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會>

  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勇於砥礪奮鬥,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有信念、有夢想、有奮鬥、有奉獻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每當我獨處的時候,內心深處總有一個聲音在叩問自己:你的夢想到底是什麼?你有沒有一種能為之生、為之死的信念?這個聲音是那麼的透徹、空靈,直擊我的靈魂深處,這種聲音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越來越大,直到我再也無法忽視它。於是我只能勇敢地面對它,我決定在工作和生活中尋找問題的答案。

  我是典型的“三門幹部”,從家庭門到校園門,從校園門到單位門,我穿過一個又一個的門來到了檢察院。剛開始辦案子的時候,我信奉的是法律技術主義,覺得法律問題都可以在案卷中得到完美的解決,這可能是每一個剛出校園門的法學科班生的通病,直到我在辦案中慢慢思索領悟,才看到了那個問題的答案。

  有一天,我在審查一個疑難複雜案件的時候,心裡焦躁,眉頭緊鎖,手不自覺的在畫著圓圈,畫著畫著我發現手的軌跡並不穩定,好像總是無法將圈畫圓。於是我索性拿起筆來慢慢描畫,還是不圓,然後我用一個瓶蓋當模具,不夠圓,最後我跑去買了一個圓規來畫,心想終於可以畫個完美的圓了,最後放大了看還是有很多瑕疵。萬般無奈之下,我四處搜索“如何畫出一個完美的圓”,答案卻是:人類現有的所有高科技儀器無法畫出一個完美的圓。在得知答案的那一刻,像是被一股電流擊中靈魂深處一般,心裡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內心深處傳來近乎吶喊的聲音:辦理案件不就是在畫圓嗎,不就是在追求絕對公平正義的圓圈嗎,那麼辦案得到的法律事實不就永遠無法和客觀事實完美匹配嗎?畢竟誰都不可能站在上帝視角去查證案件的所有事實。

  如果法律只是一種技術主義,那麼為什麼還會出現冤假錯案呢?那些檢察官、法官等法律人不可謂不專業,卻依然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問題何在?培根說過:一次犯罪不過是汙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判罰卻是汙染水源。這些悲劇充分說明法律絕不僅僅只是一種技術主義,法律的靈魂應該在其經驗與實證主義。

  猛然間,我似乎神遊在歷史的四維空間,看到了在菩提樹下打坐的釋迦摩尼、在周王朝藏書室裡修煉的老子、在龍場悟道的王陽明。我的內心終於找到了那個答案:雖不能至,心嚮往之。要永遠飽含熱情地追逐屬於法律人的圓圈正義!不只是從卷宗的角度去審查案件,要結合提審情況、現場勘驗等多個途徑儘可能地讓法律事實接近於客觀事實。“你辦的不只是案子,還是別人的人生吶!”,從此這句話就如同“思想鋼印”一般刻在了我的腦子裡。

  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作為一名法律人,我們要堅定不移的畫出心中的正義之圓。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作為一名青年幹警,更應該在心中刻下追求圓圈正義的“思想鋼印”,把青春奮鬥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來源/作者: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檢察院 羅玉冰

4
最新評論
  • Twitter 交易後的第一次,埃隆馬斯克暗示 DOGE 將進入該平臺
  • 《少年派2》卷還是躺?外賣員這句話瞬間點醒林妙妙,加班也快樂