如果路途遇到狂風暴雨,路人也希望有一座房子躲避一下,此時,就不管空宅和老屋了,能遮風擋雨的地方就是好地方。

我們那個年代出生的人,小時候還受過走遠路的苦,也有過這樣的經歷。

那麼,過去農村,為什麼會有“寧在墳頭過夜,不從空宅老屋過”這種說法呢?

事實上,這句俗話,在過去的農村人們閒聊時,常聽老人說起。此句的意思很明確,空宅老屋比恐怖的墳頭更恐怖。這與人們平時本能的想法有一定差距,這種差距也就是這句俗語有趣之處。

老祖宗說的這句話,從表面上看,帶有一定迷信色彩,但是,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一種外出時的告誡,是有一定道理的。

墳頭是眾所周知很恐怖的地方,即使從來不相信迷信的人,晚上過墳地時,也會覺得毛骨悚然。人們對墳頭的恐懼心理是客觀存在的。通常情況下,哪裡還有比墳塋之地更讓人害怕的地方呢?空宅老屋、田野、山林,從心理上來說,肯定沒有墳塋可怕。

那麼,舊時在農村民眾的觀念中,為什麼空宅老屋比墳塋更可怕呢?人們寧願在墳頭睡一夜,也不敢從空宅老屋路過。實際上,一個人路過一座房子或幾座房子,也用不了多大一會兒,為什麼就一會兒,卻比在墳頭過夜還要感到恐怖呢?

一、民間迷信的說法

過去農村,流傳著一些迷信說法,人們認為死了人的地方,比埋人的墳墓更可怕。

比如,有人曾經橫死之處,有人曾經自殺的地方,還包括曾經死過人的房屋和房間等等,人們迷信地認為,人死在哪裡,其鬼魂始終就在哪裡遊蕩,叫陰魂不散。特別是一些死得不心甘之人,怨氣太重,或者冤屈難伸,要找到替死鬼以後才能超脫。

空宅老屋年代比較久,死的人也比較多,誰也搞不清死在裡面的人,到底是壽終正寢,還是死得不心甘,也不知有多少鬼魂在那裡遊蕩。

由此,民間認為空宅老屋不乾淨,也就是民俗中的“不潔”,陰氣重,易讓鬼魂纏身,為民間禁忌。而墳塋是死人安息的地方,其鬼魂很少在外面遊蕩。

再說,兔子不吃窩邊草,即使有人在墳頭過夜,墳塋裡的鬼魂對這樣的人沒有怨恨,一般都不會傷害他們。

舊時農村,關於鬼的說法,本來就是迷信,鬼是不存在的東西,在現實世界是沒有邏輯可言,自然也就沒有道理可言。

再者,“寧在墳頭過夜”只是一種假設,現實之中,除非腦子出了問題的人外,一些旅途之人,走到前不巴村後不著店的地方,沒有客棧可住時,難道非要找墳頭過夜不成?難道沒有墳塋的地方就不能過夜了?人可沒有那麼傻,出門之人更不傻。

其實,這是民間俗語中常用的一種誇張的對比方式。也就是說,人們都說夜裡墳頭是最恐怖的地方,其實還有比夜裡墳頭更恐怖的地方,那就是空宅老屋。

這是農村俗語常用的對比方式,前面“在墳頭過夜”只是虛晃一槍,未必是真,是假設,而真正的目的是要強調和說明空宅老屋的危險程度。

二、舊時民間的安全觀

1、人身安全問題

這句農村俗語表明了舊時民眾,對人身安全有高度的警惕性。中國民間還有一句俗語:“寧可讓鬼給打死,也不可被冤枉而死”。這是對“寧在墳頭過夜,不從空宅老屋過”人身安全問題的最好註解。

“寧可讓鬼給打死”也是一種假設,是很多農村民眾的口頭禪,未必真的存在,也是沒有發生過的事。“被冤枉而死”在現實生活中則是真實存在的,也是舊時常發生的事情。

舊時,農村社會動盪不安的時候多,社會上靠打家劫舍和偷雞摸狗維持生計的人很多。這些人劫來的和偷來的贓物,總要找一個地方暫時藏匿起來。空宅老屋就成了藏匿贓物最理想的場所。不管是打家劫舍還是偷雞摸狗,都是見不得光的事。

如果真碰到這些人在空宅老屋藏匿贓物,就有可能產生嚴重後果。歹徒們以為是探子,或者以為自己身份暴露,起滅口之心。

如果空宅老屋藏匿了贓物,歹徒們不在現場,有人從空宅老屋路過,後來藏匿的贓物被其他人發現,報了官府,官府查案就要排查所有到過這裡的人。從空宅老屋路過的人,肯定是重點懷疑對象,極有可能被抓起來作為嫌疑人來審問。

老話說“生不入牢門,死不入地獄”,舊時的牢房,不管有理無理,也不管你冤還是不冤,進去了以後,都是九死一生,僥倖活著出來之人,也是非傷則殘。

即便空宅老屋沒有藏匿贓物,從這裡走過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不知空宅老屋到底放不放了東西,如放了東西,失竊後,走過之人是最大嫌疑人,即使沒放東西,別人假稱房子東西失竊了,走過之人也百口莫辯。

以上這幾種情況,走過空宅老屋,確實比在墳頭睡一晚要恐怖得多,後果要嚴重得多。

2、衛生安全

舊時,人類最大的天敵就是自然災害和瘟疫,而瘟疫又更甚於自然災害。如哪個地方發生瘟疫,往往十不存其一,死亡率是極高的。空宅老屋為什麼空著,路人並不瞭解情況。

那時的醫療條件很落後,出門在外,人生地不熟,如染上了瘟疫,就會客死他鄉。如果空宅老屋是因瘟疫全家死亡,空出來的房屋,有人從這裡走過時,就會染上瘟疫,確實比在墳頭睡一晚更恐怖。

另外,空宅老屋長時間沒人住,也還存在其他方面的衛生問題和安全問題。在農村,人們進入很長時間沒人住的空宅老屋時,一般要燒起火堆,用煙燻過後才能進去。實際上,這就是一種原始的消毒辦法。同時,空宅老屋長時間沒人住,還可能存在坍塌的安全隱患。

正因為如此,舊時的鄉村,人們怕路人誤闖空宅和老屋,民間以募捐的方式,在路邊修建亭子,有五里一亭的,也有十里一亭的。這種亭子就叫風雨亭,專門給路人歇腳、歇涼、躲雨。這樣就避免路人擅闖路邊的空宅老屋。

總之,“寧在墳頭過夜,不從空宅老屋過”這句話,從迷信的角度來說,自然沒有道理,但從安全的角度來考慮,在現代社會仍然具有部分的借鑑意義,是有道理的。

5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一波三折的2022年,我們該如何突圍美國的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